概述
建築創建
石厝教堂於鹹豐六年(西元1856年)由僑居福州的英國僑民集資籌建,並得到英國領事館的幫助,於鹹豐八年(西元1858年)聘請香港土木工程師T.G.Walkers設計,由本地建築隊施工,十一年(西元1861年)落成 。
與福州的其他面向中國教徒的教堂不同,聖約翰堂主要供僑居在福州的英國人舉行宗教活動用,故包括建築形式、命名方式等都不同,是典型歐洲方式。連神甫也不是受教會派遣的傳教士,而是由僑民集資聘請的專鬥神甫。樂群路一帶是福州當時的外僑聚居區,教堂建成後,不僅英國僑民到此彌撒,歐美其他國家的基督教徒也多選擇此處進行宗教活動,故亦有“國際教堂”之稱。
建築衍變
光緒三十二年(西元1906年),聖公會成立福建教區。約翰堂屬於聖公會福建教區。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組為中華聖公會,約翰堂屬於中華聖公會福建教區。
1950年代,中華基督教聖公會脫離英國教會,加入基督教三自愛國會,約翰堂屬於福建基督教三自愛國會。
“文化大革命”中,教會停止活動,教堂被挪做他用,教堂內外原有數處紀念物不知所終。這些紀念物包括:
(1)銅質紀念碑,位於教堂內,紀念1906年死於海難的福建安立間教會(聖公會的前身)駐港會督霍約瑟主教(The Right Reverend Joseph Charles Hoare, D.D.,1851.11.15 - 1906.9.18)。
(2)銅質紀念碑,位於教堂內,紀念“Taplake”號軍艦的船員,他們於1874年在台灣海峽遇颱風而全部遇難。
(3)紀念坊,在教堂外大門正中,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福州前往參戰陣亡的英僑。
到1990年代中,為海軍閩海印刷廠使用。
此教堂於2012年5月基本完成修繕工作。
建築形態
石厝教堂位於倉山區樂群路22號(原為樂群路9號),教堂的西北側為原鶴齡英華中學(現為福州高級中學)、西南面為傳教士住宅(已毀)、東南面為倉前山美孚洋行(後改為天主教多明我會福建北境代牧區主教公署、德脅撒聖女堂等)。
石厝教堂為花崗石砌成的仿哥德式建築,由藍灰兩色石塊搭配砌成,上為木桁架屋頂,雙層小青瓦通風屋面。教堂平面近似工字形,由教堂主廳、側廳、門廳和聖壇等組成。主廳為長方形,雙坡頂,東西兩面為山牆,西山牆開三個哥德式尖券窗,山牆頂設有小型八角形鐘塔,塔頂高聳,上有十字架,於“文革”期間被毀。東山牆外為突出半圓形聖壇。聖壇兩側為側廳。門廳設在西南角側廳位置,正門朝南,哥德式尖券門。
教堂外原為墓地,後逐漸發展成街市。教堂前方還有兩棵風水樹,一棵銀杏為一級保護古樹,一棵樟樹為二級保護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