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禪寺[四川]

石佛禪寺[四川]
石佛禪寺[四川]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佛禪寺1,是四川郫縣石佛禪寺,迄今已有2300餘年。石佛禪寺2,是廣漢石佛禪寺。

1、四川郫縣石佛禪寺

在郫縣郫筒鎮長樂村的鄉間小路旁有一座廢棄的石佛寺。這座古寺目前僅剩下一間大殿、一間後殿和一間偏殿。大殿占地約上百平方米,10米左右高,是一座土木結構的古建築。大殿內堆放著穀草、農具等物品,殿瓦也都殘敗得四面透光。就在這破敗不堪的大殿四壁上,卻到處可見繪畫精美的壁畫! 殿牆四壁的最下方是彩繪圖案,上面是黑白塗繪的壁畫。畫面上有佛像、人物、動物和樹木的圖案,還有諸如“住善國如來捨身未因、太子裡拜仙人為師尊、住善國仙女試道心”等文字注釋,每幅畫都仿佛在講述一個流傳悠久的故事。粗略統計,整個殿牆上的壁畫至少有40多幅,保存得比較完好的圖畫還有10多幅。除了壁畫,大殿的立柱上也到處都是文字和鮮艷的花紋。 據介紹,今年3月31日,新上任村委會主任的他在查看村上的物產時無意中看到了這些壁畫。初步判斷這些壁畫可能是明代的。同治版郫縣誌記載,石佛寺在縣西八里,元時建石佛一尊。但是據現存的石佛寺釋迦摩尼佛造像看,該石像造於唐代,那么可以肯定石佛寺始建年代至晚是在唐代無疑。郫縣地處成都平原中部,古稱郫邑,為古蜀國都城。公元前314年,秦滅蜀後設蜀郡,郫邑始稱郫縣,迄今已有2300餘年。

2、廣漢石佛禪寺

石佛禪寺坐落於古蜀國都城三星堆故里廣漢市,位於天府之國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德陽、什邡和綿竹四縣市交匯處,為重點保護寺院,是開放宗教活動場所,傳承佛教禪宗曹洞宗法脈。更是為唐代禪宗八祖大寂禪師馬祖道一創建的佛寺,與八祖故鄉什邡市毗鄰。因建寺時,背靠一巨石,無法挪開,便依石開鑿高度達5米多釋迦佛一尊,並依此建大雄寶殿。剩餘石料開鑿高度達1.2米的佛三身,即法身、報身和化身。故因此稱石佛禪寺或石佛寺
據清朝乾隆《漢州志·建置志》載,治西的寺院(治,即治理,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就有石佛禪寺(院)。因毗鄰八祖故鄉什邡市,為唐代禪宗八祖大寂禪師馬祖道一在西蜀地區創建的佛寺之一。又據文物管理部門鑑定考查,已挖掘出一批唐朝年間的古磚牆。其規模甚大,宏偉壯觀,中軸線上,重重殿宇錯落有致,寺院兩旁河水如帶,景色宜人,各種珍貴樹木成行,樹梢小鳥宣講法音,樹下花卉競相開花,爭奇鬥豔,真是“鳥語花香遊園樂,人間仙境天上無(稀)”。為唐代禪宗八祖大寂禪師馬祖道一創建的佛寺。明末時,全國各地高僧及多民族四眾弟子云集,常住僧有八百之多,居士二千餘,曾盛極一時,遠近聞名。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全國佛協副會長能海大師曾親率高徒在本寺弘傳“文殊五字真言”,多次舉辦長、短不定期閉關實修,學禪者多如雲,得度者如天上繁星。有“亭江日麗,畫壁風清”之稱。“九宮十八廟、搖亭碑動金鈴響”享譽西蜀。不幸的是這些歷史古蹟都在“文革”時期被毀。
自建成以後,歷經多個朝代的重修,逐漸形成了占地2000多畝,常住僧人1000多人,在中國佛教界極具影響力的重要寺院。到了近代,戰火紛飛,寺屢遭劫難,大石佛早已毀壞,僅餘三尊佛三身像。文革期間,佛寺已更是毀壞殆盡,唐代以後建造的五百羅漢實心鍍金銅像、釋迦佛、藥師佛等全都被毀壞,幸得文革之後各位大德努力尋找也僅找到地藏王菩薩、藥師佛,07年又在因緣具足,寺院一旁大河枯竭,找到三尊佛三身像。
特別是經過5.12地震後,石佛禪寺毀壞嚴重。在十方護法的幫助下,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鐘樓、鼓樓、法堂、寮房、禪房等已經落成,大雄寶殿內的一坐一睡兩尊玉佛,為重建時緬甸請回。現寺廟一直在籌款建藥師殿、地藏殿及重塑五百羅漢,望十方善信繼續支持!
現佛教聖地石佛禪寺每到除夕、春節、觀音會、佛誕節等都會舉辦大型佛會。並於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四天共修,吸引十方信眾,普度眾生,熱鬧非凡。
畫壁山傳說(相鄰金輪鎮
傳說很久以前 ,一位神仙挑一擔寶貝路過廣漢 ,不慎掉下兩個寶貝來,場鎮西南、西北便各有一座黃土小丘 ,人們把西南的那座小丘稱為畫壁山。雖說這座土丘並不高 ,但是“神仙掉寶”的傳說故事卻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畫壁山便成了全鎮的最高點,山上樹林,綠竹從從,鳥語花香。清代果清王路過畫壁山時,被畫壁風清陶醉。留下了千古傳誦的清代果清王碑亭遺址。 山上還有準備逐步復建的具有特色的西蜀八景之一的“搖亭碑動金玲響”,加之山上的普光市及清代果親王行書碑亭等歷史文化古蹟,為景區增添了重要的歷史文化積澱。畫壁山歷史文化旅遊景區的建設,將極大豐富廣漢作為歷史文化旅遊名城的文化內涵。景區的策劃與建設得到了各級政府的支持以及廣大信眾的理解與支持。廣漢市人民政府正在以三星堆世界文化遺產為依託,為廣漢打造成為世界文化旅遊名城。畫壁山風格別致的多種景點的建設,將為整個三星堆旅遊區增添奪目的光輝。景區的建設,將為吸引世界特別是東南亞地區以及港、澳、台地區和其他省市的眾多朝拜者、投資者,前來廣漢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契機,為推動廣漢經濟的發展,加快構建和諧社會、和諧家庭、和諧人生而努力。
現寺廟已創建了《禪》以“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為宗旨。傳播安老扶幼、臨終關懷、放生護生、扶貧濟困、助學助殘、助醫賑災、佛經流通等佛教慈善項目。讓每一個人懂得知福、惜福,從而積極的去“廣種福田”。因此,有情慈善會的會員,每天從自己的生活當中惜福、節省一元錢,來共同承辦佛教慈善事業,為和諧社會盡一份心;為建設人間淨土出一份力。使我們的生命每天多一份期許,過一天,提升一天,直至臻善臻美,直至無上正等正覺。
明鏡天空漂散朵朵祥雲,
仿佛人間仙境。
寧靜叢林盛開片片桃花,
宛如世外桃源。
千年古剎傳來陣陣送經聲,
洗盡浮華煩惱。
晨鐘暮鼓喚醒迷途眾生,
追隨佛陀智慧駛向彼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