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腓力普四世幾乎每天都要到委拉士開茲的畫室去轉一下,他持有一把從王宮通向畫室的鑰匙。國王自己也樂意在畫架前"站上三四個鐘頭"(見巴契科的《繪畫藝術論》一書第105頁)去當模特兒。
《宮娥》一畫上的委拉士開茲在作畫的情景,為我們提供了畫家為國王與王后畫肖像的實際情況。委拉士開茲在這類畫上,即便是宮娥,也注意其形象的酷似性,尤其是他在宮內所見的那些畸形兒、侏儒、供消遣的弄臣等。他們是宮中收養的侍從,生來被戲弄,受污辱。這使畫家感受到另一種現象,他畫了許多畸形人的肖像,這在他的肖像油畫中占有其全部藝術的特殊位置。《矮子塞巴斯提安·德·摩拉》也是其中之一。
塞巴斯提安·德·摩拉是一個成年侏儒,據說這個形象是畫家從街頭藝人中觀察得來的素材而創作成的。他坐在地上,兩隻手象紳士般地握成拳頭,抵在胸前。一張充滿智慧的臉,神色顯得嚴峻,絲毫沒有丑角人物的性格特徵。他雖身殘,卻展現出人的尊嚴,儼然是一個深思熟慮的學者。他的眼內含有一絲怒意。作為一個侏儒,他的精神氣質被畫家強調到極點,因而使他的形象的畸形與人格的高尚形成了強烈的衝突,感人至深。對於肖像的內在意蘊,畫家的解釋似乎是:人的命運可以不同,但人的尊嚴和意志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他的那些描繪先天性缺陷的畸形人的肖像畫,大都在1633-1648年這段時間所作。畫家通過那些醜陋的人物,洞察了他們的自尊與內心的痛苦;有的弄臣在宮內雖然經常用滑稽表演來滿足皇族取樂,但他們的精神痛苦仍可以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出來。除了《矮子塞巴斯提安·德·摩拉》以外,還有機敏靈活的侏儒愛勒·普利摩,外號叫科里亞、整天傻笑著的丑角,盛裝穿戴並露出狡黠表情的、綽號叫奧地利胡安的宮廷弄臣,臉上顯出憤怒的宮內頭號滑稽演員彼爾尼等。至於那幅被後人認定是畫的《伊索像》的一幅全身肖像畫,其人物性格表現得更加鮮明了。美術史論家賴那克在《阿波羅美術史》(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中曾經這樣評價委拉士開茲畫這一類肖像,說他作為偉大的觀察家,這位藝術巨匠在其胸頭懷有一顆跳動得很有力的心。即使他有自己的愛與憎,有自己的同情與厭惡,卻從未把這些告訴人們。他是一個傲慢的然而又顯得冷峻的性格的人。他的靈魂永遠沒有在畫布上出現,……至少可以說,這位最有毅力的藝術家對待所繪的人物就象攝影機鏡頭一樣冷靜。
不言而喻,確實從這一幅肖像上看到了委拉士開茲那冷靜的,廣角鏡式的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