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通企業聯盟

依張維迎的理論看來,知通企業聯盟的成功其一在於,聯盟給企業會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知通企業聯盟採取的是中國私營中小企業聯盟的組織形態,避免了會員企業文化管理上的大差異,促進聯盟內部整合和協調的順利進行。 企業聯盟是應對市場化競爭的一種選擇,但願大浪淘沙後,我國的企業聯盟能夠走向理性和成熟,從而實現與國外巨人的分庭抗禮。

知通企業聯盟

知通企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是知通網為落實“為企業提供全面服務”的經營理念而成立的一個服務性組織。
聯盟以知通網為平台,以高效強大的技術支持為依託,幫助企業打造層級網路,從而精準定位,無論是上游服務商還是下遊客戶均無所遁形,一網盡知;同時,聯盟通過策劃、組織、運營的 “知通企業聯盟有效行銷洽談會”、“知通企業論壇”以及定期推出《知通》(電子雜誌)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傳播服務。
知通企業聯盟吸納誠信經營、熱衷於建設和推動國內品牌發展的企業作為成員,提供優質商務平台的品牌服務,並定期舉辦知通企業精準行銷峰會,直面企業問題,幫助企業脫離困境,促成企業合作,為成員助力成長、擴建人脈、整合資源、帶動銷售而做出貢獻。

聯盟背景分析

一、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需求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小企業面臨的生存、發展環境非常嚴峻。惡劣的外部環境使得中小企業努力尋找突破點,而企業信息化管理成為開拓市場的主要工具,成為突破企業管理瓶頸的重要手段,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勢不可逆。
目前網際網路的良性發展和成熟套用大大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帶來更多更穩定的新業務。隨著業務的快速增長,信息化建設也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很多中小企業都有了自己的網站、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這些信息化建設無非是想通過網路這個廣闊的市場獲得更多可觀的利益。
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必須圍繞中小企業擴大銷售,在網上做生意、拿訂單的需求展開,而傳統的B2B電子商務企業站點平台模式單一、沒有特點,基本不能體現出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與品味,同時修改麻煩,改變一些樣式上的東西一定要與電子商各平台服務商進行溝通。而且更新也較慢,無法滿足中小企業日益增加的信息化需求。

二、企業聯盟是大勢所趨

垂直行業電子商務網站對於挖掘行業空白、提供專業化的資訊、開發行業個性服務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可以更大程度地滿足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需求。然而單一的行業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化服務,無法連線上下游產業鏈,這也限制了中小企業尋找商機的範圍。
此時行業網站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將眾多行業網站聯合到一起,形成行業網站聯盟,實現資源共享、產業鏈體系的共建,可以為中小企業的網路推廣提供一個廣闊的信息平台,使其受到更多矚目、獲得更多商機,迎合了中小企業信息化的迫切需求,將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
聯盟是介於獨立的企業與市場交易關係之間的一種組織形態,它既沒有集中化的權威控制,又不是市場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可以說,聯盟是企業間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相對穩定、長期的契約關係。
聯盟的意義在於共享利益、減少每個企業的風險,減少投入成本。最近10來年,聯盟越來越頻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高新科技企業需要的資金量越來越大,投資風險越來越高。單個企業力量有限,如果對一個領域的探索失敗了,損失就比較大,如果幾個企業聯合起來,或者在不同的領域分頭進行探索,就減少了風險,不是一個籃子裝雞蛋,而是多個籃子裝雞蛋。

知通中小企業聯盟

一直以來,國內企業在團結問題上都廣受非議,也許是傳統小農思想根深蒂固,中國企業給外界的印象一向是喜歡單打獨鬥。很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往往意識不到團結的重要性,直到被個個擊破,從而失去整個行業的競爭優勢。
2009年底,以徐霞光為首的知通企業聯盟在北京成立,徐霞光任主席,王宇任市場總監,確定到2012年,依託知通網平台形成為中國中小企業提供全面服務的戰略聯盟。
與協會、聯合會等比起來,企業聯盟有其獨特的優勢。
從聯盟形式上看,企業聯盟是一些有共同利益的企業為了各自利益而組成的,它的特點是有特定目標並且相對鬆散。
從聯盟目的上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戰略聯盟,為了長期的戰略發展而成立,這種聯盟往往涉及合夥成立企業,並且多是上下遊行業的聯盟,比如中國中小企業聯盟。
另一方面,就是為應對某一突發性危機事件而組成的企業聯盟,此類聯盟往往團結比較緊密,但大都是臨時性的,一般局限於同行業內的企業,比如反傾銷類來聯盟等都屬於這個範疇。
相比較來說,第一類的效益更明顯一些,它一是可以減少企業間的交易成本,二是使市場供求關係更為穩定,更好地推動產品。
但總的來說,知通企業聯盟的建立對國內中小企業企業絕對是件好事情,在當今“走出去”的大環境下,這種團結意識就更顯得具有重要意義。

聯盟服務內容

一、高峰論壇

知通網行業高峰論壇,聚集了全國各行各業的企業成員,按照行業特點、行情資訊、行業分布的不同定期開展主題活動,有針對性地邀請會員參加論壇活動,增進會員間相互了解,溝通交流,促進行業發展,有助於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避免惡性競爭,有利於行業優勢的發揮。
知通行業高峰論壇每年定期舉辦,共十期。每期均有相應的行業主題,研討行業最新熱點問題,幫助企業成員了解行業信息,分析行情資訊。

二、有效行銷洽談會

知通企業聯盟有效行銷洽談會,賦予洽談會以全新的概念,率先提出服務洽談的理念,以便捷、精準、有效的服務模式,幫助並促進會員企業與會員企業之間達成合作意向,簽署合作協定。知通企業聯盟有效行銷洽談會能夠有效滿足會員需求,解決會員問題,提升業績,幫助企業開源節流,以專業的眼光,用心的態度擔保服務質量,全程跟蹤服務,確保供需雙方都能獲得理想的收益。真正做到“急會員之所急,解會員之所憂,察會員之所需,達會員之所求。”

三、聯盟會員服務

知通企業聯盟為企業了給企業提供便捷服務,特推出會員服務套餐,以22項精準服務幫助企業實現從企業建站展示頁到網站最佳化,從網路推廣宣傳到電子雜誌推廣宣傳,將線上平台信息服務模式延伸至線下具體業務推動服務,真正實現從網路到現實,並深入傳統的產品交易環節中,提供最直接有效的服務。網路新技術模式特點是信息交換、產品互動行銷。將企業產品及各地經銷代理商資源進行系統整合,專業對接,使企業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產品成功地開拓到全國空白市場,促進企業產品銷售量的提升,提高企業產品市場知名度和銷售利潤。

“小企業”做出“大產業”

知通企業聯盟主席徐霞光說:“知通企業聯盟就是一艘虛擬的"航母",企業間關係由競爭變為合作,更容易拿到訂單,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都大大增強,讓中小企業“抱團”闖市場做出“大產業”,實現多贏。”
所有聯盟企業均按照“平等、合作、互助、互惠”的原則,遵循“共闖市場、共享人才、共享資源、共同發展”的宗旨,以聯盟為主體,形成了配套的產業鏈條。聯盟的成功運行和創新集群的發展在於集成了國家、地方、企業的資源,從而提升了企業的專業化創新和整合能力及產品、技術、品牌的競爭力。
經濟學家張維迎表示,聯盟其實給小企業創造了挑戰大企業的機會。比如在美國,一些小銀行搞了一個各銀行ATM機的聯網聯盟,最初花旗銀行不願意加入,因為他認為小銀行會因此分享它網點多的優勢,但事實上,前者發展起來後,花旗銀行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少,被迫在90年代加入了該聯盟。
依張維迎的理論看來,知通企業聯盟的成功其一在於,聯盟給企業會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其二,知通企業聯盟的組織形態很重要。一個國有企業和一個非國有企業聯盟,就很難成功,因為雙方想的東西不一樣,聯盟後雙方衝突、失敗的例子很多。知通企業聯盟採取的是中國私營中小企業聯盟的組織形態,避免了會員企業文化管理上的大差異,促進聯盟內部整合和協調的順利進行。
企業聯盟是應對市場化競爭的一種選擇,但願大浪淘沙後,我國的企業聯盟能夠走向理性和成熟,從而實現與國外巨人的分庭抗禮。
毫無疑問,聯盟策略一旦成功,會給企業帶來較高收益。企業聯盟是應對經濟轉軌時期市場化競爭的一種選擇,大浪淘沙後,知通企業聯盟能夠走向理性和成熟,從而實現中小企業與行業巨頭的分庭抗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