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輪

知識輪

知識輪,長期的知識管理研究和實踐中,參考國外知識管理研究的成果,並總結自身的實踐體會和經驗,提出“知識之輪”模型,它對於企業知識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知識輪知識輪
在長期的知識管理研究和實踐中,參考了國外知識管理研究的成果,並總結了自身的實踐體會和經驗,提出了如下“知識之輪”模型,它對於企業知識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知識基因

所謂“知識之輪”,即任何組織中的知識都存在知識“沉澱”、“共享”、“學習”、“套用”、“創新”等運轉環節,這些知識運轉環節組合成一個螺鏇上升的閉環。“知識之輪”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知識管理就是要找到驅動知識之輪的法則。那么該如何驅動知識之輪呢?

首先,得尋找企業的“知識基因”。由於每個企業的業務運作模式不一樣,每個企業的知識領域也不一樣,也就是說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知識基因”。所以我們必須要結合企業的戰略和業務運作模式,將原來企業里那些無序的、零零散散的知識進行分類歸納,然後提煉出企業的一階、二階、三階等各階知識領域,同時梳理出整體的知識體系。如同一本書的目錄一樣,通過該知識結構,企業里的每一個員工都能最快定位所需要的知識,從而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領域。

其次,明確關鍵“知識基因”的知識現狀。一般可以從知識的掌握度(Proficiency)、編碼度(Codification)、擴散度(Diffusion)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掌握度是組織對該知識的最高掌握水平,一個企業高手的技能不一定被企業所有人知道,而這一兩個高手可能決定了企業在該知識領域內的水平。像有的球隊往往有一兩個明星,但有明星就可以拿金牌。企業也要有明星式的人才,他往往代表著我們企業在這個領域內的最高水平。編碼度則是用來衡量知識顯性化的程度,知識的顯性化是指對平時的經驗、感受領悟等進行總結和歸納,總結和歸納的結果通過文字、音像、等形式記載下來的過程。擴散度是指組織需要套用該知識的人中大多數人對該知識的掌握水平,它反映了知識傳播與擴散的程度。例如,某部門中5個人,1個人是入門水平,3個人是初級水平,1個人是專業水平,則其擴散度為初級水平。大到對於一個跨地域的集團性企業,如何實現關鍵知識在集團總部和各個分子公司間的互動就是很多企業頭痛的一個課題;而同樣,小到一個部門、科室內部,如何實現有經驗老員工的知識在內部傳播也非常重要。

第三,針對知識掌握度、編碼度、擴散度的現狀和期望,採取針對性的提升方法。比如,對於掌握度的提高一般採取積累、培訓和引進外部專家的方式,而強化組織記憶的關鍵在於如何使隱性知識顯性化來提升編碼度,並加強共享來增強擴散度。

輔助工具

為了使所設計的知識提升行為能夠有效落地,需要從“文化”、“管理”和“技術”這三大層面提供相應的保障工具和機制。企業在“文化”(Shared Values)要素上的表現主要指“知識之輪”各個環節上大家普遍的習慣、組織共有的價值觀、高層的支持度等;企業在“管理”要素上的表現,則主要體現在為了驅動“知識之輪”所涉及到的人、組織和制度上;例如員工知識沉澱的能力、知識共享的意識、學習的積極性及知識的套用和創新能力;例如知識管理的組織及其結構(包括一些虛擬的社區)、知識管理流程及運行制度、知識管理考核制度、知識管理激勵制度等;企業在“技術”(Technology)要素上的表現,主要體現在“知識之輪”各個環節需要的IT套用系統及工具的具備及套用情況上。

藉助文化管理技術三個輪片,給足動力,知識的渦輪才能高速運轉,帶動企業這艘航船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終有一天,企業航船的其它各種“助燃劑”都會因為單位成本過高、產生負效應等種種原因,對前進中的航船“提速”愛莫能助。而知識資源則因為可持續利用、天然無害、經濟適用等特點,成為企業“新動力”的後起之秀,

所以,一個企業是否諳熟驅動知識之輪的技巧,從長期來看,將決定其身列成功企業抑或不成功企業。而這些技巧的核心就在於企業有意識、有恆心將力量投入到不斷學習、創新和共享知識的活動中去,從而以更低的成本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