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創業

知識創業是指以知識創新、生產為主要特徵,依靠知識、技術開創新事業,創辦新企業,實現其潛在價值的過程。”

介紹

知識創業是指以知識創新、生產為主要特徵,依靠知識、技術開創新事業,創辦新企業,實現其潛在價值的過程。”

內容

知識創業包含創辦知識企業(或開展新業務)—— 知識創新——知識生產——知識行銷——知識資本化——再次知識創新等一系列知識創業活動過程。

知識創業,或稱知識溢出創業(knowledge spillover en—trepreneurship),是將創業看作是知識溢出的一種形式,認為知識聚集環境更容易製造出創業機會。根據經典創業理論,創業是一個機會發現過程,知識和決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機會是創業的核心和關鍵問題。 Audretsh和Keilbach的研究(2007)也實證了那些沒有被商業化或沒有被徹底商業化的知識是創業機會的重要來源.這些知識往往是在已經存在的企業中被創造出來的。知識創業作為知識溢出的一種形式和結果.新創企業在將知識付諸商業化的過程中實現了創新的擴散。

同時,知識創業過程也是創新能力吸引和凝聚的一個過程 。創新能力凝聚可能得益於一些外生性因素如波特鑽石模型中涉及到的企業戰略、需求條件、生產要素等,而核心的內生性變數應是產業知識的吸收與創新能力。從這一點來講,知識創業活動可以看作是在區域創新網路下形成的若干吸引子,既可能鞏固、拓展現有的創新型集群或創新網路,也可能在一定條件下發育或促成新的創新型集群出現。

特點

知識創業的特點在於利用知識、技術和智慧創辦新企業或開創新的行業、新的市場,關鍵在於一個“創”字。事實上,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國內外基於知識創業的企業越來越多,根據《2004年最受尊敬的知識企業報告》,像汽車業的豐田、本田;諮詢業的麥肯錫、埃森哲;電子電器業的三星、佳能;信息產業的微軟、IBM、惠普等;還有國內具有代表性的知識企業如:海爾、聯想、百度、阿里巴巴等,這些企業或者基於知識和技術創辦新企業、新市場,或者通過自主創新進行企業內創業,通過不斷滿足社會需求和創造高知識價值獲得生存和發展。

價值

馬克思主義認為,價值普遍存在於人的各種活動中並制約人的活動性質和方向,人的各種目的歸根結底都是價值目的,是發現、創造、追求價值的目的。當人通過勞動活動實現了物種的提升,使自己與外物區別開來並想方設法利用外物來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和發展需要之後,價值就一直伴隨著並貫穿在人的各種活動中,作為一種目的要素制約著人的活動。知識經濟社會中知識在人的生產、生活中通過滿足人的各種需要體現了更高的價值。一些學者認為,在當今高技術社會中,知識和智慧具有巨大的價值。知識創新、創業形成知識型產業,這些產業之間通過相互帶動作用,形成龐大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知識產業群,它們是提高國家競爭力和推動國家經濟成長的強大動力。例如,由知識、智力密集型產業構成的信息產業、航天產業、生物產業等,它們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具有重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1.知識創業的經濟價值。

經濟價值是人們從經濟的角度出發,用經濟的標準來衡度的一定的事物、現象以及人們的行為的價值。凡是能夠滿足人們的經濟生活需要,有利於或促進經濟生活發展的事物、現象和行為,就具有經濟價值。經濟價值的大小是以這些事物、現象和行為所帶來的物質或經濟利益的多少來衡量的。知識創業通過知識的創造、生產、資本化過程,不斷滿足人們的各種需要,實現其經濟價值。

首先,知識創新、創業使產品產生更高的價值,也使知識創業者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知識創新、創業的價值是一種附著在產品上的無形價值,是這種價值決定了一種產品的銷售價格,如技術、設計、廣告等。知識階層通過技術開發、設計使產品的價值增大。例如,一條名牌領帶由於名牌產品附著了更多的知識價值,從而其價格常高出普通領帶的幾倍甚至十多倍。微軟公司生產的“辦公室軟體97”光碟,物質成本每張大約3元人民幣,而每張光碟的市場價格約值8000元人民幣,可見知識創新的高價值。據我國有關部門的一份研究報告,電子類產品對GNP的貢獻與其他部門相比,如果以單位質量鋼筋對GNP的貢獻為1,則小轎車為5,彩電為30,計算機為1000,積體電路則為2000。 在20年前的世界富豪排名中,前10名幾乎都是石油大亨,而今天排在前10名的世界富豪,一半以上與信息等高科技產業有關。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1998年已擁有58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而且連續10多年被《福布斯》雜誌評為世界首富。而且微軟通過認股權造就了 3000個百萬富翁。國內的知識型企業,像北大方正、百度、阿里巴巴、網易等,依靠知識和技術創新均在短期內獲得了高速增長,這些知識創業者也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正像中科院院士王選所講過的:“今天我們要樹立的大款形象是真正的知識英雄,他們靠自己的知識,靠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在為國家創造大量財富的同時,自己富裕起來。他們應該成為百萬富翁。”

其次,知識創業催生高速增長的高科技產業群,在國民經濟中產生相當大的價值總量。由於大批知識創業階層和知識型企業的崛起,使我國高技術產業實現了快速增長,並在國民經濟中快速上升,產生相當大的價值總量。2003年高技術產業的產值對整個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4.6%,2004年占GDP的比重達到了4.5%。2004年,高技術產品的出口額占工業製成品出口額的比重達到28.3%。2005年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完成2500億美元,增長20.5%。大量事實證明,知識型產業的自主創新使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競爭中獲得了競爭力,大批知識創業型企業的崛起正在使國家逐步從知識、技術資源大國走向世界科技強國。

20世紀以來,科學理論為生產、科技和產業發展開闢了各種新的道路,加速了新的知識產業群的形成和發展。例如,量子理論的出現促進了積體電路和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奠定了信息產業的基礎;運用相對論原理,形成了核技術,引發了核工業;運用生物學原理髮展了生物技術,並且催生了具有巨大價值的生物產業。這些不僅說明了科學理論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而且科技的發展已經證明,它所形成的知識型產業通過自身的快速增長和對其他行業的影響帶動作用,將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

2.知識創業的社會價值。

社會價值是社會作為主體同客體之間發生的價值關係,是以社會整體的利益和需要為尺度來衡量的一定的現象或行為的價值。某一現象或行為是否具有社會價值,社會價值的大小,關鍵是看這種現象或行為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滿足社會的整體需要,符合社會的整體利益。以比爾·蓋茨為代表的知識創業者階層的崛起,不僅為社會創造了巨大財富,創造了眾多新的就業崗位,而且為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首先,知識創業不斷創新知識以改變人類自我生存環境,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利益。作為知識經濟和知識產業的基礎,信息科學和信息技術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生物科學、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是對人類未來的生產、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科學,納米科學和技術在當前的研究和套用越來越廣泛,這些新興科學和形成的新興產業對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展將會產生更大的影響。以信息技術發展對社會發展影響為例,電話走進50%的美國家庭用了60年,而網際網路進入50%的美國家庭僅用了5年。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使用網際網路的人數已經達到1.03億人,共有網站37萬個,聯網的計算機數達到2100多萬台,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加速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電視手機進入市場,將使人們隨時獲得像神六發射成功這樣重大的信息。而人類基因個性化,將滿足每個人的健康和生存需要,極大地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和條件。

其次,知識創業對社會變革與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培根認為,社會變革的動力來源於知識,在所能給予人類的一切利益之中,“最偉大的莫過於發現新的技術、新的才能和以改善人類生活為目的的物品。”鄧小平同志也指出:“理論研究一旦獲得重大突破,遲早會給產業和技術帶來極其巨大的進步。當代的自然科學正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套用於生產,使社會物質生產的各個領域面貌一新。”目前,知識創業已成為社會生產、各類產業發展不斷創新的驅動力和源泉,高科技領域的一個突破,會帶動一批產業的發展。IT業通過不斷的知識創新,帶動和催生了社會其他領域的發展。例如,網際網路的發展催生了電子商務,網路購物又拉動了全球快遞業,2005年美國網路購物總交易額高達 820億美元,而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快遞方式將網上訂購商品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新一代超級晶片的問世將對社會生產的許多領域產生深刻影響,例如,由 IBM主導開發的CELL晶片與INTEL的奔騰晶片相比,其計算能力至少提高了10倍,在圖形處理方面,CELL的功能是奔騰晶片的50倍,因此,CELL晶片的問世將在數字娛樂、視頻、醫療、軍事套用方面帶來革命性的提升。可以說,CELL的問世對整個IT界都影響深遠,不僅遊戲公司可以基於CELL開發更好的遊戲,其他公司,如系統軟體公司、TV數碼產品公司、手機廠商,甚至雷達製造商、飛彈企業都可以從中受益。可見知識創新創業在形成知識產業群和其他產業中發揮著巨大威力,將帶來深遠的社會變革和產生不可估量的社會價值。

特徵

知識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使人們看到了知識創業所帶來的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另一方面,知識創新、創業在增強國家競爭力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越是知識經濟發達的國家,越注重把增強知識創新能力放在國家建設的突出位置。大量的案例研究發現,知識創業在為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同時,也表現出其鮮明的特徵。

1.依靠知識、技術創新。

21世紀的重要特徵是知識、技術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包括產品研發創新、管理創新、業務流程創新和服務創新等。從國際上著名的大企業看,像微軟、英特爾公司等,在他們所在的領域不斷進行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沃爾瑪、宜家等零售業的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使他們一直走在行業的前列。從國內創辦的個體小企業看,近幾年許多大學生、研究生利用知識、技術不僅創辦科技企業,而且在平凡的傳統行業中創造了奇蹟。例如,被媒體關注的一個復旦大學畢業生回鄉創業賣雞蛋,研製開發了品牌雞蛋的“網上身份查詢系統”,給雞蛋注入新的理念,1年多就賺了 35萬,勝過他父親多年的傳統農業操作模式。這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知識和技術創新為創業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2.創造新的行業和市場。

知識型創業者利用知識和新技術抓住機會開發新產品和新市場,而不是為了個人生存而瓜分現有市場。一般來說,這種創新性的機會型創業比那些瓜分現有市場的生存型創業更能夠開發新市場或更大的市場,預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更多,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更大。例如,中國IT產業的發展從PC到網際網路,正是由於像柳傳志(創辦聯想)、倪光南(研製聯想漢卡)、王永民(發明五筆字型)、王選(發明漢字雷射照排技術)以及張朝陽(創辦搜狐)、馬雲(創辦電子商務)等一大批知識型創業者不懈努力和積極推動,開闢並不斷擴大了我國IT產業市場,並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而黃明利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術經過不懈的努力,開發太陽能利用技術和產品,不僅為中國開闢了廣闊的太陽能利用市場,也為人類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出了重大貢獻。目前有更多的知識型創業家在國家創新戰略和政策鼓勵下,通過自主創新創造並引領知識型產業的快速發展。

3.短期內快速增長。

快速增長指的是公司的市值不斷攀高,短期內產生巨額財富和更多的富豪。微軟是依靠知識創業並不斷創新實現高速增長的典型,據美國《福布斯》雜誌報導,蓋茨1994年已有83億美元資產,1995年有129億美元,1996年達180億美元,1997年為364億美元,1998年他的總資產已上升到580億美元。正是基於這種與傳統企業增長方式不同的快速增長,使微軟的財富連續十多年全球排行第一。中國的百度公司一夜之間產生了多個億萬富翁、幾十個千萬富翁和幾百個百萬富翁。目前,可以看到許多依靠知識、技術創業的企業,他們不但為社會創造巨大財富,為消費者帶來利益,而且他們創造財富的過程、企業成長的方式不是漸進的,而是在短期內快速增長。另一種是品牌的快速增長,在公布的“2005世界最具影響力品牌”中,Google用7年多的時間使其品牌價值已經高達84.61億美元,把西門子、飛利浦等這些“百年老店”拋在身後。而Skype從無人知曉到全球知名品牌也只用了兩年時間。在品牌價值快速飆升的背後,不僅是他們清晰地了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更重要的是他們快速地吸收新知識、創造新技術和新產品,我們可以從中國品牌的聯想、百度、阿里巴巴等,找到依靠知識和智慧使他們快速增長的力量。

4.引領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最前沿。

優秀的創業人才具有深厚的知識基礎,如果努力進入兩個最前沿,創新的機會就大大增加。馮·諾依曼於1945年6月寫的《關於離散變數自動電子計算機的草案》,提出了程式和數據一樣存放在計算機記憶體儲器中,並給出了通用電子計算機的基本架構,這些思想被稱為“馮·諾依曼結構”,60年來計算機經歷了巨大發展,但仍然沒有脫離馮·諾依曼結構。再如,微軟1995年推出MS windows,把它建立在PC上,在市場對技術的正反饋作用下,MS windows不斷作出重大改進,其功能一直遙遙領先。微軟有句名言,“把創新聚焦到客戶最願意掏腰包的那些功能上。”正是依靠這種知識創新、重視原始創新和不斷作出重大改進適合用戶胃口的策略,使其獲得了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的壟斷地位。

5.快速變革。

快速變革是經濟全球化多變的環境中知識創業的一個顯著特徵。他們不僅視變化為機遇,把握市場方向和需求,而且能夠抓住變革的方向和節奏,在變革中取得驚人的成功。英特爾前 CEO葛洛夫先生說過,“唯一不變的是變”。摩托羅拉中國公司為了使自己擁有一個高效的組織機構,能夠適應變化和比競爭對手反應更快,進行組織架構和企業文化的變革。海爾從企業精神、作風到整體戰略主動求變,繼“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之後,正邁入“全球化品牌戰略” 階段。海爾、聯想等都能在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中適應變化,依靠知識、技術不斷推出新產品,是他們打破常規的創新,以及迎合潮流的快速變化,創造了“快品牌”和一飛沖天的奇蹟。變革觀念、變革管理、變革技術、變革創新已成為他們保持領先、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正如被世界稱為“商業教皇”的湯姆·彼得斯所言,最好是將自己公司的內里完全摧毀,用全新的、大膽的和創造性的方法將它重新打造,而不是用舊觀念打舊仗。

6.基於創業投資的支持。

創業投資旨在促進高技術創新型企業和研究向成熟方向轉化的、以有限合夥為主要形式的投資方式。創業投資家通過發現有潛質的高新技術創業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並提供增值服務使其成長壯大,從而獲得高額回報。國內外許多知識型創業者通過獲得創業投資,使自己的企業迅速發展起來。創業投資也直接促進了企業的知識創新活動,對其具有特殊的孵化作用,如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新興半導體產業,70年代的生物技術產業和個人計算機產業,80年代的工作站和網路產業,90年代的網際網路等興起與創業投資對這些領域的支持密不可分。1996年,搜狐在MIT尼葛絡龐蒂風險投資的支持下建立並成長,成為我國第一家依靠風險投資創立的網際網路公司。為中國企業提供網路實名服務,幫助企業建立網上招牌的3721網路公司曾多次吸引到日本JAFCO的風險投資。在中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畫大賽活動中,一些創業團隊因擁有科技含量高和市場前景好的創業項目而獲得巨額風險投資,實現了創業理想和知識產品的商業化。

7.通過控制智慧財產權獲得競爭優勢。

在全球化環境下,信息、技術和人才成為新創企業的關鍵因素,也是企業間競爭的焦點,特別是通過對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的占有,使其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地位並控制市場。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有86%的研發收入、90%以上的發明專利都掌握在已開發國家手裡,憑藉科技優勢和建立在科技優勢基礎上的國際規則,已開發國家及其跨國公司形成了世界市場高度的壟斷,從而獲取大量的超額利潤。中國的企業為了獲得智慧財產權的競爭優勢,在人才和技術資源方面也積極參與國際化競爭,例如,阿里巴巴通過吸引來自17個國家的IT精英,獲得了電子商務的優勢地位。海爾之所以在市場上獲得持續競爭力,是因為不斷的自主創新,開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從而獲得持續的市場優勢。中國“十一五”期間把自主創新作為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將促進企業的自主創新,提升中國企業的知識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創業關聯

一方面,產業的創新型集群能夠培育和促進知識創業活動.並對新創企業的創新行為和創新戰略提供有效的背景信息,這種背景信息多是以知識形式存在,為知識創業提供了有力保障與支持。另一方面,知識創業活動能夠對創新型集群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創新型集群作為產業集群的一種表現形式。在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創業與創業精神作為一種必要的支撐力量.發揮著重要作用.創業精神的湧現大大影響著產業集群邊界的拓展與經濟性質的動態演進。創新型集群與知識創業的核心在於知識吸納與知識創新創造,這也是產業競爭力、區域競爭力形成的核心內生要素。兩者關係如圖1所示:

知識創業 知識創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