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溝

知溝

知溝理論又稱知識格差是關於大眾傳播活動帶來的社會分化後果的一種理論假說,指在一定的社會系統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群體或個人之間所形成的知識差距。

名稱: 知溝

知溝知溝

英文名:Knowledge gap
知溝理論又稱知識格差是關於大眾傳播活動帶來的社會分化後果的一種理論假說,指在一定的社會系統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群體或個人之間所形成的知識差距。

定義

所謂的"知溝"就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系統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群體或個人之間所形成的知識差距。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知溝"也就是"信息溝"。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傳統大眾媒介的發展使信息流的迅速增長成為可能,但這並未使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如預期般地同等受益。相反,一些研究者指出:"信息流的增長往往產生負效果,即在某些群體知識的增長遠遠超過其他群體;‘信息溝'將會出現並擴大一個社會群體與另一個社會群體之間在某一特定問題上的知識距離。"美國傳播學者蒂奇納、多諾霍和奧利恩最早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他們指出,"當一個社會體系中的信息流量增長時,那些受過較好教育,具有較高社會經濟地位的人們比教育較少、地位較低的人們更好地吸收信息。
在現代信息社會裡,"由於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低者更快更有效地獲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眾傳播媒介傳送的信息越多,這兩者之間的信息格差和知識格差也就越有擴大的趨勢".也就是說,現存的貧富分化的經濟結構決定了信息社會中必然存在兩種人,一種是信息富有階層,一種是信息貧困階層.由於經濟貧困者在已有知識的存儲量上,在獲得最新傳播技術等方面處於明顯劣勢,隨著時間推移他們與富有者之間的信息格差必然越來越大,而信息格差必然會變成知識格差.知識格差最初表現為學齡前教育程度的差異,進而表現在校學習成績的差異和高等教育升學率上的差異,最終會表現為職業,收入和社會地位上的差異.信息格差和經濟格差理論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大眾傳播的內容和形式更有利於經濟富有階層,而不利於貧困階層.因而大眾傳播越普及,傳達的信息越多,兩者之間的信息,知識和社會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而不是縮小這些差距。

知溝知溝
造成媒介信息量增加會出現或加劇“知溝”現象的原因是:
一、傳播技能。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較大的閱讀量和較強的理解能力,這有助於他們對公共事務或科學知識的獲取。
二、信息儲備,或從先前的大眾媒介接觸與正規教育渠道得來的現有知識。當某一話題在大眾媒介出現時,那些見多識廣的人注意這一話題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容易理解有關內容。
三、相關的社會交往。教育通常意味著日常行動圈子較大,參與更多的社會團體,人際交往更多,由此擴大了與他討論公共事務話題的機會。那些積極的、社會整合程度較高的個體更專注與創新,起接受創新的速度也更快。
四、對信息的選擇性接觸、接受和記憶。主動接觸與受教育程度的關係通常比其他變數更為密切。希爾斯和弗里德曼認為根據態度作出的選擇應稱之為由教育程度差異造成的“事實上的”選擇更為合適。但選擇性接受與記憶,可能是態度與受教育程度綜合作用的結果。人們往往以符合既有信仰與價值觀的方式解釋、記憶信息。
五、發布信息的大眾媒介系統的性質。(Tichenor、G.A.Donohue、C.N.Olien《大眾媒介信息流通與知識增長差異》)

起源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技術進步,傳統大眾媒介使信息的流通大大加快。人們試圖通過大眾傳媒來改善社會成員獲取知識貧富不均的現狀。一個著名的例子是美國政府於1969年推出的一個電視教育節目《芝麻街》,這一節目旨在幫助那些家庭貧困的孩子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以便解決入學後貧富家庭孩子的學習差距問題。《芝麻街》的確讓家庭貧困兒童學到了比以前更多的知識,然而,相對於家庭富裕的兒童來說,他們學到的還是不如後者多,兩者之間的知識差距並沒有因此而減小。這個現象表明,大眾傳播儘管可以將信息與知識傳送到每一個社會角落,但這僅僅意味著它提供了一種人人平等的可能。由於人們在現實中存在種種不平等,大眾傳播實際上可能會擴大不同社會階層成員之間的知識差距。

1970年,美國傳播學家帝奇諾等人在一系列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這樣一種理論假說:“由於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的獲得信息,因此,大眾傳媒傳送的信息越多,這兩者之間的知識鴻溝也就越有擴大的趨勢”。這就是“知溝”理論的誕生。

經典解讀

最早對這一現象進行研究的是美國傳播學者蒂奇納(Tichienor)、多諾霍(Donohue)、奧里恩(Olien)。1970年,他們在一篇題為《大眾傳播的流動與知識差別的增長》的論文中,提出了“知溝:假說。“知溝”假說的具體闡述是:隨著大眾傳媒向社會傳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會經濟狀況較好的人將比社會經濟狀況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獲取這類信息。因此,這兩類人之間的知識溝將呈擴大而非縮小之勢。
應該注意這一假說的理論前提。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假說以社會經濟地位為考察媒介效果的變數,而社會經濟地位主要是以受訪者接受正規教育的程度為指標。其次,假說關注的是社會公共事務科技新聞等與公共決策、社會發展相關的媒介內容能否為不同的社會階層所獲取。知溝假說的一個預言就是,社會經濟狀況較好的人比經濟狀況較差的人更願意去接觸某類特定的信息,尤其是關於公共事務和科技新聞的信息。蒂奇納等人指出,在關係到公共決策與社會發展領域,知溝很容易出現,而在某種特定領域,如體育、園藝等,知溝出現的可能性就比較小。
在後來的研究中,蒂奇納等對最初的假說做了修訂,主要是關於縮小甚至消除知溝的某些條件。他們發現,在多元化社區,由於存在各種各樣的信源,因而知溝便有擴大趨勢;相反,在同質性社區里,人們的信息渠道雖不正式但相同,知溝則有縮小趨勢。除此之外,當人們對某個議題感到衝突時,知溝也可能縮小。知溝引起的社會關切程度越大,知溝就越可能縮小。1976年,傳播學者羅傑斯指出,這種差異不但表現在知識水平上,而且體現在人們的態度和行為上。另外,除了大眾媒介,人際傳播等各種傳播方式都在影響著知溝,這就使得知溝假說擴展到了更廣泛的領域。
知溝假說被置於“社會變遷”的理論框架之中,認為社會變遷以公共事務和科技知識的積累為基礎,其進程表現為公眾對某些觀念或科技的不斷接受。知溝理論揭示了大眾傳播可能引起公眾在這些方面的鴻溝,加劇社會不平等,對社會變遷有深遠影響。

信息社會的知溝現象

在信息社會,信息就是財富。信息社會產生了信息富有者與信息貧困者,這正如物質上的富有者與貧困者一樣。信息貧困者由於獲得信息及知識的短缺,以致在許多方面落後於信息富有者,最終將淪為物質貧困者。這正是我們關注信息社會中知溝現象最重要的原因。知溝從更廣泛意義上說就是“信息溝”或者“數字溝”。
1、信息溝及其表現和特點
按照一般的看法,信息溝是指在全球數位化進程中,不同國家、地區、行業、企業、人群之間由於對信息、網路技術的套用程度不同以及創新能力的差別,而造成的一種信息享有的不均衡現象。有學者指出,信息溝是一種無法避免的“積累溝”,它來源於國家、地區、群體之間業已存在的社會發展差距。
信息溝的表現在4個方面。第一,網際網路的接人與使用渠道。在此,資金壁壘是信息溝產生的主導因素,而這一壁

知溝知溝

壘又來源於社會各階層經濟差異。第二,數位化時代需要掌握的信息智慧型。群體間利用網際網路的能力高低不同,享受的實惠也不同。第三,網上所傳播的內容不同。誰主導了網上產品,誰擁有話語權,決定了誰能更好地從網路中受益。第四,個體興趣與動機。這是從微觀層次上關注信息溝。當然,興趣與動機與前面三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這一點上,“使用與滿足”理論大有用武之地,不同的“使用與滿足”類型,決定了網際網路用戶在信息獲取和利用方面的鴻溝。

信息溝的特點:第一,新傳播技術的採用將帶來整個社會的信息交流通量和信息接觸量的增大,這對每一個社會成員來說都是如此。第二,新技術的採用所帶來的利益並非對所有社會成員都是均等的。換句話說,現有信息水準較高或信息能力較強的人,能夠比較弱的人獲得更多的信息。第三,與人的能力相比,電腦等機器的信息處理和積蓄能力要強大的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階層通過早期採用和熟練使用這些先進機器,能夠比其他人根由信息優勢。第四,新媒介技術層出不窮,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其趨勢更可能是“老溝”未能填平,而“新溝”又不斷出現。
2、知溝假說在網路傳播中的新思考
知溝假說研究的內容,基本上是限定在公共決策與社會發展領域,具體可涉及公共事務、科學知識、環境保護、醫療保健、農業知識等範疇。但是網際網路的誕生與普及已經使這種情況大大改變了。網際網路是一個遠比傳統媒介更具兼容性的信息平台,這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信息。客群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廣泛的選擇,而不僅僅局限於公共決策與社會發展領域。尤其是隨著公共圖書館上網、政府上網、社區服務上網、電子商務、網上選舉以及遠程教育等服務項目的發展,客群接觸的信息內容極為廣泛。因此,媒介內容的改變使得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知溝假說的套用領域,應嘗試將其拓寬到更廣泛的範圍。對於知溝假說初衷所設定公共領域,也應選擇那些與個人及社會發展、公共政策、民主化進程直接相關的信息內容,這些內容能否通過網路傳播在不同的社會階層中得到均衡分配,應該是我們重點關注的。
知溝假說區分的是社會經濟地位高低不同的人在大眾傳播中形成的知識差距,而社會經濟地位主要以受教育程度為指標。根據CNNIC歷年的統計資料,在2001年以前,中國網民(主要指大陸)約85%接受過大專、本科以上教育。儘管2001年後,中專與高中學歷的網路用戶顯著增加,然而,大專以上用戶還是占到60%以上。因此,可以說我國網際網路用戶屬於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客群群體。按照傳統的知溝理論,我國網民通過網際網路獲取知識將超過那些社會經濟地位低於自己的人群。網際網路用戶在利用傳統大眾傳播媒介上本來就具有優勢,這樣一來,豈不如虎添翼了嗎?事實並沒有這么簡單。首先,網際網路即使為他們多提供了一種信息渠道,然而每個人的時間與精力有限,對網際網路的過多使用勢必排擠對其他媒介的使用。這樣的話,對客群來說,發生改變的只是媒介接觸習慣(包括時間分配)、信息尋求模式等。另外,從網民上網尋求信息的目的看,除了部分網民是為了學習與獲取信息之外,有許多網民上網是為了聊天、遊戲、看電影等娛樂活動。即便是以學習與獲取信息目的,通過傳統媒體照樣可以進行,而且二者孰優孰劣尚不得而知。
還有一點應當注意,知溝假說中對知識的定義一般分為簡單知識與深度知識。前者指對某一事件的知曉,後者對特定事件的關係、原因、背景等的了解。在網路傳播的知溝研究中也應注意這兩類不同知識的區別,網民對網際網路的利用不同,所獲得的知識可能有所不同。另外,網民與非網民之間的知識差別可能也不僅僅體現在量上,更有質的不同。研究網路傳播中的知溝現象應當對之進行分別研究,才能更具說服力。
 
網路傳播有加劇知溝擴散之勢
網路作為一種新技術,在出現之初人們對它充滿了期待。尤其是那些在傳統大眾傳播時代長期處於信息匱乏狀態

知溝知溝
的人們,他們因為對以往的信息分布不均衡現象有著切膚之痛,因而憧憬著網路能夠改善這種狀況。大家也普遍相信,傳播技術的改進將會縮減傳播成本與費用,節約資源,實現信息與知識的均衡。傳播速度的加快與信息流量的增加將使客群有一個更易於接受的流通渠道,從而降低知識獲取的難度,提高個人的知識與信息總量。有人甚至稱網路為“沒有圍牆的大學”。可是,現實表明,網路的高速度與大容量不但沒有縮小知溝,反而形成丁絕對的信息富裕者與信息貧窮者。
1、網路對部分人來說存在進入的經濟與文化壁壘。
相對於傳統的大眾傳播媒介,進入網路的經濟壁壘顯然高很多。這便使得網路主要為一部分經濟上具有優勢的階層所享有。這樣,網路傳播在可進入者與不可進入者之間形成了知溝。除此之外,額外服務費又為網路傳播設定了一道關卡,這就會將經濟上的劣勢群體排斥得更遠。為此,美國傳播學者馬克·利維感慨道:“我常常為傳播與技術正口益冷酷無情地把世界隔離成兩個營壘而深感憂慮。一座營壘由那些受到良好教育而且極具經濟實力的信息貴族把守,他們是計算機系統的經營者,控制著傳播工具與條件。另一個營壘則屬於傳播圈的‘下層階級’,這裡成員文化水平有限,他們在巨大的傳播機器的擺布下過著物質與精神雙重貧困的生活。”他的話可以說正是網路傳播時代的真實寫照。
2、進入者的非理性也會導致知溝出現。
網路的確為進入者提供了民主與平等的機會,可這一點能否實現還依賴於進入者自身的努力。進入者的態度、觀念與使用方式不同,他們之間也可能出現知識與信息獲取的不平衡。傳播技術的進步使網路的信息供應、娛樂休閒、文化教育與輿論監督等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實現,對客群來說這意味著更多的選擇。也許是由於沒有很好地引導,不少客群的注意力不再局限於知識的學習或信息的獲取,而是被分散到了其他諸如流行時尚、娛樂等更具吸引力的功能上去。
3、網路傳播帶來的結果可能是“老溝”未填,“新溝”又現: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知道,客群的信息需求不同,網路帶給他們的東西也不同。而客群的信息需求與自身的知識結構有很大關係。從這一點上來說,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群對信息的需求層次也明顯高於其他人,他們從而成為獲取網路信息的最大受益者。另外,網路本身作為一個多元化社區,信源的多樣化也不利於縮小知溝。與知溝理論假說對應的是上限效果理淪,這一理論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經濟地位高低不同的人之間的知溝最終會被填平。這一理論主要針對的是某一領域的知識。對於傳統的大眾傳播媒介,是否一定能達到這一上限效果仍然是個疑問,許多學者為此也針鋒相對地對上限效果理論做過反駁。在信息社會,信息增長速度加快,知識的新老更替也加快了,即便是後來者最終追上了最先受益者,但此時這種知識可能已不再是最新知識了。網上信息浩如煙海,人們之間形成的恐怕也不只是一條知溝,而是多條,最終的結果則是信息貧困者與信息富有者之間的知溝越發不可填平。另外,理性的網民與非理性網民之間也將橫亘一條難以愈越的知溝。種種情況都使得知溝理論的研究在網路時代有了更大的難受。

批評觀點

德爾溫(Dervin,1980)認為「知溝」研究完全站在傳播來源的立場來探討傳送出去的訊息有哪些人沒收到,是因本身社經地位、教育程度……等因素,這是傳統線性傳播模式的思考方式,會陷入「缺陷者理論」、「個人責備論」的錯誤中。
資訊是由「使用者」所定義、建構的,並非絕對,資訊對每個人而言價值不同,強迫受測者對與其生活無關的事做出反應是沒有意義的。雖後續有許多研究者企圖找出其他的因素來解釋知溝發生的原因,旦Dervin認為因太多情境因素的不同,因此無法找出一放諸四海皆準的通則,因此傳播計畫應以閱聽人的利益、需求為依據,訊息不僅反應「一般」大眾的需求,更要兼顧「小眾」尤其是資訊貧乏者的需求。

網路時代的“數字鴻溝”

當前,正當人們還沉浸在數位化傳播所帶來的種種神話中時,“數字鴻溝”(Digital Divide又譯“數字區隔”等)的嚴峻現實卻已擺在我們面前。“數字鴻溝問題是在全球數位化進程中,不同國家、地區、行業、企業、人群之間由於對信息、網路技術套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創新能力的差別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識分隔’和‘貧富分化’問題。”⑴數字鴻溝是一種無法避免的“積累溝”,它是國家、地區、群體之間業已存在的社會發展差距

知溝知溝
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數字鴻溝表現在4個方面,簡稱“數字鴻溝ABCD”。A(access)指網際網路接入與使用渠道。網際網路不僅需要信息基礎設施,而且對終端用戶來說,網際網路接入價格由硬體/軟體、提供接入費用及電話服務費三者組成,因此,社會經濟差異是產生數字鴻溝的一大主導因素;B(basicskills)指數位化時代需要掌握的“信息智慧型”。群體間信息智慧型的差異往往造成網際網路利用能力方面的鴻溝;C(content)指網上內容。在四通八達的網路世界裡,誰主導著多媒體、多語言的信息內容和網路信息產品,這些內容與產品又以哪些群體的利益、愛好為取向,最終決定了這些群體與其他群體之間的鴻溝;D(desire)指個人上網的動機、興趣。不同的“使用與滿足”類型,決定了網際網路用戶在獲取信息和利用信息方面的鴻溝。
上述ABCD所帶來的種種信息落差、知識分隔和貧富分化,是網際網路發展必須應對的難題。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數字鴻溝的存在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著國家、社會、群體發展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網路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之間的區隔已成為社會分層的新維度,它對傳統的社會結構正形成勢不可擋的衝擊;與此同時,網路傳播的效果研究更是傳播學界一個無法忽略的課題。鑒於此,傳播理論中原有的“知溝假設”(knowledge gap hypothesis)所關涉的傳播過程中由社會分層形成的知識差異現象,理應成為數字鴻溝時代傳播學研究的題中之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