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家山新石器遺址

旱季水位下降時,遺址仍可露出水面,地面可見大量的石器和陶器等遺物。 雙把石刀和大網墜,在皖南古遺址中少見。 因此,該遺址對研究皖南地區古文化有著重要地位。

眾家山新石器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遺址。位於黃山區城西25公里的太平湖鎮,銅黃公路(銅陵至黃山)旁。遺址面積1 萬餘平方米。因遺址為眾家山山脈一高坡地,故名眾家山遺址。1970年,陳村水電站建成蓄水,遺址大部分被 水淹沒。旱季水位下降時,遺址仍可露出水面,地面可見大量的石器和陶器等遺物。
該遺址1993年發現。區文化部門多次派人到實地進行調查,採集了大量標本,有磨製石斧、石刀、石鏟、石 、石 、網墜等石器30餘件;有陶器和原始青瓷器豆、尊、壺、紡輪等 完整器皿10餘件;還有紅、灰印紋陶片百餘件。陶片多為灰陶,紅陶次之;有夾砂陶和硬陶兩種。可辨別的主要器形有鼎、罐、缽、尊、豆、碗等;陶片的飾紋主要有方格紋、席紋、米字紋、回紋、圓圈紋、水浪紋、曲折紋、弦紋等。從採集的標本看,石刀多為雙把石刀,與本區蔣家山遺址、龍王井遺址出土的雙把石刀相似,但製作較粗糙;出土的網墜有大有小,大網墜一般長5厘米,寬1.5厘米,均為本地礫石製作。雙把石刀和大網墜,在皖南古遺址中少見。因此,該遺址對研究皖南地區古文化有著重要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