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就這么簡單

真理就這么簡單

《真理就這么簡單》作者:白波,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毋庸諱言,這個世界已經變得如此複雜,以至於有人說:我們面對的困境不再是知識不足,而是信息過剩。人類也許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迷惘:書店裡有很多書指導你如何生活、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應付這樣那樣的問題,雜誌上也連篇累牘地告訴你如何說話、如何察言觀色、如何八面玲瓏。不用說,這些人生指南常常是相互矛盾,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毋庸諱言,這個世界已經變得如此複雜,以至於有人說:我們面對的困境不再是知識不足,而是信息過剩。人類也許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迷惘:書店裡有很多書指導你如何生活、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應付這樣那樣的問題,雜誌上也連篇累牘地告訴你如何說話、如何察言觀色、如何八面玲瓏。不用說,這些人生指南常常是相互矛盾,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該信誰?該聽從誰?該怎么走?我們如同迷路的人——可我們的麻煩不是缺乏路標,而是路標太多了,它們指向各個方向。

人生真的是一根鋼絲,一團亂麻,或者是《偷天陷阱》里錯綜複雜的的警報網,我們都得舞姿曼妙地穿過?不可否認,有些人是這么做的,其中有些是成功的,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我們也要亦步亦趨呢?如果我們這樣做了,結果會不會是弄巧成拙,東施效顰?會不會在一味模仿中迷失自身?

大溜是一種選擇,跟著感覺走也是一種選擇……有沒有什麼東西能幫我們識別?

滑稽的是,恰恰是在這個科學昌明、知識爆炸的時代,成千上萬人熱衷於求神問卜、吉祥數字或“神奇大師”;更多的人憤憤不平,把世界看做一個針對他的圈套;還有人窮其一生,希望找到某種“快速成功”的神秘捷徑;還有各種隨處可見、難以理喻的愚蠢行為……這真是一個絕妙的反諷。

人生有無數答案,我們很難確知哪個最標準。如果你想把答案弄得很複雜,那是你的權利,但不是唯一的解決之道,其實你也完全可以用簡單的方法對付它。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羅素曾經寫過一篇很淺近,但絕非淺薄的小文,告訴我們如何讓自己變得聰明一點:

要避免顯而易見的愚蠢見解,並不需要什麼非凡天才,幾條簡單的規則就可以。

編輯推薦

明智不需要高深的知識,一些簡單的常識就可能使你成為智者。

《博弈遊戲》作者的又一部傾力之作,以犀利、獨到的視角還原人生的本來面目。

作者簡介

白波,筆名余白,1968年生人。曾做過電台、雜誌編輯,專欄撰稿人,現供職於某社會文化機構。興趣廣泛,所學龐雜。好讀書,不求甚解;喜辯論,務爭必勝。出版各類著作十幾種,較有影響者包括:《博弈遊戲》、《世界是個寓言》、《馬太效應》、《完美圈套》等。

目錄

第1章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為什麼如此重要?因為它包含著支配世間萬物的法則:任何事情都有其代價,只是支付方式各有不同。

有得必有失

橡樹島的故事

羊毛出在誰身上?

傷兵的兩個瓶子

錢怎么來的?

巴菲特為什麼能賺錢?

“空手套白狼”的“魔術家”

老一套騙局,為什麼屢試不爽?

該不該參加保險?

選擇的路和錯失的路

第2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什麼是因果關係的限制?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無法完全把握命運,無法完全把握世界。這似乎有點叫人遺憾,但這其實並不是壞事。假如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一切都按部就班的世界裡,不但是很辛苦的,而且是很乏味的。

真真假假的因果關係

如果真的有“時間機器”

沒有終結的“終結者”

“善有善報”

做好人為什麼是划算的﹖

誰在歧視中國人?

各自為戰的困境

第3章

絕對沒有絕對這回事

我們出於方便給事物貼上了標籤,但標籤並不等於事物本身。真實的事物、真實的生活,要比我們簡單描繪的圖解複雜得多。

誰是北極的發現者?

我對,你對,他也對

勝者王侯敗者賊

決定論與“測不準”

科學導致真理?

一切盡在掌握?

天地不仁

“萬無一失”

絕對正確的決策是可能的嗎?

永無窮盡的追尋

一個答案就是下一個問題

第4章

存在即合理

當某種規則難以被多數人遵守時,首先應該想到的,不是如何改變人的行為,而是是否應該改變規則。

為什麼要保護老虎?

人類正在墮落嗎?

“我享受,也就是你享受”

貧窮是一個相對概念

假貨何以泛濫﹖

“打官司”與“窩裡鬥”

法律的威懾力量

乞丐的禮貌

該不該廢除死刑?

死亡也是合理的嗎?

第5章

問題不對,答案就不可能對

很多問題本身就隱藏著我們想要的答案。當這個答案不正確時,問題也就可想而知。

花剌子模的信使

錯誤的問題和錯誤的答案

當手裡有把錘子,你會把所有問題看成釘子

用什麼減少垃圾?

職業道德是如何產生的?

錢能擺平的事,就不要另搞一套

用什麼反腐敗?

第6章

你有怎樣的生活,就會有怎樣的態度

生活的不同決定了我們各自的態度。強者有強者道德,弱者有弱者道德。這些處世準則都是為一定境況下的人服務的。保持某種原則,是因為對自己有利。別人與你的看法不同是自然的,不必追究誰對誰錯,也不要指望駁倒對方,要改變態度,就要改變生活。

只要……就……

企鵝的社交圈

“強者道德”與“弱者道德”

“一闊臉就變”

我們都很容易做奴隸

“一盤散沙”

墮落的人性與社會

當道德成為必須

第7章

世界不是昨天才誕生的

世界不是昨天才誕生的。很多規則已經被發現、確立,就好比一個開採了很多年的金礦,你想隨便在哪挖一鍬就挖出塊金子,已經不太可能了。

“業餘”科學家的成功率

愛因斯坦的回信

有些東西不值得認真對待

“開天眼的人”與不存在的規律

不值得追求的機會

捷徑還是歧途?

可趕上“這撥兒”了

真實版本的“皇帝的新裝”

蒼蠅與“金字塔”

為什麼犯罪不是好的致富方式?

太陽底下無新事

第8章

世界也不是明天就毀滅的

哲學家說過:誰也不能保證明天太陽還會升起來。但是我們習慣了它日復一日地升起,而且,杞人憂天也於事無補。當然,我們知道總有一天,太陽會寂滅,人類也將不存在。但是好像還不必為那么遙遠的事擔心。

未來影響現在

僅會“擊球入洞”是不夠的

寧可少一點但要久一些

信譽是一生的資本

不要輕易許諾,但一定兌現許諾

現在是贏家,而且永遠是

天下沒有一次性人情

得罪一人就等於得罪一百人

第9章

不要迷信未知事物

命運是注定的嗎?如果是,你的任何行動(包括求神拜佛)都是多餘的了。如果不是,也就是說,可以通過人力改變,那么這個“賬本”又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呢?

在科學的邊緣

蔚為大觀的“神秘事物”

車庫裡的龍

動物神話種種

“信仰療法”為什麼起作用?

都是老一套

麥田圈事件

古老靈魂卡洛斯的故事

當上當成為習慣

鑑別謊言的工具箱

朝生暮死之間

第10章

相信不等於知道

資訊時代,我們接受的信息多了,信息渠道也更多了。我們一股腦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片面信息,我們對事物的態度取決於電視上怎么說,至於它說得對不對,有什麼根據,我們並不知道,或不感興趣,“快告訴我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我們就像孩子那樣要求一個簡單快捷的答案。

現代社會中的古老部落

知道與相信不是一回事

自己的頭腦,別人的跑馬場

要不要相信權威?

牛皮西紅柿

如果野狗有史詩

歷史:真實的記憶還是延續的謊言?

你被感動了

理直氣壯,義正詞嚴

懷疑是自由保證

第11章

藉口不等於原因

某件事發生了,一定有某些導致它發生的因素,這就是它的“原因”。如果我們要促使(或避免)什麼東西,就一定要先知道它的原因何在。問題是,真實的原因並不總是受到歡迎的,這個時候,藉口就出現了。

憤憤不平的人

憤憤不平是危險的

“別人沒盡到責任”

“別人擋了我的道”

“是別人要我這樣做的”

“世人皆醉我獨醒”

先天的憂慮

“都是環境不好”

“我太老啦(或者太年輕)”

“我的運氣不好”

“這不公平”

藉口就是失敗

第12章

人總是得到應得的待遇

在一幫得過且過、懈怠懶惰、愚蠢懦弱者的眼裡,仿佛世界上一切的好位置、一切有出息的事業,都已人滿為患。其實,你今天所擁的有一切,正是由於變成今天的你這樣一個人而得到的必然結果。

什麼決定了你所得到的待遇?

“懷才不遇”多半是自己造成的

從“供求關係”的角度看問題

行動才是你最好的說明

你的身價有多高?

提升個人價值

第13章

嘗試可能失敗,但最大的失敗是沒有試過

接受適當的風險是精神健康的表現。無論對社會,還是個人,冒險是必須的,沒有冒險就沒有進步。不肯冒任何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

成長就是冒險

敢於冒險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適當地控制

匹夫之勇與冒險狂

人是缺乏決斷力的動物

寧可做過,不要錯過

值得做好的事,就值得做得很糟

第14章

兩點之間的距離,直線最短

在一個複雜的系統中,某一因素的影響是無法完全控制的,而越是複雜的東西,越容易出毛病;而且環節越多,阻力越大。

複雜引起惰性

為什麼事情越來越複雜?

焦頭爛額才能“成功”?

舞姿曼妙的生活藝術

馬爾哥尼與清朝官員

傻還是聰明?

一個王朝的傾覆

小孩子都能想到的

第15章

人都是與眾不同的,但每個人都一樣

在這個世界上,你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人,而且,也不會有兩個生活經歷、以及對經歷的感受完全一樣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但是,千差萬別的人卻在很多地方有著相同的欲望和需要,他們接受差不多的教育,以相似的邏輯思考,以同樣的方式行事。

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樣

天命所歸的“圈套”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刺蝟的道德觀

什麼是最重要的人格魅力?

要包容,不要苛求

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接受自己是人類的一分子

書摘

書摘

有得必有失

還是舉一點生活例子吧。

比如做人,你想別人對你好,你就要對別人好。要交朋友,就要夠朋友。做事,要得到,就要付出。你願意付出多少努力,決定了你能取得多大成就。

一位藝術大師曾說:人們羨慕我的技藝,可是如果他們知道我是怎樣獲得這些技藝的,就不會羨慕我了。

生活就是這樣。有些得失不是一眼能看清的,但是公平原則仍是有效的。買彩票中大獎,似乎是無本生意,但代價是極其微小的中獎機率。

再來看一看生活的各個方面:現代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福音,但是作為代價,我們也要承受環境污染、資源匱乏等等新問題;技術能為我們造福,也能為我們製造危險,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文明病等等。

汽車行業是上世紀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汽車給人帶來便利,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但同時也造成交通事故、道路擁堵——更重要的是,它使我們成為不自覺的奴隸。美國作家伊凡·伊利奇在其研究著作《能量與公平》中研究了美國汽車的效能。他的結論既可笑又可怕:每個美國男人差不多要花他醒著的16個小時中的4個小時去開車、停車和找車,或去掙錢買車、保養車、換車零件,買汽油和機油,支付駕駛證和車輛登記及保險的費用。為使車主能駕駛7500英里,每人每年平均要花1600小時,每小時的功效是4.7英里,不管個人車速是多少。這項最終結果分析的細節可以寫滿一打書,但有一點是清楚的:汽車提供的舒適、快速、有個人風格的運輸,並沒有真正使人們擺脫昂貴的旅行費用,它只是用一種複雜的方式隱瞞了某些巨額花費,並使我們保持一種輕鬆生活的幻覺。

這件事給我們的教訓是:不但要考慮得,也要考慮失。

P3-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