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里斌

相里斌

相里斌,男,漢族,1967年3月生,山西萬榮人,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光學工程與空間技術領域研究工作。 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相里斌曾任西安光機所所長,中科院高技術局局長,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長,陝西省科學院院長。獲技術專利10項,申請發明專利18項。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相里斌 相里斌

1990年7月,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密機械與儀器系,獲學士學位;

1995年6月,獲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博士學位;同年進西北大學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

1997年7月,在西北大學近代物理所完成博士後工作。

1998.02--2005.02,在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先後任所長助理、常務副所長、所長、所長兼書記

2005.02--2006.07 ,在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 ,先後任副局長、局長

2006.07--2008.06 ,在中科院西安分院, 任院長、黨組成員;

2008.07-2013 在中科院光電研究院 ,任院長。

2009年任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主任

2016年4月,任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黨的十九大代表 。

專業兼職

中國光電科技集團(籌)領導小組成員;

國家"863-708"重大項目專家組組長;

飛秒光電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中國科學院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密儀器系主任 、

蘇州大學教授。

研究成果

相里斌 相里斌

相里斌提出了大孔徑靜態成像光譜儀LASIS創新方案,基於此方案研製成功了"輕型高穩定度干涉成像光譜儀"原理樣機;

提出了"空間調製干涉成像光譜儀"創新方案,獲得了較好的超光譜圖像實驗結果,主要指標與國外1996年發表的結果相似;

提出了具有最佳化和強度修正功能的光譜解析度增強FATIC方法,達到了譜分析方法的極限;

對"偏振分光干涉成像光譜技術"、"正交光柵計算層析成像光譜技術"、"直視稜鏡層析成像光譜技術"、"高速成像光譜技術"開展了預研工作。

無人機載干涉成像光譜儀工程樣機研製、環境與災害監測衛星與探月衛星干涉成像光譜儀立項論證工作。

相里斌先後承擔國家重大、重點項目20餘項,擔任“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有效載荷光學成像探測系統指揮,是國家高技術863計畫航天領域首席科學家。

他提出的空間調製干涉成像光譜儀已作為我國第一個環境與災害監測衛星星座的有效載荷,大孔徑靜態干涉成像光譜儀已獲國家高技術“863”計畫重點支持。

相里斌在科研院所管理中也取得了突出業績,並倡議成立了“西安光電子科技產業園”。他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10餘篇,獲技術專利10項,申請發明專利18項。

科研事跡

相里斌 相里斌

相里斌是一位傑出的複合型青年科技人才,為國家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90年,生於西部、長於西部的學子相里斌認為,只有具備寬厚紮實的理論基礎才能有所作為。1997年,他博士後出站,由於成績優秀,南方某公司以年薪幾十萬元聘請他任職,但相里斌毅然選擇在西安光機所繼續從事科研工作。同年,他以在干涉成像光譜技術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

相里斌 相里斌

相里斌主要從事干涉成像光譜技術的研究工作,先後對干涉光譜學中的數字濾波技術,大視場干涉光譜技術、光譜解析度增強技術等進行了深入研究,用FOURIER變換光譜儀開展了光譜解析度增強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具有最佳化和強度修正功能的FATIC方法,並在計算機上進行模擬實驗,獲得了優於國外最新報導水平的實驗結果。相里斌在國內首先提出高通量成像光譜儀物理模型,該模型對設計高性能成像光譜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他還提出了具有創新性的大孔徑靜態干涉成像光譜儀LASIS、空間調製干涉成像光譜儀、層析成像光譜技術、偏振分光干涉成像光譜技術、干涉成像光譜儀實時數據處理技術、高速成像光譜技術。其中大孔徑靜態干涉成像光譜儀LASIS已獲得國家高技術"863"計畫"九五"、"十五"重點支持。

相里斌先後承擔了國防科工委重點工程、國家"863"計畫、"九五"國防科研、中國科學院創新性項目等各類國家重大、重點項目二十餘項,是國家高技術863航天領域首席科學家,還擔任"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有效載荷光學成像探測系統指揮,863可變焦距遙感相機項目總指揮。他已獲實用新型技術專利10項,申請發明專利18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10餘篇並多次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做報告。他撰寫了有關成像光譜技術領域的各類項目論證報告、建議書、技術方案、驗收報告、工作總結等總計20餘本,總字數超過50萬字。此外,他還培養了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

2009年3月30日,我國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星在軌成功交付用戶,投入日常業務運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欣聞此事,並代表中國科學院黨組向中科院西安光機所、上海技物所表示了熱烈祝賀和誠摯慰問。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上海技物所兩個單位承擔的是星上主要有效載荷超光譜成像儀和紅外相機的研製任務,經半年的在軌業務測試,兩台載荷各項指標均達到套用要求,圓滿交付用戶使用,為我國環境與災害監測提供了重要的全新手段,標誌著我國在星載光譜成像技術和紅外成像技術領域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是中科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以來的又一重要成果。
負責星載光譜成像技術的領軍人物,是中科院光電研究院院長相里斌。
高光譜成像儀所獲圖像清晰
相里斌曾是中科院系統最年輕的一位研究所領導,但更是一位光譜成像技術專家。他對光譜成像技術深刻透徹的理解和造詣,緣於對事業執著而熱烈的追求。
我國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發射成功後不幾天,記者走進了中科院光電研究院辦公大樓,採訪了相里斌和他的創新科研團隊。
相里斌的辦公桌上擺著3部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我們剛剛復原出衛星高光譜成像儀的第一軌數據立方體,比我們預估的結果還要好,真是太高興了!”
相里斌小心翼翼地展開用報紙精心包卷好的兩張彩色圖像。色彩鮮艷,圖像清晰,山脈、溝壑、植被、水體,地貌一目了然。記者不禁驚呼:“很清楚啊!解析度這么高!”
“很清楚,層次豐富,主要是調製度和信噪比高,光通量設計計算合理。這台儀器的地面像元解析度100米、光譜解析度5納米,作為高光譜成像儀,綜合指標是比較高的。”相里斌打開從網上下載的部分國內外航天遙感圖像進行對比,“這是我國目前正在用的照片,這是國外的高光譜成像儀獲得的數據立方體……”顯而易見,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高光譜成像系統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
給“地球衛士”裝“天眼”
相里斌,國家“863”計畫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主任(首席科學家)。此前,他作為項目指揮,帶領項目組為“嫦娥一號”衛星安上了光學成像探測系統;一年之後,作為主任設計師,他和團隊研製的高光譜成像儀,成為前些日子剛成功發射的“環境一號”衛星的有效載荷,給“地球衛士”裝上了“火眼金睛”。
這雙“火眼金睛”是空間調製干涉型高光譜成像儀,這種光譜成像儀與普通照相機不同。普通照相機只能拍攝目標的形影圖像,而高光譜成像儀不但可以看到目標的形影圖像,還可以通過光譜信息得到它的物化屬性。
2008年9月初,“一箭雙星”順利發射的兩顆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由A、B兩顆光學小衛星組成,上面搭載了光學、紅外、高光譜多種探測手段,它們可以大範圍、寬譜段、高效率地對地球環境、災害進行動態監測。
A星上裝載的高光譜成像儀能夠獲取環境、災害和陸地、水體資源的遙感數據。這是我國第一個星載高光譜成像儀,也是繼美國“強力2號”技術試驗小衛星後,世界上第二個星載空間調製干涉型高光譜成像儀,其技術指標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實際上,光譜成像儀就是幫助我們找到物質指紋信息的慧眼。”相里斌說,“光譜成像是一種利用光譜和成像技術同時獲得目標屬性信息和幾何影像的光學技術。我們知道,不同的物質都有不同的特徵光譜曲線,就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指紋。比如水汽,在某些波長上,就有其特徵吸收帶……”
“干涉光譜成像是一種間接成像和光譜探測技術,不像照相機那樣直觀,要通過一系列處理和變換才能得到最終數據。我給自己的研究生講解時,最初也要花很多時間講概念和原理,這個概念理解起來有些費勁。”相里斌說。
相里斌從電腦里找出兩張美國學者的實驗照片——一輛坦克經過偽裝隱藏在地形複雜的山野中——用普通相機拍,看到的是一片地形複雜、灌木雜草叢生的荒野;而用光譜成像儀拍,偽裝極佳的坦克清晰可見,“高光譜成像儀可以將景物從不同波長的信息中提取出來,單獨成像,比如環境與災害監測衛星的高光譜成像儀就能對同一景物在115個譜段上成像。如此,它在土地資源考察、植被分類、礦物勘測、農作物病蟲害監測、土地沙化、冰雪水災等方面的功用也就很好理解了”。

獲得榮譽

相里斌 相里斌

1998年被評為:國家"863"航天高技術領域先進個人;

2000年被評為:國家"863"航天高技術領域先進個人;國家"863"計畫十五年總結先進個人;第五屆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 ;陝西省第十二屆"十大傑出青年"和"新長征突擊手標兵";

2000年他領導的科研團隊被評為:國家"863"航天領域先進集體;中科院"百人計畫"優秀團隊。

2007年被評為:第十一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2015年任中科院上海微小衛星中心研製的我國首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總指揮。

2016年作為第一完成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016年6月2日,相里斌榮獲首屆“全國傑出科技人才”獎。

2018年11月6日,相里斌獲2018年度何梁何利獎“電子信息技術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