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價格

相對價格

相對價格是兩種或多種商品之間的價格對比關係。影響商品價格變化的全部因素同時也是影響相對價格變化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勞動生產率的變化、價值量的變化、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等。並且相關商品任何一方價格的變化都會引起其相對價格的變化。某種商品的相對價格可以是由於自身價值量、市場供求變化導致自身價格變化而引起變化,也可以是自身價格不動。

概念的提出

相對價格概念起源於19世紀初英國經濟學家D.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這個學說認為,在國際貿易中,按同一種貨幣折算,各國之間產品價格有所不同:某國生產的甲產品成本低,乙產品成本高;而另一國生產乙產品成本低,甲產品成本高,這樣兩國就可以通過貿易,用各自生產的優勢產品去換得自己生產的劣勢產品,從中得到利益。所以在國際貿易中,每個國家對某種商品都擁有一種比較利益,並通過商品交換獲利。國家間的商品價格差異是國際貿易的基本原因,反應了生產成本的不同。相對價格反映的交換關係促成國際貿易,使世界生產的實際資源成本最小化,或使世界資源的實際產值最大化。

計算

相對價格的計算方式是:以某國出口糧食、進口照相機為例,兩者的比例關係為:照相機的相對價格=照相機價格/糧食價格(均按同一貨幣折算)。它反映出購買一台照相機而必須放棄的糧食數量。如果這種比率關係在一段時間內發生變化,那就說明它們在利益分配上發生了變化。

相對價格是一個相對數值,也可以是無貿易狀態下,一國的兩種商品的勞動投入量之比。

為生產一種商品而放棄另一種生產商品的數量,叫做該商品的機會成本,也可做相對價格。

特點

商品相對價格具有以下特點:①多樣性。在任何商品經濟形態下,市場上每一種商品和勞務都有價格,如果把它們聯繫起來對比分析,就會得到一個價格比例關係。因此在市場上有工業品對農產品的相對價格、初級產品對加工產品的相對價格、工業品之間的相對價格,等等。②多變性。相對價格是商品之間價格比例關係的動態反映,是市場機製作用的結果,它隨市場供求關係、運費、關稅等限制條件以及各國貿易政策的變化而變化。

各個國家國內各種商品價格之間的比價關係,也可以稱作相對價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