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正文
其一
窗中獨自起,簾外獨自行。
愁見蜘蛛織,尋思直到明(1)。
其二
碓上米不舂,窗中絲罷絡。
看渠駕去車,定是無四角(2)。
其三
不見心相許,徒雲腳漫勤。
摘荷空摘葉,是底採蓮人(3)。
其四
窗外山魈立,知渠腳不多。
三更機底下,摸著是誰梭(4)。
其五
郎去摘黃瓜,郎來收赤棗。
郎耕種麻地,今作西舍道(5)。
注釋
(1)獨自:一個人。起:起身。簾外:門帘外。愁見:發愁見到。怕見。織:織網。尋思:<</FONT>方言>思索;考慮。
(2)碓duì:木石做成的搗米器具。用於去掉稻殼的腳踏驅動的傾斜的錘子,落下時砸在石臼中,去掉稻穀的皮。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里搗掉皮殼或搗碎。舂米。罷絡:停止絡絲。絡:纏繞絲線。用越子纏繞絲或紗。越子,纏繞織布用線圈的器具。渠:<</FONT>方言>他。去車:離去的車。四角:指方形物的四個角。指建築物頂四方的四個飛檐。喻樓閣。
(3)相許:願許終身。泛指表示應允,允許。徒云:徒然講說。空說。漫勤:蠻勤。<</FONT>方言>挺勤快。摘荷:摘荷花。底:<</FONT>吳方言>何,什麼。採蓮:摘菜蓮子。
(4)山魈xiāo:傳說中山裡的怪物。獼猴的一種。面部皮膚藍,鼻子紅色,吻部有血須,尾極短,多群居,產於非洲西部。渠:<</FONT>方言>他。三更:指半夜十一時至翌晨一時。機:織機。摸著:摸著。梭:織布的梭子。
(5)郎:對年輕男子的稱呼。舊時妻稱夫或情人。摘黃瓜:指晚春時節。收赤棗:收穫大紅棗。指秋天。郎耕種麻地:郎君耕過的種植桑麻的田地。今作:今天已作為。今天已成為。西舍:西面的房屋。道:道路。
作品賞析
五首詩中,大量運用方言詞句,如“渠”、“底”、“著”等,又大量沿襲了南朝民歌雙關手法,如“愁見蜘蛛織,尋思直到明”,以“思”雙關“絲”,又如“三更機底下,摸著是誰梭。”以“梭”雙關“說”,繼承了南朝民歌原汁原味的創作風格。陸時雍《詩鏡總論》云:“古樂府多俚言,然韻甚趣甚。後人視之為粗,古人出之自精,故大巧者若拙。”張祜返璞歸真的創作手法,借鑑南朝民歌創作特點,是為“大巧若拙”者。
最後,這種質樸自然,返璞歸真的創作手法還體現在張祜多以清新自然的絕句作樂府小詩,運用於吳聲西曲中,更能體現其風格。寫景狀物,清麗婉轉。
作者簡介
張祜(約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縣)人,詩人。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早年曾寓居姑蘇。長慶中,令狐楚表薦之,不報。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寓居,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人們認為這是詩讖。[1]
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