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念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社會非營利組織。自夏商,便有了“庠、序”(就是學校)。孟軻曰:“庠者,養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組織,學校一出現,便以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為己任,在發展過程中發掘了許多如因材施教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法則,社會也賦予了學校應有的崇高地位。二千多年齊國的稷下學宮引發了百家爭鳴、孔子在大成殿的甬道開設杏壇以六藝而教眾賢、宋朝的六大書院所承擔著選俊功能,一直到黃宗羲提出“公其非是於學校”,他認為學校不僅具有培養人才改進社會風俗的職能,而且還應該有議論國家政事之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論在南京曉莊學校實踐之時,還提出“要把學校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去”的宏願。直至如今現代化的學校,培育人才這一職能依舊是學校之根本。
學校承載了很大的社會使命,社會的花朵走進學校,學校有責任把他們教育成社會的棟樑。幾乎每一個無知單純的小孩都是在學校里成長起來的,學校賦予他們自然科學的知識,也教予他們做人的道理,發展他們的德智體,將他們培育成對社會有用的人。
名稱發展史
簡介
“學校”一詞源於民國時期。
西周稱學校為“辟雍”,是少數奴隸主貴族讀書的場所。古代的學校稱為庠、序、學、校、塾。在開始產生時並不都是專門的教育機構,而兼為習射、養老的場所。西漢時學校分中央和地方兩種,中央設太學,是國家最高學府,相當於今天的大學。地方上置學宮。唐時代辦學達到古代極盛時期,學校分類更細,明清時的學校基本是承襲隋唐的,但由於科舉制發展,使學校成為科舉制的附庸和裝飾品。清末,開始興辦近代教育,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的《欽定學堂章程》中稱學校為學堂。到1907年,新式學堂遍設各地。
辛亥革命後,教育部公布新學制,“學堂”一律改稱“學校”,並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的中國的學校分類
學歷教育:
國小。
中學:普通初級中學、普通高級中學、高級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
大學:普通大學、軍校學院、高職專科院校。
其中, 國小和國中屬於目前中國的 義務教育,高中和大學還未被劃入義務教育的範疇內。
非學歷教育
幼兒教育;
學前教育;
特殊教育(盲聾啞學校等)
各級各類的培訓學校,如至善教育,中國小輔導之後的。
差別
我們舉例來說明一下:A學校是市直屬學校,坐落於某個區,本來按照規定,該學校的校長任免、日常開銷、軟硬體投入都應該屬於該區政府,但由於是市直屬學校,這些都歸市教育局管,由市政府直接投入;而同樣地處該區的B學校,因為不是直屬學校,就由該區、甚至該街道來投入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