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耳計畫

自現代主義產生以來,音樂和藝術便相互給予靈感,並產生了大量富有創意的項目,從劇院、歌劇,電影,行為藝術,到影像藝術和裝置。音樂與視覺藝術長久以來一直相互吸引和相互影響。基於這樣的靈感,今日美術館與摩登天空共同推出了“目耳計畫”,並邀請凱倫史密斯為策展人,這次展覽匯集中國當代最活躍的年輕藝術家和音樂家,創作包括架上、影像,行為,裝置,電影在內的形式多樣的,給觀眾帶來獨特音樂視覺體驗的藝術作品。fat art之“目耳計畫”是一個有關視覺藝術的展覽,其特別之處在於:這是一個結合了音樂的視覺藝術展覽。

發起人

“目耳計畫”是FATART系列發起人摩登天空的第一個展覽。作為一個項目,FAT ART的概念是為參與在其中的每個人——不僅是策展人,提供充足的機會去冒險。在文化歷史中,有很多富有創意的項目是通過音樂聲音)和藝術的相互啟發完成的,從戲劇京劇電影,從行動藝術行為藝術,錄像和裝置作品。那些有創意的人走出自己習以為常的圈子到其他領域結識新的合作夥伴有時也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他們最終可能還是選擇繼續待在自己習慣的圈子裡,但全新的經歷可以增長見識。當今實現起來確實很困難,但是就因為困難,因為有些合作或實驗有可能會失敗,我們才需要像擁抱困境一樣擁抱它們。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重要的是“你不知道事情最後會向哪方面發展”,這樣想的話,這條路就沒有意義。
這樣看來,摩登天空今日美術館的合作很合適。他們都很年輕,富有創新精神,而且都是獨立機構,被認為是各自領域的先鋒。摩登天空是領先的音樂發起人和唱片公司;今日美術館是中國北京唯一一個私人的非營利藝術機構。他們都致力於在視覺藝術或音樂領域支持藝術,而且經營到今天都冒了一定的風險。所以主辦方和發起人之間有著清晰的合作理念和目標。

概念來源

FAT ART系列展的概念源自於音樂唱片公司或音樂製作人和美術館想達成“有音樂感”的展覽這個概念。這很新穎也很不同尋常。顯然這個主意很不錯,因為很多的藝術家都熱愛音樂。但是熱愛音樂和以聲音作為藝術項目的一部分是兩件非常不同的事情。做“有音樂感”的展覽這個想法有些偏離我之前所嘗試的,但既然音樂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這個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寫作,跳舞,工作,大笑,哭泣……甚至睡覺都與音樂為伴。我很期待看到和“聲音藝術”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後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聲音一直就是展覽中的一部分,今天不難發現,聲軌、聲音特效、歌和對話成為博物館的漩渦中心。不久之前,博物館還是無聲的世界,參觀者們需要遵守規則保持安靜,就像在圖書館一樣。這一切都隨著先鋒錄像藝術的出現所改變,即使在這之前也許你會說,英國藝術組合,“吉爾伯特與喬治”的作品《唱著歌的雕塑》在1969年以一首無憂無慮的歌打破了藝術的禁忌,或是更早的錄像藝術先鋒白南準1969年的作品《參與電視》,在欣賞作品時,觀眾必須指揮他們自己的聲音,控制電視螢幕上出現的圖像。聲音因此在作品中屬於表演藝術、錄像作品。儘管早年的一些“聲音”藝術家,當今的我們還並不熟知。這其實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極力把聲音與錄像藝術相結合。
錄像藝術中引發的一個視覺藝術體驗的概念是:時間。最初,錄像藝術通過一系列運動的影像傳播,要完整的看完一個動作需要花幾秒鐘、幾分鐘,甚至幾小時。觀看者常說錄像藝術的特質是“依據時間展開的”,這是以一個很笨拙的方法來欣賞錄像藝術。預計出參觀整個展覽需要花多少時間,或完全享受一件作品所花的時間是無法實現的。因此,一個完全不同的方法產生了:五秒的“一瞥”。在這一瞬間,長時間的創造性表達被濃縮在了這一眨眼的時間裡。體驗被簡化了,作品是如何製作的,之後會怎樣,以及作品的所有意圖都成為了純粹的臆測,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任何也許有的驚奇的元素都不見了。聲音作品成為了我們日常視覺體驗的另一種無實體的片段。
“目耳計畫”在音樂方面是怎么樣的呢?因為人們要花時間去體驗聲軌,無論是什麼形式。策劃一個有“聲音”的展覽與舉辦一個錄像藝術展所遇到的問題一樣,把音樂和視覺藝術的集中點放在哪裡?在決定如何策劃目耳計畫時,我所關心的是參觀者對這個每樣作品都花時間創作的展覽有何反應。如果藝術家努力地想出一個新穎的計畫,我們相信觀眾會願意徘徊多一些時間去聆聽結果。我希望參觀者可以脫掉鞋子,坐下來,就像在家一樣,閒逛。
把聲音和視覺作為藝術結合在一起意味著什麼?
回答起來不像聽的那么簡單。每一個參與展覽的人都不願意簡單地把一件藝術作品配給一段音樂。更重要的是吸收一組獨特,多樣的作品,作品中的音樂或是聲音是一個整體的概念,而不僅僅是配音。展會決定邀請藝術家為這次展覽創作作品:先讓藝術家了解這個項目,他們可以不用馬上答應是否參加——劉野的肖像系列是個很好的例子,當然艾尼瓦爾和徐若濤的作品也同樣是。委託藝術作品總是享有特別待遇。這樣策展人可以直接與藝術家溝通,在這之中建立起了一條艱難的學習曲線,當你想了解藝術家或是預見一些潛在問題時便要面臨這條曲線。這對於美術館來說是個很頭疼的問題,在這裡,今日美術館和摩登天空面臨同樣的挑戰。因為當策展人不是很確定展覽會往哪裡發展時,坐在一旁靜觀是很困難的,因為你要負責統籌技術上的需要,負擔費用。無論摩登天空和今日美術館是否真的享受這個過程或是發現令人擔憂的不可預知,他們不允許任何事情去干涉展覽本身的節奏。
這次展覽中隱藏著危險。但是這顯然不是參展的藝術家們所害怕的:繪畫藝術家徐若濤這回第一次嘗試塗鴉,他選擇在展覽開幕之前不去“聽”他的作品。他的作品直接地體現了他與摩登天空的合作,他創作作品視覺的部分,摩登天空旗下的音樂人格非創作一段電子樂。這兩部分最終的合作展現只會發生在美術館裡。同樣的,艾尼瓦爾的作品“寂靜的避難所”也只有在所有的部分完成後才算徹底實現。直到那時,才能知道這種聲音絕緣是否只是個概念。
策劃這次展覽得到最多的就是探索聲音的多樣實現方式:聲音元素是怎樣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與視覺元素交織在一起的。

參展藝術家簡介

陳曼作品陳曼作品

演奏者

特邀:陳曼的BSides
陳曼出生在北京,2005年畢業於中央美院攝影系。在她畢業前,2003年就開始為一些上海的時尚雜誌比如《視覺》拍封面照,這為她今後的事業奠定了基礎。《視覺》是中國第一本嘗試革新風格的雜誌,當時靈感來源於《Wallpaper》。在03年到07年之間,她創造了一系列雜誌封面,在中國雜誌史上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作品是美術化的,操控性的,夢幻的,這些圖像都抓住了那瞬間的魅力,使魅力、外觀、虛擬的力量、青年文化的自由想像一一展現。

鍊金術師

艾尼瓦爾
艾尼瓦爾主要是個畫家。他的藝術靈感來源於顏色、形態、標記和氛圍這些純粹的語言。他所選擇的藝術表達方式我們稱之為抽象。艾尼瓦爾運用這種語言去表達他所有的情感、困惑、複雜性和事情之間的關聯,以及真實世界中的人類的體驗。對於艾尼瓦爾來說,“抽象”意味著某種程度上的具象。
艾尼瓦爾作品《聲音的終止》艾尼瓦爾作品《聲音的終止》
艾尼瓦爾的抽象畫通過顏色來創造光,通過筆觸來創造空間,通過顏料薄厚的混合來調整情感,從而喚起多種的感覺。
因為“目耳計畫”與聲音有著特殊的關係,所以艾尼瓦爾選擇把觀眾們帶入他的視覺世界。他的方法是搭建一個絕緣空間,所有外界的聲音都暫時性暫停了——所以我給這個作品取名為《聲音的終止》。需要解釋的是,艾尼瓦爾不經常給自己的作品命名,為了避免“名字有太多字面上的聯繫。我不想暗示觀眾些什麼。我的目標是讓他們放棄以往的觀看經驗。”但也像他所解釋的“我也不介意人們找到一些詞語來‘描繪’我的作品”,這就是我所做的。

迷幻團隊

陳航峰《狂熱標誌》陳航峰《狂熱標誌》
這個團隊成員是陳航峰霍傑明。他們分別來自上海和西雅圖。現在都住在上海。他們4年前或是更早相識,但他們都不確切地記得第一次見面的時間,他們興趣相投,之間的友誼持續了很久。這次展覽促成了他們的第一次合作。陳航峰主要負責視覺部分,霍傑明主要負責聲音部分。他們之前的個人作品涵蓋了音樂和視覺兩個不同的領域,包括裝置、移動影像、行為藝術。
陳航峰是畫家和平面設計師,近些年來他主要是個繪畫藝術家,其名為《狂熱標誌》的系列作品尤為被大家稱讚。
概念很簡單:找一些相似的品牌標識,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把它么組合成一種奇怪的複雜圖案,很有趣也很漂亮。作為設計作品它們處於藝術和功能性物件之間,模糊了二者之間的界限,並拒絕嚴格的分類。之所以陳航峰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成長的年代,那時中國沒有什麼品牌意識“當時品牌的選擇很少。20多年後,無數的品牌映入中國人的視線……”

指揮家

莫扎特莫扎特
畫家劉野總是從藝術和藝術史以外找到靈感。
外部靈感包括文學、電影、哲學和音樂——古典和當代。在藝術史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畫原色格子的荷蘭抽象派畫家皮耶•蒙德利安。他的畫成為劉野的一些作品中最有特點的部分。在劉野的作品中,皮耶•蒙德利安有些爵士味道的圖案“盡情地揮灑著”——因此“小配角”的說法——與原始的形態沒有交錯出現,因為藝術家想讓它們從美感上不同於自身的風格。資料證明了皮耶•蒙德利安是劉野藝術生涯中很重要的一位藝術家:或者說是他特別欣賞的一位藝術家。他很欣賞有些人創作的事物,同樣也感興趣其他有創意人們的生活,比如作曲家、作家、藝術家和哲學家。就像他說的,“所有的畫都是真實的自傳”,所以每幅作品都展現了劉野自身的某個方面,他的性格,興趣和熱情,他思考的過程,創造性的強烈欲望,文學上的品味和生活哲學。
鄧麗君鄧麗君
音樂方面,劉野創作了一系列他喜歡的音樂家和作曲家的肖像畫。肖像畫的風格和氛圍反映出音樂本身和創作者的個性。肖像畫法在他的作品中不是第一次出現。第一幅作品是在90年代初創作的:一幅自畫像。之後他也畫過自己。但是自那張素描自畫像後,他開始畫朋友、巧遇的人和各種性格的人,包括最受歡迎的作家安徒生——他同樣也是劉野本人欣賞的一個人。他選擇安徒生,就可以使我們推斷出他喜歡畫的人物類型。那些人物都與他有著某些密切的關係,他所欣賞的“作品”也和他的生活有些關聯。這就是為什麼他說他所有的畫都可以說是“自畫像”,儘管他自己的形象可能沒有出現在畫面中。劉野作品的“自傳性”解釋了他為這次展覽所選擇的音樂家,他們是莫扎特、查特·貝克和鄧麗君。

新媒體協作者

馬修是來自紐約的藝術家,但是在中國生活和工作有十年多。
styrofoam馬修作品《styrofoam》
他現在住在上海,那裡對他所創作的作品的類型和內容都有著影響。比如2007年的一部很出色的影片《泰安路》,最近他還拍一些特定場地的廣告牌系列照片——這是他的一系列作品中的第七部,但在中國是第一部。這些作品都是很典型的馬修式的視覺表達,主題的選擇和處理同樣也具有自己的風格。在廣告牌這方面,《無題(上海,浦東)》反映了城市環境中巨型廣告形象的俱增現象。在這裡,圍欄背後的民工形象替代了商業廣告。是一次民工作為中國現代環境的塑造者的證明,同樣,試圖削弱城市空間的商品化發展。《泰安路》以一個試圖去適應上海這個新環境的外來者——外國人為切入點。他們在上海這個國際舞台中體會著文化上的差異,上海可能比北京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馬修在1990年代也在那裡生活過。
Recycler plant馬修作品《RECYCLER plant》(資源回收筒)
馬修主要的工作是在電影方面,在裝置和紀錄片方面很有天賦。他的紀錄片還獲過獎包括2007年發行的名人傳記片《張洹工作室》,在科索沃和盧安達製作完成。馬修的藝術總是很實際的,容易接近,而且完成效果都很不錯。他的作品曾在國際上展出,從翠貝卡電影節到國際檔案理事會到倫敦,再到當代文化中心和巴塞隆納。現在上海是他的家……同時也是他的音樂女神……
馬修為目耳計畫帶來的作品名字是“長寧區交響曲”。這是由三維投影構成的,周圍是三通道的錄像裝置。拍攝素材都是來自於上海市長寧區廢品回收移民和找來的一些上海長寧區居民。
為了完全了解這份工作的細微差別,你必須去了解長寧區人們的生活。上海人口有2000萬,長寧區是上海九個區中的一個,處於上海邊界西南方,人口主要由工人和中產階級家庭組成,其中有超過50,000人是“自由”廢物回收者,他們都是移民工人,沒有戶口。這些流動人口騎著三輪車,回收各種東西:從紙板、塑膠泡沫、木頭、塑膠到微波爐和電視。這些人來自流動的農民工群體,他們繼續離開農村,來到城市尋找更好的工作。沒有戶口他們其實就是被官方所忽視的(沒有社會福利、教育和醫療補助),有些人在城市裡甚至待了有20多年。一家人就用一輛三輪車,而他們破舊的家裡則堆滿了廢品。

精力充沛的新手

裴麗作品
裴麗作品
裴麗剛剛從杭州中國美院新媒體系畢業(和參展者孫磊同時畢業)。雖然她很年輕而且在杭州美院之外還不受關注,但是她一定是近些年來表現突出的年輕女性藝術家之一。回到正題,以上的描述還不如看她實際的作品,目耳計畫是她第一次以職業藝術家身份參加的展覽——儘管她還是一位學生——中國美院新媒體系在北京電影學院的交換生,正在完成她的碩士學位。在太多相似的美術技巧出現的情形下,她的作品顯得尤為新穎。
裴麗出生在江蘇常州。
儘管她從小寫學習國畫,在南方很傳統的家庭中長大,她回憶說她父母很希望他們的女兒以後有個穩定的職業,“……經濟相關的,像銀行工作人員和會計師之類的”。但裴麗還是選擇了追求自己喜歡的:學習藝術。中國美院在2001年率先建立了新媒體系,當時還是比較新的學科——裴麗最開始申請的是油畫系。她除了油畫每門考試都過了,幸運的她就開始了新媒體藝術的學習。她的才能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裴麗《情人》裴麗《情人》
裴麗說她的第一件藝術作品是以照片形式呈現的,名叫《情人》。從她的表述中推斷,聽起來更像是她自己版本的翠西·艾敏的那件著名的帳篷作品——《曾經和我睡過的每一個人》。在《情人》中,相框代替了帳篷,那些情感照片和發生浪漫幽會的地點暗示著情人的身份。裴麗的第一部錄像作品就是來源於《情人》的情感。她說“我的錄像作品總是圍繞著情感這個主題”。第一部講述的是情感和婚姻,形式比較像《丟失了些什麼?》。作品中的夫婦表面上看起來很開心,在深層其實掩藏著對婚姻契約簽署後失去(或即將失去的東西)的絕望。《迷失的新娘》之後她開始了以暴力和憤怒為主線的創作趨勢。
裴麗《丟失了什麼?》裴麗《丟失了什麼?》
裴麗的作品《丟失了些什麼?》實際上是她的畢業創作。這次展覽中,她用不同的手法重新創作了這件作品,無論是規模還是其中的元素都是她第一次展出這件作品時所達不到的。儘管那時是作品第一次展出,但從作品材料的套用中就展現出了藝術家驚人的潛能,就像是未經雕琢的鑽石。這次我們邀請裴麗參展,是希望她可以盡情釋放自己在作品《丟失了些什麼?》中的潛力,讓北京的觀眾給出評判。

古怪的青少年

孫磊作品孫磊作品
動畫藝術家孫磊2008年畢業於杭州中國美院新媒體系。與裴麗一樣,他考進新媒體系也是偶然。他之前想成為一名畫家,可入學考試失敗了。他也和裴麗一樣注定與新媒體藝術有緣。孫磊發現了一種能發揮他驚人才能的表達方式。
孫磊用動畫進行創作,而且是以最原始的方式,手繪每一個片段,然後拍下來,電腦合成以後製作成移動影像。儘管工作量巨大,孫磊很享受手繪出來的效果,這種創作過程使他可以控制製作的節奏,想好每一步怎么做,他說這是“工作中很有趣的部分”。他的手繪能力很強,畫出的線條簡潔準確,他所敘述的情感是不確定的,或是曖昧的,所用的顏色會使人很開心。作品的大部分是用丙烯顏料,繪製出運動物體後面的背景,用鋼筆畫出具體人物和物品的輪廓。
孫磊作品孫磊作品
進一步的部分——比如說物體的表面裝飾和服裝,打草稿時就用淺的色彩填滿。只有這些是用電腦製作。在組合這些技法和材料中,孫磊對顏色有著特殊的敏感度。這歸因於2000年到2004年間在北京他試圖成為畫家的那些日子。為了能通過中央美院的考試,他廣泛地做實驗,學習各種媒介的基礎技能。但是,他也是中國年輕的網際網路、消費主義一代,他的很多視覺體驗是與廣告、當代生活方式、當代時尚流行分不開的。這之中充斥著各種當代的顏色。
孫磊作品孫磊作品
孫磊的第一次成功是他的畢業創作《呼啦圈》。這是以當今青年人的視角解讀當代生活。情節以角色在飛速發展的中國的生活展開,對於成年人來說,時間好像是蒸發了,對於年輕人來說,還有足夠的時間逃脫責任,他們的生活充滿了無壓力的時間,但是壓力充斥在教室里和他們幻想的今後不得不去工作的地方,那種恐懼感如同是聽到上課的鈴聲一般。
《呼啦圈》為孫磊的作品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樣為下一部,為這次展覽創作的作品彩色陀螺儀提供了方向……
《彩色陀螺儀》是孫磊繼去年畢業後完成的第一件作品。這也是他在北京的首次亮相。
孫磊作品孫磊作品
《彩色陀螺儀》表現的是自由的影像,意識流的感覺。其中沒有故事,只是一些具體的情感圍繞一些夢境般場景展開,通過一些簡單的動作、姿勢或是遊戲來傳達,所有都由與之有密切聯繫的年輕人扮演。孫磊表達方式的靈感大部分來源於循環出現的兒時遊戲,比如呼啦圈。我們發現很多象徵具有接近佛洛伊德學說的更深刻意義:梯子暗示著通往天堂的階梯,現實的逃離,追求所渴望的但沒有特定結論來說明追求的是什麼,目的地是哪裡。大部分場景中出現的人物主要是青年男子,我們猜想那就是孫磊自己。這個孤獨的男孩很少不和他的“雙胞胎”在一起。孫磊描述兩人的關係就像朋友、哥們兒,但是他們代表了同一個人,同一種性格的不同的方面。對於觀眾來說,他們可能暗示著童年時幻想的朋友們,這些朋友們總是影響著我們想成什麼樣的人。
孫磊作品孫磊作品
《彩色陀螺儀》把我們帶入了純粹的幻想世界,但是來源於我們熟悉的現實世界的——純粹複雜的壯麗幻想。沒有正規的敘事,只是對一系列“情感狀態”的特寫。以四個螢幕同時來展現作品是為了增強動畫這部分。孫磊想通過這種方式加深繪畫空間的維度,眼睛可以從一個監視器轉到另一個上面。四個螢幕的並置“使觀看者明白在這裡沒有開始和結束。你可以隨意選擇螢幕去觀看,不需要一次把所有都看完。”正是這種展現方式,使你一次一次地想再看一遍。

憤怒的年輕人

如今,王波在發展飛速的年輕網民群體中很有名。
王波作品
王波作品
很少有人會從藝術家轉變為企業家,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之前《哐哐哐》,一個邪惡的男學生總是與別人發生爭執,或是老師,或是弱小同學,或是父母,或是任何一個在馬路上遇到的隨便什麼人。王波說,這件“娛樂作品”使他置身於虛擬世界,這裡的客群群會比他之前在藝術世界中的要廣泛。這種反差說明,在中國,與藝術展相比,網路更容易接近。但是這也與他所選擇的表達媒介——Flash動畫有關。
王波的藝術生涯始於2000年初,他設計的線上遊戲《誰殺了我?》上線了。這是一個很不錯的老套謀殺懸疑故事,但是王波賦予了現代而本土的情節:故事發生在一所普通的居民樓內,裡面住著很多奇怪的人,一天當“這些人”乘電梯到一樓,開始一天的工作時,一位年輕人被殺了。之後遊戲開始了,玩家在虛擬空間裡選擇一個角色來找出誰是兇手,他們可以結成聯盟,設定圈套來抓捕犯罪者。遊戲發展了一年多時間,最火爆時,成千上萬的玩家線上玩,很是成功。由於作品需要技術操控的支持,所以這件作品很難在展覽空間內展現出來,不像網咖有終端設備,網路線路,或是給人們足夠的時間去享受遊戲。但這並沒有阻止王波。他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合作團隊,組建Skin3團隊作為他的動畫工作室。

獵物的革命

烏爾善作品烏爾善作品
多才的烏爾善出生在內蒙古,1990年初來到北京,成為中央美院附屬中學的學生。這個天才學生很自然地考入了中央美院……他的年輕氣盛促使他問了與課程無關的問題而被開除了,從畫布轉換到銀幕,烏爾善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自從他1998年畢業以後,他以藝術家和電影製作人雙重身份,開創自己的事業,在商業上和評論界都取得了成功。這兩個領域重疊起來了:影像成為了他創意表達的首選媒介。烏爾善的創作風格和眼力與眾不同。

理論家

徐若濤1991年從瀋陽搬到了北京,走上了藝術家道路。
徐若濤作品徐若濤作品
他從魯迅美院油畫系退學加入到了北京圓明園藝術家村,這個擁有自由思想的獨立團體。在那之後的20年時間中,他嘗試了很多藝術表達形式和無數的媒介。從傳統的油畫、攝影創作到有些實驗性的塗鴉,錄像藝術和動畫。他最近在創作一個很有野心的計畫:一部長篇電影,他負責劇本的創作,計畫正在進行,將會由他自己執導。但是,無論他的興趣多么的廣泛,總是會回歸繪畫——他視覺語言的主要部分,也是支持他廣泛興趣的最有效途徑。最近的繪畫階段始於2001年,他通過用電腦軟體工作而發現的具有突破性的繪畫風格。那次經歷使他發現了一系列電子形態的抽象元素,創作出的作品很奇特,富有知性而且很迷人,這次展覽中的一個系列和對神秘外太空的敬畏有關,特別是對星雲的迷戀,空氣中的塵埃在遇到光時,創造出了千變萬化的亮度。光有時穿越了塵埃,有時從成千上萬米以外返回了地球。徐若濤說這個主題觸發了一系列藝術衝動:用什麼方法來表達主題、觀念和情感。這並不影響畫作的美麗,和對於它的冥想。人們可以凝視它,徘徊幾個小時:特別是那些暗示著神秘的“與大師共舞”在我們眼前鏇轉。

企宣

顏磊作品顏磊作品
顏磊自1990年初就一直活躍於觀念藝術創作中。有影響力同時也有不好的評論。無論顏磊創作什麼都會引起很大反響。他1995年進入到北京當代藝術圈,舉辦了當時驚人的展覽:多種媒介作品的個展。
《入侵》,包括了他之前的錄像作品,和一些攝影作品。帶著這些作品,他進入到了一個公共空間——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引起了巨大轟動。顏磊的創作方式在當時很前衛,他的錄像和行為作品使觀眾震驚,他的藝術觀念不僅具有挑戰還很有煽動性。

與世隔絕的獨奏者

周越主要的工作是攝影。
周越作品周越作品
雖然他如今大部分時間是創作自己的攝影項目,而且還運用移動影像,但他之前的職業是口碑很不錯的商業攝影師。有時拍攝北京的名人和社會人士。接受一些私人委派的項目,被任命於拍攝那些北京有魅力的夜生活,近些年,周越開始關注日益變化的城市風景。他從來都不放過拍攝他自己的視覺作品的機會。他總是晚上,在黑夜中到那些人們聚會的場所,用地方方言去“玩”。在觀察北京(夜)生活中,周越直觀地,衝動地記錄著人們那些無意識的時刻。他記錄著各個角色最自然的狀態,每個角色背後失去光澤的真實。他享受我們在黃昏時分卸下偽裝的狀態。通過周越的鏡頭,我們看到了未經修飾的城市環境,任何人造的美麗都媲美不了。[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