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楚莊王欲伐越,杜子①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杜子曰:“臣患之智②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足喬③為盜④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 ”
譯文
楚莊王想要討伐越國,杜子規勸說:“大王想要討伐越國,是為什麼呢?”楚莊王說:“他們的政治混亂軍隊軟弱。”莊子說道:“我害怕智慧(就)象眼睛(一樣),可以看見百步以外的事物卻不能自己看見它的睫毛。大王你的軍隊自從戰敗給秦、晉(兩國後),喪失了數百里的土地,這是軍隊軟弱。莊蹺在(我國)境內做了盜賊但是官吏們不能阻止,這是政治混亂。大王(你的國家)政治混亂軍隊軟弱,並不在越國之下,卻想要討伐越國,這(就)是智慧象眼睛(一樣)。”楚莊王就停止了(討伐越國的事宜)。所以了解某件事的困難,不在於看見別人(如何),而在於看見自己(如何)。所以說:“(能夠)自己看見本身(的不足)才是所謂的明智。”
注釋
① 杜子:楚臣姓杜者,一本作莊子。 ②智:見識。 ③莊足喬:戰國時楚國農民起義領袖。 ④ 盜:古時對農民起義的蔑稱,可譯成“造反”。
思考與練習
1.給文中加框的文字加上標點。臣患之(人)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足喬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2. 本文段雖短,但不失為楚莊王、杜子兩人之間的一場辯論會。 辯論的話題是 ;(2分) 楚莊王支撐自己觀點的依據是 ; (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杜子進諫時用了什麼方法讓楚莊王改變了主意:(2分)
3.在你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於文中楚莊王“目不見睫”一樣的毛病,請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