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夫西恩大街

在他的畫上,除了農民與農婦外,就是街市上的普通行人。 此外,他在印象派畫家中,還是最早去外光下作畫的一位先行者。 後來,結識風景畫家柯羅,便跟隨他去領會自然中的詩意的美。

簡介

【名稱】盧夫西恩大街

【類別】油畫名畫

【年代】1870年

【作者】畢沙羅

【規格】45×54厘米

【屬地】現藏巴黎羅浮宮內印象派美術館

概述

在印象派繪畫集團中,畫家卡米葉·畢沙羅(1830.7~1903.11)一直被稱為是"印象派的米勒",因為他一生的畫風,充滿著一種農民的質樸。他熱愛鄉野與農村,同情當時巴黎的社會主義思潮。在繪畫上,從農村風光畫到城市街景,從沒有發生過重大的題材變異。他總是那樣勤奮,那樣執著。在他的畫上,除了農民與農婦外,就是街市上的普通行人。此外,他在印象派畫家中,還是最早去外光下作畫的一位先行者。連後來的後期印象派代表塞尚也承認他是"最接近自然的一位畫家"。

卡米葉·畢沙羅出生在丹麥聖多馬的安蒂爾島。父親阿巴昂·加勒里艾·畢沙羅是個猶太富商,原籍葡萄牙,在阿米里埃港擁有很大的鋼鐵器具業。母親拉格爾·孟沙諾是殖民地的白種人。畢沙羅雖自小喜愛繪畫,但得不到父母親的支持,只得靠自學。12歲上,得以去法國學習,但未能到巴黎,被留在一家寄宿學校里念書。這時畢沙羅的素描天資已脫穎而出,寄宿學校的沙伏里校長發現了他的才能,允許他在課餘作些基本訓練。1847年,他又回到聖多馬。正巧這時丹麥畫家弗里茨·梅爾伯來聖多馬,在港口遇見畢沙羅。他倆志同道合,便商議在委內瑞拉尋找自己的理想。畢沙羅在回憶這段經歷時,曾深情地承認認識梅爾伯的意義,說這是他事業命運的轉折點。

1854年8月,畢沙羅獨自回到聖多馬。其時他已是25歲的青年了。儘管他因經營商業而收入極豐,但他仍想棄商學畫。父母這時也只得讓了步。他便毅然離開家鄉,前往巴黎去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願望。他曾這樣回憶道:"1852年我在聖多馬是一個收入較高的商業職員,但我不願在這個崗位上,……我斷然拋棄我的一切,前往卡拉加斯。從此,我和資產階級生活方式一刀兩斷。" 初到巴黎時,畢沙羅進了安東·梅爾伯的畫室,此人早從1847年就在法國作畫為生。畢沙羅在他的畫室學到了油畫的基本技法,開始畫些人像和農村風景,對大自然的精心觀察,養成了他對戶外自然光色的敏感。後來,結識風景畫家柯羅,便跟隨他去領會自然中的詩意的美。不久,庫爾貝的繪畫又使他入了迷,他非常崇敬這位性格豪爽的現實主義大師。但在風景畫上,他還是傾向於接近柯羅。他仿效柯羅的色調,以橄欖色、橙色和紫紅色作為對比性色調,用筆輕捷,地平線置於畫面的三分之一處,視野顯得開闊,景物也極宜人。這種風景的光線一般都從側面射來,因而景物的體積感很強。一切是那樣和諧與美妙。我們從這幅他於1870年畫的《盧夫西恩大街》城市風景畫上可以看出他的構圖特徵。

畫這幅畫時,畢沙羅已從60年代的10年探索中取得了印象派外光畫的經驗。1870年因普法戰爭,他暫時避居到倫敦。在那裡又被透納的那種色彩的透明技法所迷惑。這一幅畫是他去倫敦以前完成的。當時他正從蓬圖瓦茲一直畫到盧夫西恩,而且在面對大自然的作業過程中,與他原來所崇拜的一些現實主義畫家的手法也愈離愈遠。柯羅後來感到吃驚,說他辜負了他以及庫爾貝對他的鼓勵。可是畢沙羅卻持不同觀點。他認為要表現出大自然中的陽光感,必須突破舊的表現技法。柯羅不是再三強調"必須到田野去,博物館在森林裡"這種觀點嗎?為什麼畢沙羅在自然中研究光的變化,就違背了他們的鼓勵了呢?

《盧夫西恩大街》畫面小些,僅45×54厘米大,現藏巴黎羅浮宮內印象派美術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