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名由來
盤塘歷來為鄉鎮治所。盤塘原名盤龍橋,因四周有五座小山似臥龍盤踞,其南有古代石拱橋一座,橋頭刻有“盤龍”石雕而得名。民國初,當地高、董兩大宗族互爭龍脈,高姓在橋頭西北挖一水塘,自此改稱盤塘橋,簡稱盤塘。
概況
桃源縣轄鎮。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43千米。面積85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2005年?)。常住人口19942人(六普數據)。轄盤龍橋、回龍庵2個居委會,白鶴、車家坪、六房灣、花樹橋、黃葉崗、常青、朱家港、王家壋、紅岩山、華林、青草崗、鐵家壋、楠竹鋪、白家堉、張家橋、董家坪16個行政村。長石鐵路桃源站在境內。
沿革
1949年為硤州、大田兩鄉屬地,1950屬盤塘區,1956年置鄉,1958年改置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6年,面積83.8平方千米,人口2.3萬,鄉政府駐盤塘,轄盤塘、白鶴、車家坪、六房灣、花樹橋、回龍庵、黃葉崗、常青、朱家港、王家當、紅岩山、華林、青草崗、鐵家當、楠竹鋪、白家育、張家橋、董家坪18個行政村。
【郵編】415702【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0725102:~001 121盤龍橋居委會 ~002 122回龍庵居委會 ~201 122白鶴村 ~202 220車家坪村 ~203 220六房灣村 ~204 220花樹橋村 ~205 220黃葉崗村 ~206 220常青村 ~207 220朱家港村 ~208 220王家壋村 ~209 220紅岩山村 ~210 220華林村 ~211 220青草崗村 ~212 220鐵家壋村 ~213 220楠竹鋪村 ~214 220白家堉村 ~215 122張家橋村 ~216 122董家坪村 ~501 121創元生活區
烈士故里
盤塘是革命烈士董維鍵、陳協平的故鄉。
董維鍵
董維鍵,字潤田(1892—1942),盤塘鎮鐵家當村人。1911年留學美國,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成回國後投身革命,192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上海臨時中央分局宣傳部長,1935年被捕,在國民黨的監獄中堅貞不屈,第二次國共合作後釋放出獄。出獄後從事抗日活動,1942年病逝於香港皇家醫院。
陳協平
陳協平(1903—1932),盤塘鎮盤塘村人,在漢口旅鄂中學讀書時投身革命,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後跟隨賀龍鬧革命。1932年任紅二軍四師政委。1932年9月被“左傾”錯誤路線殺害。
經濟建設
交通
盤塘距桃源縣城40公里,距常德市35公里。石長鐵路經常青、回龍庵、黃葉崗三個村,盤塘鎮境內長7.2公里,並在回龍庵建“盤塘火車站”, 1998年10月正式營運通車,結束了桃源縣不通火車的歷史,這為盤塘和桃源縣奠定了得天獨厚的發展基礎。石陬公路縱貫鎮區,北通石門,南達陬市,成為常德至石門的捷徑。盤馬公路硬化,向西直達漆河鎮,與306省道貫通,向東聯接蔡家崗鎮,與207國道相連。常張高速公路在距盤塘集鎮1公里處設有互通。鎮內68公里鄉村公路幹線2006年已著手全面硬化。盤塘的交通樞紐位置已經形成,交通十分便捷。
工業
由湖南友元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萊孚控股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聯合創辦的湖南創元鋁業有限公司,於2001年10月落戶盤塘,第一期工程投資5.5億元,占地327畝,已於2003年4月竣工投產,年產鋁錠5萬噸。年產16萬噸的陽極生產線2006年投入生產。進廠鐵路已建成通車,鋁廠專用的60萬千瓦火力發電廠正在建設中。一個現代化的鋁業基地正在崛起。
農業
該鎮是個傳統的農業鄉鎮。90年代以前,全鎮糧食常年產量2000多萬公斤,人均向國家上交定購糧330公斤,居全縣之首,素有“桃源糧倉”之稱。90年代以來,該鎮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制定了“長富重果,近富興煙,擴種瓜菜,提升養殖,依靠科技,創建品牌”的策略,使全鎮農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世紀90年代全鎮大搞丘崗開發,累計投工100多萬個,墾復丘崗地1.3萬畝,曾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縣“丘崗地開發十佳鄉”。1992年4月16日原省委書記熊清泉曾來該鎮千畝丘崗開發片視察,同年5月7日省委副書記孫文盛率參加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的地市委書記考察丘崗開發。全鎮柑桔從此大發展,目前種植面積2萬多畝,成為支柱產業,2005年全鎮柑桔產量達25000噸。1997年開始把菸葉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首選項目,推廣“菸葉—晚稻”種植模式,菸葉面積穩定在1000畝以上,年產優質烤菸3000多擔。2003年常德捲菸廠的“菸草科技園”落戶紅岩山村。
調研檢查
11月9日,市政協主席劉春林一行在縣長龔德漢、縣政協副主席胡見可等的陪同下調研紅岩山村新農村建設情況。
劉春林一行參觀了紅岩山村的煙水工程和建設中的村部,聽取了紅岩山村支部書記彭玉林、盤塘鎮黨委書記李芳關於新農村建設情況的匯報。劉春林對紅岩山村翻天覆地變化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不能懈怠,要一如既往抓好各項工作的開展,並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堅決完成年初的計畫,項目必須落實到位,特別是組級公路硬化、機耕路建設,有了好路才能為我們的老百姓致富提供良好的條件。二是切實抓好村部建設,為我們村支兩委提供優越的戰鬥陣地。三是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有了先進的黨支部,優秀的共產黨員,我們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才能更上一層樓。
領導視察
3月3日,縣民政局社會救助局領導來盤塘鎮察看敬老院新建地址情況。領導一行先後來到盤塘鎮朱家港村、青草崗村,實地考察了新建地址的基本情況,並強調鎮黨委、政府要加強前期工作的落實,切實為民眾辦一件實事。據悉,盤塘鎮的第一座敬老院,占地面積10畝以上,總投資近40萬元,能入住孤寡老人50人以上,準備3月下旬動工,9月底全部竣工,這是盤塘鎮又一民生工程的縮影。
城鎮建設
該鎮以加快發展小城鎮為契機,把實施城鎮化戰略作為新世紀的主要課題,按照“提高質量,突出特色”的思路加強城鎮建設,把著力點放在繁榮經濟上,作到城鎮發展同引進工業企業相結合,同發展第三產業相結合,同提升農業產業化和完善農村市場體系相結合,同普及和推廣城鄉文明相結合。撤鄉建鎮前後,投入資金近千萬元,加強集鎮硬體建設,水泥硬化街道600米,油化街道1300米,敷設下水道2300米,架設路燈線路1400米,綠化植樹1200株,建成占地8277平方米,有固定門面40個、攤位250個的農貿市場,新建日產2000噸自來水廠一座,新建居民商住樓25000平方米,改造居民住房6000平方米。集鎮面積由1.3萬平方米擴展到1.2平方公里。一個基礎設施齊全,交通方便,通訊快捷,街道硬、亮化、綠化,樓宇鱗次櫛比的新盤塘迅速崛起在湘北大地上。
科技成就
“八五”、“九五”期間,該鎮是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湘北紅壤低丘崗地農業持續發展研究試驗區,“十五”、“十一五”又是“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重要方向”、“國家重點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研究課題的基地。在該鎮開展的《湘北丘崗區農業綜合開發的水土資源動態與發展模式研究》,1997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湘北紅壤低丘崗地農業持續發展研究》,2000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長期以來,該鎮堅持科教興鎮戰略,抓住國家科研項目落戶盤塘的契機,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大辦科技形象工程,即農作物良種引進繁育工程、技術成果轉化工程、技術開發套用工程、丘崗地開發工程、生態庭院工程,使該鎮的傳統農業優勢和豐富的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產品優勢,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曾被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的“科技進步十佳鄉鎮”榮譽稱號。
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該鎮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很快。1994年該鎮開通程控電話,告別了“搖把子”,成為首批電話鄉鎮。2000年新建移動、聯通四座移動通訊塔,搭建了極其快捷的“信息高速公路”。鎮廣播站1991年即達省級驗收標準,1993年、1995年先後建成了盤塘電視差轉台和有線電視站,可轉播20套電視節目,電視入戶率達98%。教育、衛生不斷改善。1996年盤塘中學搬遷到原桃源五中校園,辦學條件大為改善。全鄉先後多方集資800多萬元,改善盤塘中學、盤塘中心國小及朱家港完小、回龍庵完小和青草崗完小的辦學條件。1996年盤塘中學和盤塘中心國小經驗收評定為省級合格中學、省級合格中心國小。目前,全鎮中國小布局合理,辦校條件基本完善,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基本上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醫療衛生方面加強盤塘中心衛生院建設,該醫院建築面積16600平方米,擁有B超、胃鏡、心電圖、救護車等醫療設備,現有病床30張、醫護人員55人,其中中級職稱醫務人員9人。
盤塘鎮青草崗村採取三條有效措施,加快推進沼氣建設發展,到目前為止,全村已建沼氣池73口,完成全年建設任務的91.3%。
一是抓宣傳發動。村支兩委多次召開會議,大講沼氣建設在農村能源、環境衛生、生態農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並組織農戶到現場參觀,與已建池農戶算沼氣建設的效益帳,消除了大多數人的疑慮,增強了農民的建池積極性。
二是抓示範帶動。村、組幹部和黨員帶頭,在全村首先建成了15個樣板池,通過樣板池發揮出來的效益,讓民眾切實感受到沼氣建設的實用性。在此基礎上,村里明確每個村幹部負責落實5戶、每個組長落實3戶的工作責任,全村上下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三是以獎代投。該村搶抓國家對新農村建設投入加大的機遇,積極跑項引資,籌集到了5萬元沼氣建設資金。村里按每建一個沼氣池獎勵500元的政策,激烈了民眾建池的積極性,促進了全村沼氣建設的快速發展。
盤塘鎮升級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片
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盤塘鎮從今年起被列入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片。 據介紹,盤塘鎮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將在鞏固完善馬鬃嶺、茶庵鋪示範片的基礎上,按照“強基礎、興產業、改村容、建新鎮”的總體思路,重點推進盤塘新農村綜合示範片建設。突出抓好現代菸草、高效油茶兩大特色產業開發,圍繞服務創元鋁業建好蔬菜、禽蛋、肉類生產基地。重點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集鎮整治、村組公路硬化、農田水利等項目,通過兩年的努力,建成全市一流的示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