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利縣網市鎮小潭村

小潭村,地處網市鎮東部,東臨監北乾渠與高廟為鄰,西沿廟三公路河與大潭一水相通到網市,距離網市鎮十二公里,東北離府場四公里,南過團結河到高橋,扒頭直達龔場,北連監北乾渠過顧廟,也可達網市,

基本信息

小潭村,地處網市鎮東部,東臨監北乾渠與高廟為鄰,西沿廟三公路河與大潭一水相通到網市,距離網市鎮十二公里,東北離府場四公里,南過團結河到高橋,扒頭直達龔場,北連監北乾渠過顧廟,也可達網市,

小潭原來是由:中嶺,小潭,明燈三村合併而成,因村內有一口古潭而得名,傳說是上古時期有龍在此孕育升天而留,小潭在網市鎮算是大村,人口眾多,從東到西沿廟三公路河大約四公里長,從南邊的高橋到顧廟大約五公里,

一組,又稱高家嶺,以高姓居多,在小潭的最北面,隔著監北乾渠望著顧廟,

二組,又稱敖家嶺,以敖姓為主,跨沙洋河兩岸而居,

三組,又稱藍家嶺,以黃姓和藍姓為主,間雜還有李等姓氏,

四組,又名郭家嶺,以郭,田等姓為主,

這四組就是以前的中嶺,所以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字,嶺,

五組,在村委附近,主要以陳,付,任等姓為主,

六,十四組,張姓居多,原為一組,後因太大而分開,又名張家灣,十四組連著大潭村,

七組,鄭姓最多,七組靠近高橋,

八組,揚,張,汪等姓很多,隔團結河就看見劉潭,

九,十三組,付姓最多,汪,江等為次,

這七組就是原來的小潭了,而傳說的龍淵就在這裡,十組,肖,龔,葉等姓居雜,

十一,十二組,以危姓為多數,吳,杜,陳,丁,鄭等次之,

十二組靠近監北乾渠河,龍橋泵站為網市防洪排澇立下了功勳,

小潭村分為橫直兩條通道,人戶大都不居於公路邊,正在改建的廟三公路橫穿本村東西,

南北是一條不太規範的村級路,學校坐落於五,九組之間,村內建設有自來水廠,農業以水稻為主,棉花為輔,工業還沒人來開發,東南角的石家湖是候鳥的天堂,每年都有無數候鳥在此越冬,石湖很美,夏季里蘆葦成林,荷花飄香,篙草滿湖,

石湖原來還是監北的菱角基地,周邊鄉鎮都有石湖菱角銷售,也曾有個一段輝煌,現在,由於人們大量外出,石湖已經歸於平靜,不過,正好恢復了生態,使其原景還能從現,

東南角統稱老罐塔,形容這個院子向一個罐頭《耕田用》尖一樣,地勢高低坐落,很不規範,就象梯田,

村北名周處院,是小潭的生命線,擁有大片的良田,院內水網密集,灌溉很方便。

小潭村是江漢平原有名的武術之鄉,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張家生(張菊垓)等老一輩為首的武術前輩,以拳術、舞獅、台獅子、劍術等,羅氏兄弟(羅品詩、羅進詩)為首的水流星、火流星錘,張滿垓的鏜術,榮延玉(火垓)的跟斗,每年都有隆重的表演,尤其以每年正月十五最為壯觀,十張方桌搭起的火焰山上面舞獅登峰造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