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1844~1916)
正文
![盛宣懷(1844~1916)](/img/8/a85/nBnauM3X3czMzgDNzkjM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yA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中日甲午戰爭後,盛宣懷控制了更多的近代化大企業,個人資本日益雄厚。1896年,他以督辦身分接辦張之洞創辦的官辦漢陽鐵廠和大冶鐵礦、萍鄉煤礦,並改之為官督商辦;至1908年又改組為商辦漢冶萍煤鐵廠礦股份有限公司,任總理,並為公司大股東。1896年,他還受清政府委任督辦中國鐵路總公司,創辦中國通商銀行。在接辦漢冶萍煤鐵礦後,連續訂借日本借款,以鐵礦石低價輸日為抵,債務積累,使該企業受制於日本勢力。在督辦鐵路總公司任內,與比、英、美等國簽訂鐵路借款契約,致使幾項鐵路權落入外國列強之手。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時,盛宣懷應劉坤一、張之洞之邀,於1900年與各國駐滬領事商訂《東南互保章程》。次年,授工部左侍郎、會辦商約大臣。自1902年起,因同袁世凱發生衝突和收回利權運動的興起,一度失勢。但他內結皇室,得慈禧太后賞識。1907年奉召進京,次年授郵傳部右侍郎。1911年初(宣統二年底),授郵傳部尚書,鏇改稱郵傳部大臣。是年 5月,清政府宣布由他策劃的"鐵路國有"命令。他即以此與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簽訂湖廣鐵路借款契約,把原來已允商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權交與外國資本作抵,激起全國性人民保路運動。辛亥武昌起義後,被革職,在外國公使保護下逃亡日本。
辛亥革命後,盛宣懷在政治上已無地位,但仍有經濟實力。1913年再任輪船招商局副董事長、漢冶萍公司董事長,並以公司財產為抵,向日本大舉借款。1915年策劃籌組中日合辦鋼鐵公司,未果。次年,在上海病死。遺有《愚齋存稿》。
配圖
![盛宣懷(1844~1916)](/img/a/3e6/nBnauM3XwcTNwMTOwQDNzgjM3ETM3IjMzMzMwADMwAjMxAzL0M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