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博物館

益陽市博物館

益陽市原為益陽地區,益陽市博物館是在益陽地區博物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益陽地區博物館成立於1984年12月,館址位於益陽地區長坡路8號,建築面積800平方米,人員編制8人,館長1名,支部書記1名,首任館長盛定國。1989年益陽地區博物館異地興建,1991年竣工,1995年10月正式搬遷新館,新館位於益陽地區康富北路4號,占地3.78畝,建築面積1540平方米。1994年3月益陽地區撤地建市,原益陽縣博物館和益陽市文管所上收與益陽地區博物館合併,劃分為益陽市博物館和益陽市文物工作隊兩家單位,但兩單位仍然合署辦公。2001年4月,陳峻擔任益陽市博物館館長,開始籌劃建新館項目,2002年,益陽市博物館異地新建項目正式立項, 2005年8月15日,益陽市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新館占地面積44畝、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博物館辦公和舉辦陳列展覽條件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

基本信息

簡介

(圖)益陽市博物館益陽市博物館

益陽市博物館成立於1984年12月,曾於1991年異地興建,2005年8月15日再次喬遷現址:博物館占地面積21畝,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總投資1800萬元,設有專題陳列廳、臨時展覽廳、文物庫房、電教室等業務用房以及辦公場所,博物館的功能基本完善。為進一步完善博物館功能,展示益陽優秀燦爛的歷史文化和當代建設成就,促進益陽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在益陽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省文物局的關心支持下,2007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新建益陽市博物館,選址在康復南路東側,市委市政府大樓的廣場西側。新館占地約30餘畝,總建築面積10500平方米,總投資約3000萬元左右,其中土建1200萬元。2007年 8月,新館建設正式動工,2007年12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這是建國以來益陽市財政投入最大的一項公益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新館增設了多功能電教室、科研室、資料室、文物修復與複製技術室、貴賓接待室以及各種配套的服務設施,博物館功能更趨完善。
益陽市博物館在編職工19人,離退休人員4人。在職職工具有本科和大專文化程度的18人,專業技術人員18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9人。館領導班子一正兩副3人,內設辦公室、群工部、文物徵集部、陳列展覽部、文物保管部、產業部等6個部門。主要負責和管理博物館各項業務、行政、文物安全、工勤任務等工作。

館藏

(圖)益陽市博物館青銅器

益陽市博物館屬地方綜合類博物館,自建館以來,博物館根據當地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以及當代建設成就的發展脈絡,開展了常年性的文物調查徵集工作,重點徵集了“國際正義人士何鳳山博士”、“羽毛球世界冠軍”、“三周”等有關實物、史料以宋元至明代益陽窯瓷器和各個時代的民俗文物精品。現有包括青銅器、陶瓷器、古字畫、玉器以及其它各類文物2萬餘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1891件,既:一級文物44件;二級文物151件;三級文物1696件。這些文物主要來源於歷年的考古發掘及從民間徵集的傳世和流散文物,另有一部分為從廢舊公司揀選和接受捐贈等。最具代表性的藏品有西周“冉父乙”銅罍,雲雷紋壺,春秋螭虺紋銅缶、鼎,戰國錯金銘文銅戈,戰國連弧紋大銅鏡,戰國木鳥,戰國雙風谷紋玉壁,東漢錯金怪獸搶魚銅帶鉤,西晉青瓷辟邪,五代長沙窯白釉紅綠彩執壺,北宋“熙寧五年”青瓷瓶,北宋定窯紫釉唾盂,南宋至元代龍泉窯青瓷,元代仰蓮紋銀杯等均為文物精品。益陽市博物館是展示益陽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當代建設成就以及“三個文明”建設的視窗,也是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主要基地。現在的博物館有大小展廳6個,面積1600平方米,舉辦有基本陳列《生命簽證—國際正義人士何風山拯救猶太難民事跡展》和益陽古代石碑石刻陳列。待正在建設中的新館建成以後還將舉辦:益陽歷史文物珍寶陳列、益陽“三周”(周立波、周谷城、周揚)等名人基本陳列;以及益

(圖)益陽市博物館瓷器

陽竹文化、益陽茶文化、益陽民俗風情展示展覽。近幾年,在省市文化文物主管部門的重視支持和指導下,益陽市博物館著力突出本地特色文化,致力於展示益陽獨有的人文歷史,其中《生命簽證—國際正義人士何鳳山博士拯救猶太難民事跡展》即是一個有益的、卓有成效的實踐。何鳳山博士1901年出生於益陽市赫山區,該展覽展示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任我國駐奧地利維也納領事館總領事期間,冒著生命危險為成千上萬名猶太難民簽發到中國上海的“生命簽證”義舉,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堅持正義、見義勇為、實行人道主義和不圖名利的傳統美德。
他的這一壯舉在被掩埋了半個多世紀後才被發現為世人所共知,他的事跡感動了中國和世界,在人類社會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在二戰史上占據了重要地位他是世界和平的使者是維護人類正義和人道的典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他家鄉湖南益陽人民的榮耀與自豪。2001年1月23日,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舉行了隆重的“何鳳山博士紀念碑”揭碑儀式,石碑上刻著“永遠不能忘記的中國人”,並追授何鳳山博士為“國際正義人士”的最高榮譽稱號,世界幾十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了這一儀式。2001年9月,為紀念何鳳山博士誕辰100周年,益陽市博物館舉辦了“何鳳山先生生平事跡展”;2005年8月5日,為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益陽市博物館舉辦了《生命簽證—國際正義人士何鳳山博士拯救猶太難民事跡展覽》基本陳列,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蒙、以色列駐華大使海逸達、國際友人及各界人士數萬人參觀了展覽;2007年9月28日,由中共益陽

(圖)益陽市博物館玉器

市委、益陽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外事僑務辦公室聯合主辦,益陽市博物館參與承辦了紀念“國際正義人士”何鳳山博士逝世10周年系列活動:在益陽市風景秀麗的會龍山公園內舉行了何鳳山博士紀念墓地揭碑儀式;充實和完善了《生命簽證—國際正義人士何鳳山博士拯救猶太難民事跡展覽》基本陳列;舉辦了以色列國授予何鳳山博士“榮譽公民”儀式;舉行了何鳳山博士學術研討會等。中共益陽市委書記蔣作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光明為何鳳山博士紀念墓揭碑,益陽市人民政府市長馬勇代表全體益陽市民公祭何鳳山博士,並宣讀了祭文。隨後,以色列大使安泰毅先生代表以色列政府在益陽市博物館授予何鳳山博士“榮譽公民”稱號,何曼禮女士代表父親接受了榮譽並致答謝辭。以色列國駐華大使安泰毅、文化隨員愛偉山、何鳳山博士的親屬何曼禮、吳約翰、省文化廳廳長金則恭、省委宣傳部巡視員蔣祖火亘 、省外事僑務辦副主任章定國、省文化廳副廳長周用金、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等嘉賓和領導及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日報、鳳凰衛視、香港大公報等20多家國家主流媒體參加了系列紀念活動並作了專題報導。在何鳳山學術研討會上,以色列大使安泰毅先生髮表了情深意切的演講,美國教授、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屠殺紀念館正義人館前館長莫迪凱·帕戴爾博士和上海市社科院歐亞研究所所長、上海猶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教授分別作了非常專業、非常精彩的演講,何曼禮女士深情回顧了父親義舉公

(圖)益陽市博物館益陽市博物館

布於世的坎坷歷程和對父親深切的懷念。參加此次活動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高度讚揚了何鳳山博士“生命簽證”的壯舉,緬懷了何鳳山博士極不平凡的一生,表達了對這位“國際正義人士”崇高的敬意。益陽市和以色列國駐華使館還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同意在文化交往、學術交流方面做出積極努力,在貿易、投資、農業、工業、旅遊、人力資源開發等領域開展實質性合作。此次紀念活動的成功舉辦,弘揚了何鳳山精神,擴大和宣傳了益陽的知名度,進一步加深了中、以兩國人民的友誼,增進了雙方的了解與交流。今後,益陽將在何曼禮女士、市委市政府和各級文化文物部門及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高質量、快速建好益陽市博物館及何鳳山博士陳列館,不斷提高文物史料、藏品的保護、研究和展覽水平,讓何鳳山博士的家鄉真正成為何鳳山博士遺物史料的歸宿地,把益陽真正建成“國際正義人士”何鳳山博士研究中心、展覽中心和紀念中心。
在做好突出主題,籌辦特色展覽的同時,益陽市博物館還配合時勢,為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舉辦和引進了各類臨時展覽。較好地發揮了博物館宣傳教育、傳播知識的作用。

(圖)益陽市博物館益陽市博物館

近年來,益陽市博物館多次配合國家文物局和省文博單位或科研機構開展了重點科研課題研究;重視、倡導和鼓勵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文博科研工作,不僅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還分期分批選派出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討論和專業培訓,全館人員業務和綜合素質得到較大的提高,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國際義人—何風山》等二部專著,在國家或省市文博專業刊物和媒體上發表了論文、報告和報導200餘篇。
正在建設中的益陽市博物館是一座現代化的建築,它座落於益陽政治、經濟、文化、體育、商業的中心地段,這裡交通便利、環境幽雅,是參觀學習、旅遊觀光和高雅休閒的理想去處。2007年,益陽市博物館已被正式列入了省、市旅遊部門定點旅遊景點。

相關資料

長沙市博物館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衡陽市博物館

永州市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