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戰成名

益戰成名

益戰成名,旨在通過低成本重創意的公益廣告,為導演界的明日之星提供閃耀的平台。莫康孫、勞雙恩、倫潔瑩、樊克明、狄運昌五位廣告創意大師作為導師,培訓入圍者,並從中挑選最有潛力導演的3位導演,一對一監製公益廣告。


2012年首屆“SMG“益”戰成名新銳導演公益廣告大賽” 旨在通過低成本重創意的公益廣告,為導演界的明日之星提供閃耀的平台。只要圍繞本年度公益主題“做有責任感的社會公民”,提交公益廣告腳本、預算、以往作品(可選),即可參賽。 
莫康孫、勞雙恩倫潔瑩、樊克明、狄運昌五位廣告創意大師作為導師,培訓入圍者,並從中挑選最有潛力導演的3位導演,一對一監製公益廣告。拍攝資金由SMG和風行網提供。製作完成後,公益廣告將在SMG旗下15個頻道海量播放,風行網及其他合作媒體也將重磅播出作品,以全媒體之力,打造您的輝煌之路。

基本信息

大賽名稱:“益”戰成名“SMG新銳導演公益廣告大賽 
主辦方: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風行網 
主創團隊:SMG廣告經營中心
報名時間: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11月1日 
報名網址:風行網(具體地址見擴展閱讀) 
合作媒體:風行網、梅花網、觸動傳媒

大賽特色

儲備廣告導演新銳力量,提升廣告時段收視率
SMG《“益”戰成名》新銳導演公益廣告大賽,旨在廣泛募集有潛力的新銳導演,從創意、拍攝手法上銳意創新,提升SMG廣告的製作水平,為螢屏增添更多內涵深刻、抓人眼球的廣告,更重要的是,大賽為SMG儲備新鮮銳利的廣告導演。並且讓廣告時段從“尿點”升級為“看點”。本次大賽是SMG公益傳播計畫中繼系列公益廣告之後,又一個重磅事件行銷活動。 
本次大賽亦是一次台網聯動、精準行銷的新嘗試。首度啟用“公益廣告兄弟聯”推廣模式:以電視為宣傳核心、風行網為報名落腳點;以電台廣告、計程車視頻廣告(觸動傳媒)、廣告類專業網站(廣告門)、行銷類專業網站(梅花網)為支持點。360度全方位、多頻次覆蓋目標客群,吸引新銳導演參賽。同時,深入推廣SMG打造媒體公益聯的理念,打造積極向上的企業品牌形象。 
不要大製作,只要好創意 
大賽旨在通過低成本重創意的公益廣告,培育導演界的明日之星。特邀麥肯光明莫康孫、睿獅廣告倫潔瑩、DDB狄運昌、智威湯遜勞雙恩、奧美樊克明五位教主級廣告大師作為導師,培訓入圍者,並從中挑選最有潛力導演的3位導演,一對一指導,監製作品。成片後,公益廣告將在SMG旗下15個頻道海量播放,風行網、其他合作媒體:觸動傳媒、梅花網、廣告門也將重磅播出作品,以全媒體之力,成就新銳導演! 
不設門檻,夠膽,你就來! 創意人談起公益廣告,表現出特別的熱情。狄運昌“夠膽,你就來!”宣傳片現場,引來一陣掌聲,連正在拍攝本條宣傳片的導演也被打動了。公益廣告與品牌廣告不同,公益廣告鮮有條條框框,可以大膽創意,百分百發揮出導演的真正實力。所以,創意人談起公益廣告都熱情倍增。

大賽主題

作為小朋友的他,當打破了鄰居家的玻璃窗時,執意花上一年時間“打工”,一元一元攢零花錢賠償。他用行動告訴家裡人,什麼是有所擔當,男子漢般的責任感。 身為丈夫的他,當一場突如其來的橫禍降臨時,他背起了殘廢的妻子踏上漫漫打工路。生活的壓力壓彎了他的脊柱,但他用行動告訴世人什麼是愛、什麼是那種執子之手與子偕的家庭責任感。 身為公交司機的他,當腦溢血突然發作性命攸關時,下意識地踩下剎車,挽救了一車人的性命。他用行動告訴世人,什麼是關鍵時刻忠於職守的社會責任感。從個人到家庭,再到社會,無處不需要那種擔當、那份責任感。

背景

我們是社會公民,生活在社會中,是這個環上的一員。一個人承擔著對自我、對家庭、對社會和對國家的責任。食品安全,建築材質,金融保障,教育質量,醫療救援……沒有一個人是一座孤島,正是責任感,把整個社會的每一個分子關聯到了一起。任何一環責任感的缺失,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更會讓社會信任體系受損。每個社會公民擔好自己的責任,是其他人正常生活的保障,也是社會健康運作的必須。 一名優秀導演的價值不僅在於做出多么美輪美奐的視聽效果,更在於其作品凝結了對社會問題的新銳思考和關注。站在公益廣告的起點,你已擁有不一樣的視野和胸懷。
改變世界,從你喊action開始, “益”戰成名,等你來!

主題

做有責任感的社會公民

目標

引發社會各層對責任的思考,激發每個社會公民的責任感

作品要求

圍繞主題,創作30秒公益廣告故事大綱。可單支,也可成系列。

大賽流程

1.編寫腳本 圍繞主題,創作30秒公益廣告腳本、編制預算。 
2.網站報名 登錄風行網,填寫報名表,上傳腳本、預算。如有以往作品,一併上傳,這會增加你最終入選的機會。 
3.專家評審 11月23日,遴選50人入圍複賽,大師班集中培訓,修改腳本。 
4.10人提案 11月26日,遴選10人入總決賽,5分鐘提案。 
5.1對1輔導 11月26日,評選3名優勝獎獲得者,獎勵拍攝經費8萬元,評審一對一輔導,修改腳本。 
6.創作作品 12月,拍30秒公益廣告。 
7.作品播放 2013年起,在上海廣播電視台(SMG)旗下所有頻道和風行網高頻次播放。

導師簡介

莫康孫
麥肯光明總經理
▲從美術指導到總經理,馳騁廣告圈30餘年,卻一直鍾情麥肯,在這個時刻都充滿變數的行業被傳為佳話.作為中國廣告界的代表人物,標誌著一個新的廣告時代的開始.孺皆知的“雀巢咖啡,味道好極了”是他的傑作。
▲獲獎無數:坎城、克里奧、紐約、倫敦、CRESTA、MOBIUS,HK4A, HKDA, SINGAPORE 4A, PATA AWARDS, 龍璽華文獎,時報華文獎,廣州日報獎, 創意無限獎……
▲曾擔任紐約廣告節、美國克里奧創作獎的評審,連續三擔任康城(坎城)廣告節評審。目前仍是紐約廣告節的常任理事、及克里奧在中國、龍璽華文廣告、時報華文廣告、中國全廣展等的顧問。
▲別人伏案,用一杯杯咖啡、一支支煙、一杯杯酒激發靈感,他全然不沾。創作是他工作上畢生的追求,煲湯則是他生活中不變的愛好。一支支作品就像他的湯,越發醇厚;在廣告圈內,大家喜歡稱呼他老莫。
▲老莫有“素描快槍手”之稱,他常對插畫出版商說“我就是喜歡畫,不管什麼稿費,只要你們不改我的畫,不對我的畫評頭論足就夠了” 天馬行空的盡情創作、肆意發揮,那是創作最愜意的感受。執著創意、求真務實的人格魅力,在業界留下極好的口碑;老莫是兩岸三地廣告人爭相效仿的榜樣。
倫潔瑩 
睿獅廣告傳播董事長/ 執行長
▲1980年加入李奧貝納任撰稿員,她只用了8年就晉升至創意總監。
▲她好奇心出奇強烈,瘋狂愛讀書,熱愛學習新事物。 
▲在20世紀90年代,她是香港最多產的公益廣告人,在業界, 她被譽為“公益廣告之母”,創作“生命�TAKE2”成為香港公益廣告的傳奇。 
▲二十多年投生廣告傳播事業,她的身影穿梭於內地與港台。作品曾獲MEDIA、紐約廣告節、康城(坎城、嘎納)、倫敦廣告節、龍璽等大獎在創意領域的地位,一再被肯定屢次擔任香港、台灣、中國、新加坡、紐約、韓國、印尼、加拿大等地的創意獎評審及評審團主席做人喜愛精緻妝容,廣告路上,堅持做“不抹口紅的廣告”。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廣告的真實、動人。 
▲2006年底加入睿獅國際傳播出任中國區董事長兼執行長。以大情大性, 愛憎分明,以資深創意人自居,卻不甘於只做創意。管理公司、提攜新人讓她更具成熟女性魅力。
狄運昌 
DDB 中國區首席創意執行官
▲廣告圈獨一無二的紅帽君,“帽不離人” 的創意高手。人和著裝一樣個性強烈,有好的想法,就一定要堅持。無論多難的創意,都要不懈地征服。馳騁廣告界二十餘年,由文案做至首席創意。一直保持新人般熱情好奇,永不放棄對創意的追逐。 
▲國際大獎拿到手軟:嘎納、AME、AdFest、Spikes、Clio、One Show等等。 
▲特別熱愛公益廣告,因為它沒有條條框框。他認為小製作,往往能看出大功力。曾為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所製作的“綠色步行”廣告。贏得坎城廣告獎金獎等,成為問鼎榮獲全球大獎最多的前十五件作品。 
▲入行前是補習班老師,二十餘年後,一如既往,保持對年輕人指點的熱情。分享經驗,讓他們少走彎路,是他最大的快樂 。
勞雙恩 
智威湯遜-東北亞區執行創意總監
▲出身貧寒的他,像鑽石一樣耐磨。喜歡挑戰,喜歡磨礪,毅然放棄穩妥的教師職業,進軍廣告界。從一個門外漢,到創意總監;再從創意總監,到嘎納評審,令人瞠目。初次試水,憑藉著一股熱情,摸爬滾打、千錘百鍊,漸漸聲名鵲起。 
▲經典廣告語―“鑽石恆久遠 一顆永流傳。”始作俑者便是他。 
▲無數大獎默默訴說他的成就:紐約廣告獎、克里奧獎、龍璽獎、倫敦廣告獎等等。曾任多屆中國廣告節,時報世界華文廣告獎龍璽廣告獎、克里奧獎、坎城廣告節、AdFest亞太廣告節等多項廣告獎評審。坎城廣告節第一位華裔評審主席。 
▲如今他身居廣告界頂端地位,卻十分樂意提攜新人。定期在整個亞太區智威湯遜做Creative credo、Young Tiger等培訓,在整個東北亞區智威湯遜做創意培訓。 
▲有人說他拚命,還有人說他瘋狂。一路走來,憑藉的是心中的熱愛和執著。“我是吃廣告這行飯的,廣告人的sense很重要。做廣告必須像‘戀愛’,一定要對它有感覺,一定要熱愛它,關心它,才會甘願為它做牛做馬。”――這是他最真實的內心獨白。從業17年來,他與“廣告”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馬拉松式”戀愛 。 
樊克明(Graham Fink) 
奧美集團中國區首席創意官
▲他是天才。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D&AD(設計與藝術總監協會)評審會主席。坎城金獅獎、D&AD鉛筆獎、英國電視金箭獎、英國新聞廣告和海報獎Epica獎、EUROBEST獎等統統擁入懷中。他是鬼才。應聘人生第一份創意工作,一心要加入“成熟人士“團隊,不惜喬裝打扮,成功化妝打造年長20歲的形象。 
▲他看重有能力的年輕人,執著愛才,愛到有點偏執。曾因看中的導演沒有被電視台的客戶接受,一怒之下,把電視機扔出了辦公室,事實證明他眼光銳利。那位導演Tony Kaye,十年內成為當時全球最著名的十大導演。 
▲他不放過任何一個有才華的人,曾因為網上的一個轉帖,就不遠千里,飛到香港。親自追尋年僅20歲的在校創意人,為頂級大牌可口可樂捉刀戶外廣告,奪得坎城廣告節戶外類全場大獎。 
▲他創辦The Art School(英國最激進的藝術殿堂)為廣告、設計以及電影行業培養優秀的年輕人才。他從英國,來到中國,掛帥奧美。在這片土地上,繼續那份執著,尋覓人才。

導師寄語

“大陸廣告界領軍人物”麥肯光明總經理莫康孫------“公益廣告也是讓客群看到也會產生對一般性的行為會改變。或者對某一件事情的認知會改變。也是能夠讓這個社會,能夠更太平,更幸福,更安穩,那我覺得這是人類追求的一個最高的層次,而不只是限制於物質方面的文明。 
“不願做總統的‘廣告人’”DDB首席創意執行官狄運昌------“夠膽,你就來!”“一個導演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勇氣。因為我覺得勇氣是很重要的,你要勇於去突破,而且嘗試一些東西,可能是過去別人沒有做過的,那我覺得我最期待看到一個勇於突破的一個新銳導演。”“沒有笨的想法,只有沒有想法。你只要有想法,你就講出來,沒有一個想法是笨的,沒有一個想法是荒謬的,越荒謬越好。” 
“香港公益廣告之母”睿獅廣告董事長倫潔瑩------“我做商業的廣告幾十年了,用我們的創意、腦汁,去幫客戶,用盡方法,出奇制勝,賣出東西。我做公益廣告,主要是享受那種成就感。利用自己的專業,從廣告裡面潛移默化我們的目標群,對得起社會,也對得起自己!” 
“坎城廣告節第一位華裔評審主席”智威湯遜東北亞執行創意總監勞雙恩------“透過公益廣告,我們能夠去勸導一個社會邁向一個更美好的一個方向。透過一個公益廣告,你能夠去感染大家去做一些有意義的行為。透過一個好的公益廣告,你能夠讓社會的一些,可能不公益的、黑暗的可能是一些不文明的、骯髒的、齷齪的、不好的東西變得比較美好。 
“史上100最偉大廣告始作俑者之一”奧美樊克明(Graham Fink)------“做公益廣告非常有挑戰!在倫敦時,我曾做過一個關於制止青少年亂傳馬路的公益廣告。在倫敦,平均每周有2個少年死於車禍,所以,這條公益廣告的社會意義非常大。另外,說服這些少年,需要很特別的創意,才能先吸引他們、說服他們,所以,是一件很有挑戰、很好玩的事!”

媒體聲音

新浪網
廣告門
梅花網
SMG官網
新聞晨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