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萬年前,在如今屬於中國的一片土地上,曾活躍著暴龍的一個長鼻子表親。這種新類型霸王龍被暱稱為“皮諾曹王”,向我們揭示了恐龍家族樹上的新分支。在這張藝術想像圖中有兩隻正在捕獵的“皮諾曹王”。
虔州龍的頭骨化石
新浪科技訊台北時間12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導,6600萬年前,在如今屬於中國的一片土地上,曾活躍著暴龍的一個長鼻子表親。據一篇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論文報導,這一新發現的食肉恐龍具有長長的鼻子,它也因此被暱稱為“皮諾曹王”。
“皮諾曹王”的官方學名是虔州龍(Qianzhousaurus sinensis),是一種生活在白堊紀的恐龍。來自中國地質科學院和愛丁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在中國南部贛州的一個建築工地上發現了它們的化石,虔州即是贛州的古稱。在此之前,古生物學家曾發現過一些也具有類似長鼻子特徵的幼年恐龍化石,但直到這一次,由於一個近乎完整的成年個體化石的發現,科學家才確定這些幼年恐龍化石屬於一個全新的物種。
虔州龍的發現向我們揭示了霸王龍家族樹上的一個新的分支。這種恐龍與暴龍生活在相同的區域,但並不會為相同的資源而產生競爭。虔州龍的身長約為8.8米,重約816公斤,體型比暴龍小很多(暴龍體長在12.8米左右),但是更加敏捷。暴龍具有更加強壯的上下顎,因此它們捕獵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獵物。
“這是一類完全不同的霸王龍。它具有跟暴龍一樣的牙齒,但鼻子長得多,而且在鼻子上有一排角,”論文作者、來自愛丁堡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史蒂夫·布魯薩特(Steve Brusatte)在聲明中說,“它們看起來或許有些滑稽,但實際跟其他霸王龍一樣致命,而且它們甚至可能更快、更隱秘。”在接受BBC的採訪中,布魯薩特稱這一次的完整標本是“百萬分之一”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