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里

皮特里是一位曾經參加奧運會馬拉松項目的運動員。雖然在比賽中被剝奪了獲金牌的資格,但由於他頑強拼搏的精神被載入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史冊。

簡介

Petrie,Flinders (1853~1942)英國考古學家埃及前王朝文化的發掘主持者之一。早年在英國南部考察史前古蹟,後到埃及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曾任倫敦考古學埃及學教授。是第一個使用嚴格科學方法進行田野發掘的考古學者。他通過對埃及希臘考古遺物的交叉斷代,推廣了比較考古學的研究方法。又奠定了考古學中人工製品分析的基礎。他創立的“考古序列斷代法”,至今仍在考古工作中套用。皮特里把他的一生全部獻給了埃及考古事業,他卓有成效的發掘,使埃及前王朝文化(涅伽達文化)遺址(見北非新石器時代和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和早王朝為數眾多的巨大王陵得以重見天日。

履歷

1853年6月3日出生於英國查爾頓
1942年7月28日卒於耶路撒冷
1875~1880年,皮特里研究了不列顛的斯通亨奇環狀列石。
1881年起,開始在埃及進行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重要的有塔尼斯的大神廟(1884),三角洲的古希臘殖民城市瑙克拉提斯(1885),阿姆和達夫尼的墓地(1886)。
1888~1890年轉向法尤姆地區。1891年發掘了邁杜姆的古代廟宇。
1892~1933年任倫敦考古學院的埃及學教授
1894年在倫敦創立埃及研究協會,1905年發展為不列顛考古學校。
1923年獲爵士稱號。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埃及孟菲斯等地及巴勒斯坦進行發掘。

著作

他著有《埃及十年之發掘》(1893)、《埃及史》(1894~1905)、《古代埃及的宗教意識》(1898)、《敘利亞和埃及》(1898)、《海克索斯和以色列城市》1906)、《古代埃及的宗教》(1906)、《埃及的藝術與工藝》(1909)、《第一王朝的王陵》(1900)、《文明之革命》(1911)、《史前埃及》(1920)、《古代埃及的社會生活》(1923)等。
1908年倫敦奧運會英雄人物

事跡

多蘭多·皮特里從第一屆奧運會起就列入了馬拉松賽,但歷屆距離不等。這次馬拉松賽因英王室成員提出要看,大會組織者特地將出發點安排在溫莎宮的草坪前,終點在白城運動場。二者距離長26英里,進入運動場後至王室成員包廂前為385碼,全程總長26英里385碼,折合為42.195公里 ,這就是今日風靡世界的馬拉松跑正式距離的由來。比賽有16個國家的56名運動員參賽。身著19號運動衫的義大利糖果商多蘭多·皮特里從比賽一開始就跑在前面,他身材矮小,但步伐輕快。第一個進入了運動場,但此時他已精力竭,神志不清,先是跑錯了方向,後因疲勞過度,幾次摔倒在地,但每次他都掙扎爬起,然後又向前跑去。離終點最後15米處,他又一次倒下了,並沒能再爬起來。兩位好心的醫生,攙扶著他走到了終點。因藉助了他人的力量,他被剝奪了獲金牌的資格,皮特里雖然是賽場上的失敗者,但他的名字以另一種方式——頑強精神,載入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史冊。英國王后亞歷山德拉為了安慰失望的皮特里,捐了一個獎盃,並在閉幕式上親手將其贈與皮特里,以示同情和鼓勵。

評價

英國大主教彼得盛讚多蘭多的“重在參與”(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participation),這句話成為奧運會流傳至今最響亮的口號;白城體育場外一條小路以多蘭多命名,保留至今;100年後,2008奧運會我們仍然紀念他。
“成千上萬的人知道多蘭多的名字,大概沒有一個人知道那次的冠軍是誰!”1924年奧運百米冠軍哈羅德·阿普拉漢姆斯如是說。
大作家亞瑟·柯南道爾見證了比賽全過程,記錄下多蘭多到達終點的情形:“只為完成既定目標,他拖著那具筋疲力盡的骨架垂死掙扎,可怖而迷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