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原名黃桑峪。漢高祖劉邦稱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於此,故改名皇藏峪。皇藏峪位於蕭縣城區東南30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皇藏峪也是收復外蒙古將領徐樹錚的故里,是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落葉闊葉林帶,有森林面積3100多畝,146種樹木,58種鳥類,基本上反映了淮北地區暖溫帶生物群落面貌。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屬於淮河旅遊圈,由瑞雲寺景區、天門寺景區、櫻桃溝景區、竹林寺景區和倒流河遺址區五個部分組成。2014年皇藏峪景區獲頒“國家級攝影創作基地”,和全國“最具潛力旅遊度假目的地”稱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原名黃桑峪。漢高祖 劉邦稱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於此,故改名皇藏峪。
南朝梁大同年間(535-546),始建黃桑寺。因魏人范雎避難於此,故將寺更名為登雲寺。
南朝宋(公元425年),開國皇帝劉裕之子劉義隆在天門山興建天門寺院。
隋,龍泉寺始建。
唐,天門寺毀於戰亂。
宋端拱年間,登雲寺更名為瑞雲寺,重建天門寺。
元至正年間,禪僧靜本等大修擴建天門寺。
明宣德四年,知州楊秘重建,更名為“天門禪院”。
清康熙年間,瑞雲寺修建藏經閣。
2011年6月,宿州市旅遊局皇藏峪景區負責人赴河南神農山景區、山西皇城相府景區考察學習5A景區創建工作。
2012年7月,皇藏峪正在積極申報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13年3月,宿州市蕭縣皇藏峪景區全面啟動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程。
2015年6月,蕭縣皇藏峪爭創“5A”旅遊景區,全面推進硬軟體提升工作。
2015年12月,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皇藏峪旅遊景區把握機遇,為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做好了各種準備。
2016年4月26日,重修千年古剎龍泉寺。
2017年4月,安徽省政府公布了《安徽省“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將推動皇藏峪景區創建AAAAA級景區。
2017年12月,皇藏峪景區六合塔、玻璃棧道完工,通過省級服務標準化的終期驗收工作。

地理環境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位於四省交界處蕭縣,東靠津浦鐵路,西連淮北、永城,南接宿州,北鄰徐州,連霍高速、合徐高速公路橫穿其境,距徐州觀音機場60公里,總面積2273.33公頃。地理位置東經117°03′—117°06′,北緯34°—34°06′之間。

《漢書地理志》記載“漢高祖微時常隱芒碭山間,此山有皇藏河,漢高祖避難處。”這便是皇藏峪名字的由來,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地形地貌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屬喀斯特地形的石灰岩山地,多溶洞、流泉和山石景觀,為山東古老丘陵向南的延伸,統稱龍崗山。最高峰為平頂山,海拔389米,一般山峰高度在100-300米之間。山體多為寒武紀和奧陶紀的石灰岩組成,上部陡峭,中下部平緩,土壤主要為褐色石灰土。皇藏峪的地貌為島狀殘丘,屬喀斯特地形的石灰岩山地,多溶洞、流泉和山石景觀。

氣候特徵

皇藏峪為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3℃,年平均降水量850-900毫米。

生物資源

皇藏峪森林公園以生態環境完整的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人工側柏、刺槐、泡桐林為主體,有塊狀或小塊狀鑲嵌分布的五角機、黃連木、青桐、山杏、酸棗、棠梨、櫻桃、石榴等林分,地域廣闊,山川秀麗,農、林、水、土特產資源豐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異彩紛呈。園內有木本植物種,中草藥700多種,鳥類58種。

旅遊資源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即瑞雲寺景區、天門寺景區、櫻桃溝景區、竹林寺景區和倒流河遺址區。景區於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審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0年被國家文物保護委員會授予“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稱號,是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內有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好完好的落葉闊葉林帶,動植物種類繁多,總面積20平方公里,山、水、泉、澗等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小氣候明顯,素有“幽谷聖地”、“淮海佳境”之稱。

人文景觀

瑞雲寺

據《江南通志》載:瑞雲寺原名登雲寺,傳說列國時魏人范睢避難逃往,更名張祿,扶秦振興,功名赫赫,秦滅范睢隱於此山,放蕩無骸,吟詩作賦,後人取其前半生登雲之意,故將寺命名為登雲寺”,楚漢相爭時,劉邦藏身與此。共有房屋99間,經歷代戰亂焚毀現存53間,為三進三出院落,1984年列為省重點保護寺院。

天門寺

元至正年間,禪僧靜本等愛其地幽深僻,在此開山建寺,因是山東南之谷號天門,遂命寺名曰:“天門寺”。明宣德四年,知州楊秘重建,更名為“天門禪院”。

烈士陵園

蕭、宿、銅、靈邊區烈士陵園,2007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觀景峰

觀景峰海拔高度384米,立其巔可覽皇藏峪中全景,春天萬物復甦,滿山翠綠欲滴,微風吹拂,樹枝輕搖,猶如九龍相戲。寺院的紅瓦更加鮮明,可謂萬綠叢中一點紅。夏季酷暑難耐,這裡涼風習習,微風拂過綠海,林濤聲聲,碧波蕩漾。秋天最為醉人,野果飄香,萬紫千紅,,隆冬,蒼松翠柏,綠意盎然,雪花飄過,如詩如畫。詩:躬身馱背步拜山,汗顏濕衣立峰巔。五彩疊彰不思歸,如臨仙界入畫間,故有此名。

仙人床

天然巨石,瑞雲寺有一得道高僧法號“智愚”可能源自大智若愚吧,他每日早課後都要到這裡吐納、打坐、休息,天天如此,久而久之,石成床形,高僧養生有道,141歲仙逝,為此送他一幅輓聯:“古稀雙慶,再過一度春秋,花甲重逢,又度三七歲月”,橫批:空空隨緣。

策馬來尋拔劍泉

公元前205年春夏之交,項羽率兵伐齊,久攻不下,劉邦藉此機會親率56萬大軍攻打項羽的老巢彭城(徐州),項羽獲報,率3萬精兵星夜兼程突襲徐州,項羽一馬當先,所向披糜,殺得劉邦人馬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帶十餘殘兵敗將逃到此處,饑渴難當,人困馬乏,其坐騎黃膘馬饑渴之急,前趴後蹬,石開泉涌,(故叫馬扒泉)戰馬急飲止渴,劉邦此時仍顧及自己的王者風範,人畜豈可同飲,怒氣衝天恨這畜性占了先機,怒拔寶劍摜向大石,誰知劍拔泉涌,一股清泉潺潺而出(故名拔劍泉),解了兵將之渴。 

皇藏洞

劉邦兵敗彭城,帶殘兵敗將10餘人來到此處,只見前面絕壁擋道,後有項羽追兵,面對此境劉邦仰天長嘆,“天亡我也!”環顧四周哪有藏身之處,忽然,峭壁上現出一洞,急帶殘兵攀入洞中,劉邦暗想此洞吾能尋得,項羽也非等閒之輩,不同樣能找到嗎?假有一巨石擋住洞口會更安全,這時突然一塊巨石從天而降,恰好擋住洞口,隨即不知何處來了好多蜘蛛把洞口剩餘部分結上了網,這時項羽率眾軍士來到此處,兵卒四下尋覓,也找到此洞,稟於項羽道:“大王,該處有一洞,但蛛網未破,人不得入”。因山洞得眾生靈的庇佑,劉邦躲過此劫。 

螞蝦泉

寺後院有一方井,最旱時水深也是一米餘,且水位不再下降,解放初在此辦天門學校,可供數百人食用。水質甘洌潤滑清涼,當地人因雨後水漲時,如成堆螞蝦涌,故稱之螞蝦泉。 

桃花洞

又稱“一線天”,那裡簡直就是一處無人能入之境。傳說是金兵南侵之時,當地一位名叫“桃花娘子”的女英雄,率領當地人民抗金,後來在這絕谷之中,被金兵困住。“桃花娘子”為了不落入金兵之手,在“一線天”最險要的地方跳了下來。後人為了紀念她,就將“一線天”上面的洞叫作“桃花洞”。最奇的是在洞口有一株桃花,年年綻放,卻從不結果。 

其他景點

皇藏峪共有景點七十二處:有漢高祖劉邦稱帝前為躲避秦追兵藏身皇藏洞,以及美人洞、果老洞、仙人床、拔劍泉、蘇軾祈雪處、閔子祠、九龍潭、拔劍泉、仙人床、瑞雲寺、三仙洞、碑林藝術館、仙人橋、龍泉庵、龍泉洞、果老洞瀑布、蕭宿銅靈邊區革命烈士陵園、龍潭皎月、天門寺、蝙蝠洞、碑馱樹、桃花洞、天門寺瀑布、聖場寺、曬書場、洗硯池、硯墨泉、藏書洞等七十二處,每年陰曆三月十六景區內天門寺舉行大型廟會。

森林景觀

皇藏峪屬暖濕帶落葉闊葉林區,有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好完好的落葉闊葉林帶,據不完全統計,皇藏峪植物群落中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有1000多棵,其中千年以上的有300多棵,森林植被種類以華北植物區系成分為主,同時混有相當數量亞熱帶樹種。皇藏峪里,千年古樹名木隨處可見,以古青檀群落、櫟樹群落、南京椴群落最為出名。 皇藏峪的古櫟樹群落主要分布在塔林,整個群落占地約有130公頃,有千年以上古櫟樹470多棵。南京椴,為我國特有稀有樹種,由於自然植被的破壞,已不易找到,在皇藏峪自然保護區皇藏洞至拔劍泉一線,有大小190多棵南京椴,平均胸徑40厘米,高度在15米以上。此外,在皇藏峪百斤崗和龍崗山南大約9.17公頃的山坡上生長著大量的黃連木,平均胸徑為26厘米,樹高13米左右,與黃檀刺槐、杜梨等樹種形成落葉闊葉林群落。 皇藏峪的玩童攀古樹,集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長成人體形狀,很象一個光屁股的兒童在向樹洞掏鳥窩。 千年古樹石破天驚,樹齡約1700年,高約19米,胸徑49厘米,特點:千年古青檀生於石縫之中,樹基報吞巨石,樹石相互支撐,令人驚嘆。 位於瑞雲寺大雄寶殿前瓜子黃楊樹齡約有1500年。俗話說“千年不大黃楊樹”,瓜子黃楊是一種常綠灌木,生長極為緩慢,一年只長一寸,俗稱“千年矮”。瓜子黃楊能長成大樹世間罕見,這么古老的瓜子黃楊,在華夏大地上僅有三棵:一棵在北京故宮皇帝家,一棵在山東曲府聖人家,另一棵在安徽皇藏峪僧人家。

歷史文化

美食

蘑菇地鍋雞、皇藏峪蘑菇雞、瘦肉山藥炒木耳、蚝油蘑菇、茶樹菇栗子雞、蔥爆牛肉絲地鍋雞香椿芽。 皇藏峪蘑菇雞由皇藏峪野生蘑菇和本地土公雞燒制而成,,有“看皇藏峪原始森林,品天下第一美味”之勝名。

文化

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明朝兩淮運同薊門許一誠、清朝進士陳觀國、民國知縣賴以平等大批文人墨客都曾親臨皇藏峪並賦詩。著名政治家康有為於1917年春在徐州小住時,為實現多年的夙願,曾專程來皇藏峪遊覽,寺僧以鹽醃香椿芽款待他,令他感慨良久。他回憶起劉邦當年落難此峪時,曾以香椿芽沖飢,並留下“但願香椿長春”的祝語,就以《詠香椿》為題寫下了詩句。自此以後,皇藏峪香椿芽作為佳肴,更加身價超凡,名揚四方。 在天門寺白馬王墓南側絕壁上有一首迴文詩,全文是: 前來翠靄積煙村,興觸詩人醉灑樽。 懸澗水聲琴入韻,列屏山景畫留痕。 泉飛帶雨穿虹架,樹曲盤崖抱石吞。 天接路高登步步,煙雲起落碧當門。 倒讀則是: 門當碧落起雲煙,步步高登路接天。 吞石抱崖盤曲樹,架虹空雨帶飛泉。 痕留畫景山屏列,韻入琴聲水澗懸。 樽酒醉人詩觸興,村煙積靄翠來前。 正讀時各刪去每句前兩字,就成了下面兩首迴文詩: 翠靄積煙村,詩人醉灑樽。 水聲琴入韻,山景畫留痕。 (其二) 帶雨空虹架,盤崖抱石吞。 路高登步步,起落碧當門。 後人仰慕賴以平的文采,將這首迴文詩刻到了絕壁上,至今傳為美談。此詩是民國時期蕭縣兩任知縣賴以平所作,高度讚美了秀麗天門山水。然而絕妙之處不僅因為它是通體迴文詩,而且正讀、倒讀時各刪去每句前兩字,又成了兩首迴文詩,堪稱迴文詩中的絕品。 2010年8月,擁有50多年歷史的中央文史研究館選址成立創作基地。該館在全國只設立3個書畫創作基地,包括廣州基地、內蒙古基地和蕭縣基地。建成後的蕭縣皇藏峪創作基地將以藝術創作、書法培訓、切磋交流為活動內容。

歷史傳說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據蕭縣民間傳說:當年劉邦帶著一幫哥們自芒碭山斬白蛇起義,被秦兵追得無處藏身,便一口氣跑到徐州正南蕭縣東南的一座深山(時稱芒碭山)----皇藏峪里避難,山上正好有個山洞,剛好容下他們十幾個人,待他們躲進去後,劉邦叨念道:要是能有一塊巨石把洞門擋起來就好了。話音剛落,從山頂上忽地滾下一塊巨石,正好把洞口遮擋得嚴嚴實實,好像天然屏障,只聽秦兵亂嚷嚷,卻沒有發現他們,一場滅頂之災擦肩而過!一幫難兄難弟很是稱奇。 在這裡,劉邦與弟兄們休息養傷,生怕走漏風聲,不敢下山求醫買藥,就在山上走訪山民如何用草藥治療發炎潰爛的傷口,山民聽他們的口音相仿。因為豐沛與蕭縣在秦時都屬徐州,古有鄉親之稱謂。劉邦注意約束下屬,山民也不甚恐慌。有山民王二之妻王二嫂子告之:此山中有種神奇的草藥,可以治療惡瘡刀傷,大梵谷燒不退、惡瘡纏人、久治不愈的疑難頑疾,只要用了此草藥,可以藥到病除。其夫王二曾身患無名腫毒,因無錢醫治,王二嫂子就挖了一些這種野藥,王二連服帶洗後即愈。從此,地方山民便家家備用,以對付身家平時的意外之災。 劉邦聞聽大喜,以重金相請王二嫂子給受傷的弟兄們治療。果如王二嫂子之言,此草藥,不僅內服能解化膿發燒的重傷號,外傷擦洗也很見奇效。沒用多長時間,劉邦的一幫弟兄又生龍活虎起來。弟兄們看著王二嫂子用這么隨身抓來的草藥給大家治好了傷病,認為這是上天派下的菩薩救活了他們。為了記住王二嫂子的恩德,他們把山上這種到處生長的草藥,就喊成了“王二嫂子”。 劉邦的夫人呂雉,四處尋找丈夫,這次費了月余才找到此處,大家吃驚呂雉的本事了得:一個女人家竟然能夠在離家一百多里的深山老林里找到劉邦!呂雉笑著告訴大家:這哪裡是我的本事?實在是你們的福氣呢!我是在你們住下的地方,看到天空中有 五彩祥雲籠罩,所以我就朝著五彩祥雲的指引,一下子找到了你們。大家聽後十分諤然,且又是一陣稱奇,忽然有人納頭跪拜劉邦,大伙兒喊道:“原來我們都是沾了劉季亭長大哥的光啊!”“劉季才是大富大貴的真命天子!”“不然,我們藏地的上空怎能出現五彩祥雲!”“還有洞口的這塊大石頭……”“今後咱們大夥一定鐵了心跟您打天下,等您富貴了千萬別忘了弟兄們啊!” 自從呂雉上山以後,看到王二嫂子對弟兄們照顧得如此周到,也十分感謝王二嫂子的大恩大德,看到了淳樸的山民和山峪獨特的地形地貌,認為在起義初期,這樣的災難,劉邦輕而易舉地遇到了貴人相助,日後劉邦必成大器。王二嫂子這樣賢德能幹,加上她的天生麗質,雖然長在深山,卻有一副俠肝義膽,正是以後必需的人才,於是就建議劉邦納王二嫂子為妾。呂雉自小跟隨父親學習八卦易經,尤得父親呂公真傳,精通相人之術,又具有觀氣望色之特異功能,這不,她才來幾天就對王二嫂子產生了好感。 劉邦聽後,哈哈大笑:“夫人差矣,現在義兵初起,天下紛爭,暴秦對我拚命追殺,我無立足之地,況力量弱小,現在哪能考慮到這些婆婆媽媽的事情。就此打住吧!多謝夫人美意,劉季有夫人您已是上天賜福了,豈敢他想!況且王二嫂子對我們有恩,豈能拆散人家婚姻。”因這裡不是久留之地,劉邦便命令大夥在王二嫂子的指導下就地採挖草藥,陰乾備用,人手一份帶在身邊,出發後如同乾糧一般隨身攜帶。 從此“王二嫂子”跟隨著漢軍打天下,也成了漢軍將士密不示人的利器寶貝。後來的人不知道“王二嫂子”草的來歷,就誤喊成了“王棗子”、“王爪子”。 到了劉邦稱帝以後,為了紀念這段神奇的經歷,便在此處建了一座寺廟,寺名就叫“瑞雲寺”,香火至今旺盛不衰。劉邦藏身的山洞就叫作“皇藏洞”,此山峪也就改稱“皇藏峪”,沿用至今。在皇藏峪,民間還保留著用王二嫂子煮茶的習慣,俗稱“王二嫂子茶”。當地流傳一句話:“喝了王二嫂子茶,啥病來了都不怕“。《蕭縣誌》也記載有民間煎服王二嫂子藥液治好無名腫毒、惡瘡、肺結核、腫瘤癌症的病例。

行程指南

交通

地址: 安徽省蕭縣官橋鎮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 乘車方式: 1蕭縣東站---皇藏峪專線-----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2宿州火車站----長途汽車站----蕭縣東站----皇藏峪專線-----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3淮北火車站----長途客運站------蕭縣東站-------皇藏峪專線-----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4徐州火車站----淮西客運站-----蕭縣東站-----皇藏峪專線-----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自駕車路線: 1.進入景區的兩條高速路(連——霍,合——徐),在朱圩子下高速,然後行駛8公里 到達天門寺景區,行駛18公里到達皇藏峪景區,路上都有指示牌的。 2.從206的國道來的遊客,在曹村出口下,按照指示牌行駛10公里到達皇 藏峪景區,行駛20公里到達天門寺景區 3.從310的國道來的遊客,在徐州出口下,按照指示牌行駛30公里到達皇藏峪景區,行駛30公里到達天門寺景區 4.從311的國道來的遊客,在蕭縣出口下,按照指示牌行駛30公里到達皇藏峪景區,行駛20公里到達天門寺景區 5.從301省道來的遊客,到達官橋後,按照指示牌行駛13公里到達皇藏峪和天門寺景區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乘車路線:在曹村,徐州,蕭縣,官橋鎮,宿州,徐州觀音機場,朱圩子各主要出入口都有通往景區的旅遊專用

營業時間

皇藏峪目前門票為旺季60元,淡季40元。營業時間:07:30~18:00

門票

皇藏峪全票:60元 皇藏峪+天門寺:80元 半價:身高1.3~1.4米兒童,60~69周歲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大、中、國小學生(不含成人教育學生)憑學生證,殘疾人、軍官憑有效證件 免票:身高1.3米以下兒童,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免票。

注意事項

一、自覺遵守參觀遊覽秩序,順序購票入館入園,不擁擠,不堵塞道路和出入口。
二、保護環境衛生整潔,不隨便吐痰、便溺、不亂扔廢棄物。
三、愛護文物、愛護公共設施,不在樹木、名勝古蹟和公共設施上塗抹、刻畫、不在路椅上躺臥。
四、愛護一草一木,不踐踏草坪,不攀折花果。
五、愛護野生和展出的動物、不捕獵、不恫嚇、不投餵投打、不在非釣魚區釣魚。
六、按規定租退遊船,不在未開放的水域游泳、滑冰。
七、不兜售物品,不散發任何形式的廣告及其它宣傳品。
八、不打架鬥毆、不聚眾鬧事、不搞封建迷信、不以任何形式進行賭博等非法活動。
九、不攜帶危險物品及動物進入參觀遊覽區,不在防火區域動用明火。

景區榮譽

安徽省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生態自然保護區(1982)安徽省第一批21個風景名勝區之一(1987)
國家森林公園(1992)中國歷史文化遺產(2007)
國家級AAAA級風景區(2008)全國最大的古樹群落(2010)
第十七屆亞洲金旅獎(2011)安徽省首批森林旅遊示範景區(2014)
亞洲最佳生態旅遊景區(2011)安徽省散文家協會創作基地(2016)
安徽省創建國家5A級景區候選名單(2014)國家級攝影創作基地(2014)
國際最具潛力旅遊度假目的地(2014)安徽省旅遊協會自駕游與露營分會會員單位(2015)
中國最佳森林康養目的地(2016)全球網民心目中安徽最美的地方(2016)
安徽省研學旅行實踐基地(2017)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5)
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2015)-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