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鬲偏枯

馬蒔.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415 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418 [8]

“皆鬲偏枯”一詞,見於中醫經典《內經》。《素問·大奇論》:“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
皆鬲偏枯,《諸病源候論·風偏枯候》作“皆為偏枯”,《外台秘要方卷第十九·風偏枯方二首》亦作“為偏枯”。經文中之“鬲”字,當系繁體字“為”字之訛,形似傳抄致訛。
“皆鬲偏枯”小考
(文章來源:《中醫文獻雜誌》2010年第28卷第3期P20)
1.經文 《素問·大奇論》:“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
2.疑義 經文中“皆鬲偏枯”歷代注家所釋不一。如
隋唐·楊上善《太素·卷十五·五臟脈診》云:“胃之與心,二者同病,名鬲偏枯。”
明·張介賓《類經·卷六·脈色類》:“胃為水谷之海,心為血脈之主,胃氣既傷,血脈又病,故致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明·馬蒔《素問注證發微》:“此言胃心之脈,有為膈證與偏枯者……蓋膈者,膈膜也。”
明·吳昆《素問吳注》:“隔,陰陽閉絕也;偏枯,手足不用也。”
清·高士宗《素問直解》將“皆鬲偏枯”徑改為“背鬲偏枯”,注云:“心脈復小堅急,不能合胃脈而行於前後,則背膈偏枯。”
清·張志聰《素問集注》:“胃外以候形身之中,其脈鼓大,大則為虛,此血氣虛於外矣,是以成膈偏枯。膈者,里之膈肉……膈氣虛,是以胸脅脊背之間,而成麻痹不仁之症,故名曰膈偏枯也……膈偏枯者,只病在胸脅腰脊之間,而不及周身之上下也。”
日本·伊澤裳軒《素問釋義》:“《研》云:‘鬲是胃病,不與偏枯相類。蓋鬲字句絕,偏枯連下讀。”
由上述諸家注釋可以看出,主要是對“鬲”字強解難懂。綜合上述諸家之注釋,其義有:①鬲通隔,指隔絕不通。如張介賓、吳昆等。②鬲通膈,指膈膜、膈證。如馬蒔。③鬲通膈,指膈(鬲)偏枯。如楊上善、張志聰等。④指胃病。如日人·伊澤裳軒。上述諸解皆欠妥,茲不揣淺陋,小辨於下。
3.釋疑 皆鬲偏枯,《諸病源候論·風偏枯候》作“皆為偏枯”。經文中之“鬲”字,當系“為”字之訛,因形似致傳抄致訛。如清·周學海注云:“隔當作為。”(《周學海醫學全書·內經評文》)時賢胡天雄《素問補識》云:“皆鬲偏枯:諸注皆委曲求通而終不可通,難在鬲字上。郭氏《素問校注》云:‘鬲字誤,應作為,二字古文形似致誤。皆為偏枯,與上皆為瘕、皆為疝,句法一致。《全生指迷方》引,鬲作為,亦可證。’其說當是。” 根據經文“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之句義,此當系“皆為偏枯”,即“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為偏枯”,正三句對舉,句法相同,經義甚明。
4.結語 綜上所述,鬲,當作“為”,形似傳抄致訛。“皆鬲偏枯”,當作“皆為偏枯”,與“皆為瘕”、“皆為疝”句法相同,如此始合經旨之義。
參考文獻
[1]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484[2] 張介賓.類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169
[3] 馬蒔.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415
[4] 吳昆.黃帝內經素問吳注[M].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208
[5] 高士宗.黃帝素問直解[M].第3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329
[6] 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418
[7]日本·伊澤裳軒.素問釋義[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1197
[8] 巢元方等.諸病源候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1984:2
[9]胡天雄.素問補識[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1:31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