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條件
河南科技學院概況
河南科技學院小麥中心簡介:河南科技學院小麥育種工作起步於1958年,距今已有47年的研究歷史。該中心根據黃淮生態條件,圍繞河南小麥生產特點制定育種目標,開展小麥高產抗病育種,先後培育並推廣了一批“百農”系列高產品種,在河南省及黃淮麥區的小麥生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該中心以小麥常規育種、遠緣雜交育種、雜種優勢利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種子生產與加工技術等為主要研究內容。
現有研究人員 15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4人,副教授及碩士7人,初級技術人員3人,分屬遺傳、育種、病蟲害抗性鑑定、高光效生理和計算機仿真等學科。
研究方向
以巨型超級小麥新品種培育為方向,以實現小麥雜種優勢利用為目標,在新核型水平上培育、貯備和利用小麥新品種,品質達到中強筋無公害標準,最高畝產突破800公斤,生產套用大面積突破700公斤。其研究成果國內領先,國際先進。
研究內容
小麥新品種選育研究
主要研究高產優質型、抗病環保型、節水耐旱型小麥新品種的多性狀遺傳結集、必備性狀組裝、加速穩定的選擇鑑定方法等。通過改變小麥株型培育巨型超級小麥,現已育成具有小葉巨穗、畝穗數在30~36萬,穗粒重2.5~3g,畝產潛力為700kg的巨型超級小麥新品種“高光3709”; 利用異源染色體及染色體組改造普通小麥創建新核型,形成在抗性、產量方面顯著優於普通小麥的新核型品種,目前已在溫麥6號基礎上創造出新核型品系;通過培育溫敏雄性不育系,在巨型超級小麥水平上以及新核型水平上利用雜種優勢,已育成矮稈抗凍早熟的溫敏雄性核不育育性轉換系BNY,其易恢性強,配合力高,對其正進一步篩選不育起點溫度更高的廣適性轉換系。
⒉ 小麥優異種質資源的遺傳研究
? 主要研究矮稈、抗病、抗蟲、早熟基因、優質基因的遺傳傳遞規律。
⒊ 小麥營養品質與加工品質的遺傳調控及穩定性評價研究
對國內外優質品種的優質性狀形成規律進行研究,探討不同優質基因組合決定的優質性狀的穩定性,從而找出很少隨環境波動的優質基因組合及優質品種。
科研成果
⒈ 理論成果
完成了小麥生態育種理論、網路代謝理論、形態構型學及適應性仿真鑑定的研究工作,開展了小麥抗蟲生理、抗病生理、高產生理、根系活力、細胞工程與基因工程技術等項研究,為優質高產小麥品種群的創建、超前貯備、定向投放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形成了一套成熟技術。完成了化誘小麥 F1 單性生殖和一年三代加代繁育技術的研究工作,縮短了育種年限,加快了育種進程。
⒉ 實物成果
⑴ 育成高產小麥品種百農 3217:1983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在黃淮麥區(河南、安徽、江蘇、山東、湖北等省區)年種植面積3500多萬畝,累計種植2 億多畝。總增產小麥80多億公斤,直接經濟效益達25億多元。
⑵ 1985年育成高寒地區適應品種百農221:表現高抗白粉病,增產顯著,成為西藏地區主推品種。
⑶ 1987年育成矮稈高產親本百農791及其姊妹系:成為黃淮麥區育成品種的骨幹親本,由其參與育成的品種有豫麥21(周麥 9 號)、豫麥25(溫2540)、豫麥35(內鄉184)、豫麥41(溫麥4號)、豫麥49(溫麥6號)、豫麥58(溫麥8號)、新麥9號和內鄉188等,這些品種在不同時期分別成為黃淮麥區的主導品種,年種植面積保持在3500-4000萬畝。
⑷ 1994年育成棉區晚播早熟品種豫麥32(百農62):在黃淮棉區晚播麥田年種植面積350萬畝,已累計種植1500萬畝,增產效益達3億多元。
⑸ 2000年育成抗病蟲高產品種豫麥54(百農64):被農業部列為跨省區重點推廣品種,在河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陝西、湖北等省區迅速推廣,最大年種植面積2000多萬畝,是河南省及黃淮麥區的主導骨幹品種,累計推廣7000多萬畝,增產效益在16億元以上,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新品種後補助二等獎。
⑹ 2002年育成百農AK58,2005年通過國家審定(國審麥2005008),並準許在黃淮南部各省種植。
⑺ 2003年育成百農160,2004年參加河南省水地小麥良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19.1公斤,經對照品種豫麥49號增產9.33%,達顯著水平,居11個參試品種的第1位。
⑻ 近期又育成抗病蟲高產品種百農中大01、百農金優32、百農聯豐85,已參加省級、國家級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