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福司

百福司位於來鳳縣西南,地處鄂、湘、渝交界之地。鎮政府駐百福司,面積185.7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百福司、新安、捏車坪、冉家、舍米湖、合光、沙道灣、石樑子、觀音坪、梅子動、攔河、廖家壩、堡七、斧頭落、新才溝、岩壩子、荊竹堡、可洞、安家堡、木車壩、洞塘壩、安撫司、怯道河、高洞。

百度名片 百福

猶多福。《詩·大雅·假樂》:“乾祿百福,子孫千億。”《墨子·魯問》:“今以一豚祭,而求百福於鬼神。” 唐 韓愈 《憶昨行和張十一》:“殃銷禍散百福並,從此直至耇與鮐。” 明 徐復祚 《投梭記·大會》:“捧雲漿謾歌百福受天慶,喜 江 東新造,典午重昌。”

百福司

百福司鎮位於來鳳縣西南,地處鄂、湘、渝交界之地。鎮政府駐百福司,面積185.7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百福司、新安、捏車坪、冉家、舍米湖、合光、沙道灣、石樑子、觀音坪、梅子動、攔河、廖家壩、堡七、斧頭落、新才溝、岩壩子、荊竹堡、可洞、安家堡、木車壩、洞塘壩、安撫司、怯道河、高洞。

百福司鎮百福司鎮

基本簡介

①鎮名:百福司鎮。
②美稱:一腳踏三省、擺手舞之鄉。
③人口:2.87萬人。
④特產:金絲桐油、西蘭卡普、竹篾編扎。

擺手舞擺手舞
來鳳縣百福司鎮位於湖北省恩施州西邊陲,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界之地,東與湖南龍山縣接壤,西與重慶酉陽縣毗鄰,素有“一腳踏三省”之稱。 地跨東經109°07′至109°21′,北緯29°04′至29°07′,全鎮國土面積184.13平方公里,南北長20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酉水河由北向南穿鎮而過,怯道河從西向東橫貫全鎮,兩水繫於百福司集鎮相匯,再向東直奔洞庭。兩水之上,架四座石拱橋連線鄂、湘、渝。酉水乘船可達湘、渝,公路可直通黔、蜀,水陸交通方便。
建國初期,設卯洞區,下轄13個鄉;1958年10月撤卯洞區,設卯洞公社,下轄11個管理區;1984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縣轄鎮,定名百福司鎮,下轄6個鄉(1997年改設管理區,2003年撤銷).
百福司鎮屬二高山地區,平壩與山地面積比為1:7.地勢西高東低,峻岭重疊,溝壑縱橫。全鎮平均海拔389米,最高海拔1127米,最低海拔339.90米。
百福司鎮氣候溫和,雨量適中,陽光充足。年日照時數1260小時,無霜期269天,年平均降雨量1494毫米,年平均氣溫16.8℃至18.5℃。
農作物以水稻 、玉米 、薯類為主,林業和土特產以松、杉、油桐 、花生、中藥材等較好 ,其中“金絲桐油”聞名中外,1958年,政務院總理周恩來親筆題寫並授予“金絲桐油,名冠全球”錦旗。

百福司由來

百福司鎮歷史悠久 。據康熙《卯洞司志》載 ,自唐、宋迄元,世授宣撫使,鎮守邊夷,幾百年來承襲土司制度,至清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廢土司制度,設智樂里(漫水司)、勇敬里(百戶司)和仁育里(卯峒司)。後,因“戶”與“福”諧音,且取福有吉祥之意,改百戶司為百福司。百福司又名卯洞,因此地有一天然伏流洞,酉水伏流200餘米,相傳是祖師爺魯班為治水患,卯時擲“五尺”鑿洞而成,故名曰“卯洞”。

百福司土家族

百福司鎮是土家族的聚居地 .彭 、田、向氏等土家族人世居其地,為恩施州土家族居住最集中之地,民風民俗濃厚淳樸。好客、樸實、勤勞的土家山民世代傳承,凝結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習俗底蘊,有眾多的自然人文景觀。土家人熏大塊臘肉,吃鼎罐飯,飲包穀酒,喝油茶湯,跳擺手舞,蓋土花被,住吊腳樓,是酉水流域土家族保留風俗習慣最為完整的地方。民間工藝以紡織“西蘭卡普”和竹篾編扎最為著稱。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已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從事農業。織繡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打傢伙”等。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侯,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乾淨,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糍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淨,蘸上糖再給客人。
土家人的住房多為木屋瓦房。小康之家以三柱四棋為正屋,殷實人家有五柱八棋,還有七柱十二棋和“四合天井”的大院。兩邊配有廂房或轉角樓,有正屋配單轉角樓和正屋配雙轉角樓。正屋中間叫堂屋,正上方板壁上安有神龕,是祭祀祖先、宴請賓客之所。堂屋兩邊的左右房叫人間,人間又以中柱為界,分成兩間。後面一間臥房住人,前面一間叫火堂。火堂中有一火坑,用四尺長、五寸厚的石板圍成方形。火炕內架三腳架,作煮飯、炒菜、熱水之用。火堂是一家吃飯、取暖、休息之所,客人來了也坐在坑邊。火坑上吊一個木架,供炕臘肉或烘烤實物之用。火炕後面是主人住房,內設牙床、衣櫃、大櫃,有的擺三滴水和五滴水牙床。廂房常用作灶房,客多時做菜飯,還可以安放碓、磨。吊腳樓分上、下兩層,樓上是閨女織錦、繡花和讀書的地方。樓沿上有各式各樣欄乾,窗上雕有各種人物、故事。樓下一般作放糧食的倉庫,有的作豬圈、牛欄和廁所。殷實富戶修走巴轉角樓,飛檐翹角,十分壯觀。大戶人家用磚修封火院牆,只有一個門進出。有的有還修沖天樓,一般修三層,最高修五層。為了安全,很多人修朝門。朝門兩邊砌磚牆或編竹籬圍成庭院,俗稱天井坪,鋪上青石板,作曬穀、曬桐、曬茶子用。

神州第一擺手堂

位於來鳳縣百福司鎮河東鄉土家山寨的舍米湖擺手堂,始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擺手堂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慶祝豐收的集會場所。土家先民發祥於長陽武落鍾離山,巴務相為其最早的領袖,號為廩君,古稱巴人。巴人後遷至施南(今恩施州)、湘西(現湘西州)、渝水(今重慶市)等地,少數遷至貴州省境內,來鳳舍米湖村地處湘鄂渝三省交界的群山中,全村170戶600多人都是土家族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姓彭。據村里老人講,他們都是唐朝末年遷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龍的後代。村里人世代事農,民風淳樸,不沾賭,唯好擺手舞。

舍米糊擺手堂舍米糊擺手堂
古巴人戰爭陣前舞蹈謂巴渝舞,後由漁獵發展為以種養為主的農業生產後,巴渝舞加進了一些農耕畜養動作,演變為後來的擺手舞,現今已成為土家族人民的傳統舞蹈。
來鳳縣現存擺手堂3處,最大最完整的是舍米湖擺手堂。此堂占地500餘平方米,呈長方形,大門形似牌坊狀。在大門與神堂之間,有一條石鋪甬道,道旁有高大古柏。神堂的牆壁是石塊砌成,屋面覆蓋人字披黑色布瓦,無雕樑畫棟和斗拱飛檐,顯得古樸厚重。神堂中,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漢塑像。現存古碑系清道光二十七年和同治二年維修擺手堂時所立。這裡有上千年的古寨,幾百年的古堂,為渝東、湘西、鄂西土家族擺手舞的發祥地,因而被譽為“擺手之鄉”、“神州第—擺手堂”。
每逢新春佳節,舍米湖寨內熱鬧非凡,人們披紅戴綠,男女老少齊到擺手堂,場內松樹上張燈結彩,民眾圍繞松樹跳舞,鳴鑼擊鼓,先敬奉土司王,然後舉行擺手舞,以舞祭祖,歡慶豐收,並預祝新的一年興旺吉祥,五穀豐登。清鹹豐年間陳秉鈞在《題土王詞》一詩中形容:“五代兵殘銅柱冷,百蠻風古洞民多,而今野廟年年賽,里巷猶傳擺子歌。”同治年間彭施鋒著詩云:“福石(百福司)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點人千迭,一片纏綿擺子歌”,更證明擺手歌舞在該地相當盛行。

落印瀑

卯洞離鎮中心一公里,位於來鳳百福司鎮境內,是一座天然形成的隧洞,洞長220米,寬58米,洞高38米,洞內景色奇特,洞外景觀雄偉、壯觀、奇異、驚險。關於卯洞,在酉水流域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相傳魯班師徒雲遊至酉水河上空,被這裡秀美的山水所吸引。於是魯班在酉水上游的佛潭絕壁上(即來鳳的仙佛寺)修鑿佛像,又由於魯班聽說下游有一壁懸崖擋住了水流,百姓常受水患,就叫其徒弟去下游打通水道。等到魯班將佛潭的佛像鑿好,準備離開的時候,才發覺弟子因為太累,沒有將阻擋水道的絕壁鑿通,於是用木棍在懸崖下戳了幾下,便形成一個狹小的洞,因為當時是卯年卯月,所以稱之為“卯洞”。魯班臨走前,又在佛潭扔下一隻草鞋,每隔20年變成一隻鐵船,疏通下游的卯洞。所以人們常說:“要等卯洞開,需等鐵船來”。美麗的傳說給卯洞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落印潭水平如鏡落印潭水平如鏡

仙人洞

在洞口的正上方,一百多米處有一個圓形的小洞,此洞名曰:仙人洞,據說那是在幾百年(或者更長)以前先民遺留下來的傑作,是先民用來埋葬棺木之所,但無人能想像出先民是怎么在那沒有任何輔助性工具的情況下,在陡峭的懸崖絕壁上雕琢出這奇特的洞穴的,先民的智慧讓後人無不稱絕,這也給仙人洞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上穿洞主峰鳥瞰,落印潭、卯洞盡收眼底。卯洞卯洞,四十八洞。南岸較著名的有月亮洞,洞口形如月亮;燕子洞,洞容深不可測,數不清的岩燕遮天蔽日。北岸的大洞內有石磨龕,兩塊鐘乳石,一似石磨,一似纏頭帕的婦女在推磨,惟妙惟肖。正洞和大洞比肩而存,路徑相通,洞內有大廳,廳內有千姿百態的鐘乳石,尤其四塊巨石,像龍、像鳳、像麟、像龜,人稱“四大靈石”,不由人嘆其大自然的造化!“石上垂蓮花十數瓣,天然生成,非人工。”這是《來鳳縣志》卷六的《地輿志·古蹟》中的話,描述卯洞內石鐘乳的多姿多彩。“南山卯洞太奇絕,山勢迴環水勢滅;其中靈怪多異常,大洞正洞景差別。”這是清代來鳳一位知縣游卯洞後的詩作。

卯洞

卯洞風景區位於湘、鄂、渝三省(市)交界處的酉水河來鳳縣百福司鎮段,距張家界風景區230公里,距湘西里耶秦簡出土地70公里,距黔江小南海110公里,距渝懷鐵路龍潭站80公里(趙世炎故居).
卯洞是一座騎跨在酉水河上唯一的,最壯觀、最雄偉、最奇絕的一座大山河洞,洞高38米,寬58米,長220米;洞內奇特,遊人無不稱口叫絕,沿河兩岸石峰溶洞星歲棋布,比比皆是。“落印潭”、“仙人洞”、“卯洞”美麗的傳說至今。
卯洞是一個大伏流洞,酉水從洞中穿過,形似“臥龍吞江”,氣勢恢宏。與卯洞毗鄰一平方公里範圍內有大小溶洞數十個,有的洞穴在山頂,有的洞穴在山腰,有的洞穴在絕壁上,有的洞穴在河水邊,各溶洞或背靠背、或面對面、或上下對應、或左右相依,形成了奇特的溶洞奇觀,叫人自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卯洞還是百戶司土司城所在地,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存。1992年對老司城“八景之一”的仙人洞進行考古挖掘,從懸棺中發掘文物131件,文物數量之多,時間跨度之大,文化內涵之豐富,在有懸棺葬習俗的地區都屬罕見,也進一步佐證了卯洞景區歷史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傳說魯班和弟子仙遊路過來鳳時,看見來鳳仍是一片汪洋,當地人民深受水患之苦,頓生為來鳳造福之念。於是,師徒二人分工,由魯班修建佛潭,以保佑來鳳人民幸福安康;弟子鑿開飛龍山排水,以消除來鳳人民水患之憂。待魯班完成佛潭修建後去看弟子開山的進展時,卻發現弟子在偷懶睡覺,飛龍山並沒有開通。此時,雞已叫三遍,天快亮了,於是魯班靈機一動,拿起手中的拐棍在飛龍山上戳了一個洞(因是卯時,此洞故名卯洞).同時,魯班脫下一隻草鞋丟進佛潭水中,說道:要得卯洞開,需等鐵船來。

遊人蕩舟酉水河遊人蕩舟酉水河

古書院

解放後本縣古書院尚存朝陽書院、桂林書院的主體建築。朝陽書院大殿於 1984年拆毀,現僅存桂林書院。該院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86),嘉慶九年,同治五年均進行過擴建或維修。現主體建築保存完好,仍可見當年風貌,今為百福司中學學生宿舍。

旅遊開發強勁升溫

百福司鎮文化底蘊豐厚,旅遊開發前景廣闊。去年9月,該鎮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今年,該鎮聘請武漢大學專家編制旅遊產業開發總規和詳規,總投資近100萬元。爭創“湖北省旅遊名鎮”。
該鎮著力挖掘、打造民族文化旅遊品牌,即弘揚舍米土家民族文化,挖掘整理“萬擔桐油下洞庭,十萬杉條達九州”的古商貿文化,打造以“卯洞”為代表的原生態地質公園文化,挖掘紅色文化、土司文化及“土家食道”的飲食文化等。通過爭取項目,引資開發,充分展現“吃土家飯、住吊腳樓、品土司文化、賞卯洞地質公園、購土特產品、看民俗風情表演”六大賣點。
如今,百福司鎮成為旅遊開發的一塊熱土,吸引了眾多投資商和旅遊專家的目光。不久的將來,百福司鎮定會成為鄂、湘、渝邊區旅遊觀光的勝地。

民族風情圖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