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祥鄉

百祥鄉

百祥鄉位於黑龍江省海倫市西南部,距海倫市50公里,北與聯發鄉接壤,南與豐山、倫河相鄰,東臨共合鎮,西隔通肯河與明水縣光榮鄉相望。海望公路穿鄉而過,通村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境內有海倫市第二大水庫—聯豐水庫,南有海倫河,西有通肯河,水庫下游和兩河沿岸溝泡眾多,水草資源豐富。幅員面積17.9萬畝,耕地面積10.9萬畝,下14萬元左右。

基本信息

基礎設施

百祥鄉百祥鄉

全鄉有1所中學、3所國小,教職員工160多人,中學、中心國小建有教學樓、宿舍、食堂、微機室、試驗轄8個行政村,55個村民組,35個自然屯,總戶數為3700戶,總人口為1.85萬人。農業是百祥鄉的主導農業,主要農作物以甜菜、大豆、玉米和水稻為主,年農業總收可實現1.2億元。

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較快,有紅磚廠亞麻廠醬油廠揚帆米業四個個體企業,有個體工商業戶86戶,年稅金為室等基礎設施,國中升學率達100%,高中升學率近70%。建有1所鄉衛生院,13所村衛生所,有醫護人員48人,醫療設施較為完善,基本達到了小病不出鄉村的目標,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人數達到了90%以上。鄉政府計生中心有專業技術人員3人,指導

百祥鄉百祥鄉

全鄉計生工作,服務民眾,各村建有8個計生服務室,有專業人員8人,對民眾衛生保健進行指導和服務。百祥鄉幅員面積18萬畝,有耕地11萬畝,其中旱田9.5萬畝,是優質大豆、玉米的生產基地,兩河沿岸和水庫下游有1.5萬畝優質水田,種植業產出豐富。生豬、大鵝養殖是百祥鄉畜牧業生產的突出優勢,農戶有養殖傳統,經驗豐富,大場大戶較多,有規模。

主要領導

百祥鄉書記王鳳先

王奉先:黨委書記,人大主席兼任武裝部長,統全局,帶班子,抓黨建,負責人大、武裝領導工作。

李振東:黨委副書記、政府鄉長,負責政府全面工作,主抓財稅、鄉村集體經濟管理、招商引資、交通工作。

王輝:黨委副書記,負責黨群、常務、政法、信訪、保險、工會等工作。

張德信:副鄉長,負責民政、土地、鄉建、環保、信訪工作。

王文生:副鄉長,負責農業、勞務輸出、新農村建設等工作。

招商項目

名稱:大豆深加工

內容:利用本地及周邊豐富的大豆資源,加工豆油、豆粕、飼料等產品。

合作方式:為項目提供充足的原料基地,提供廠房,協調、勞動力。

項目承受單位:百祥鄉人民政府。設有農業中心、經管中心、計生中心和各職能部門,在職職工41人,為項目落實提供快速便捷優質服務。

農副產品

百祥鄉水稻

1、水稻。水田面積1.5萬畝,全部採用聯豐水庫、海倫河、通肯河水灌溉,品種主要有綏梗4、特優10、墾稻10等優質品種,屬於綠色水稻,大米質地、口感極佳,遠銷省內外。

2、大豆。面積6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近60%,年產大豆1萬噸以上。

3、玉米。年種植面積3萬畝左右,產量2萬噸以上。

4、生豬。年生豬出欄4.2萬頭以上,存欄達1.8萬頭,畜牧防疫滅病服務體系中介組織健全。海倫百祥鄉把發展生豬作為一項促進農民增收的產業來抓,通過大力宣傳養豬的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為農戶提供信息、科技、良種和防疫等方面的優質服務,激發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全鄉養豬戶逐年增加。

5、大鵝。緊依聯豐水庫,境內南有海倫河、西有通肯河,溝泡縱橫,水草資源豐富,農民有大鵝養殖習慣和經驗,年出欄大鵝在3萬隻以上。綏化市海倫市百祥鄉立足本地實際,依託自然資源,組織和帶領廣大幹部民眾發展大鵝養殖,使鵝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2007年,全鄉大鵝飼養總量達到6萬餘只,總收入達到500多萬元。僅大鵝一項,人均增收200元。

6、魚。境內有聯豐水庫和30多個養魚池,主要出產鯉魚鰱魚鯽魚胖頭魚等魚類,年漁業收入80多萬元。

特產色業

採用兩段式育秧,每畝水稻比其他方法育秧多產200多公斤。嘗到甜頭的海倫市百祥鄉今年將有100棟水稻大棚實現兩段式育秧,占大棚總數的三分之一。2007年,百信村劉長福等10戶稻農採用兩段式育秧方法種植水稻200畝,秋後,畝測產達到750公斤。據了解,這個鄉有近8000畝耕地種植了水稻。

這個鄉地勢低洼,三面環水,上游有連豐水庫,西臨通肯河,南靠海倫一庫。過去這個鄉僅種玉米大豆,上個世紀80年代後,他們開始利用地緣優勢種植水稻。水稻種植經歷了漫撒籽、小棚育苗、大中棚育秧等過程,隨著種稻科技含量的逐年提高,邁向標準化種植水稻產量也由起初的畝產二三百公斤增到五六百公斤。如何使水稻的產量再提高一截?2007年初,這個鄉引進了兩段式育秧技術,首先在百信村七組選擇有水稻育秧大棚戶中的10戶試驗。兩段育秧用的種子是中晚熟高產品種,由於兩段式育秧提高了生產期,搶回了作物積溫,套用兩段式育秧秧苗的200畝耕地獲得了豐收。

綏化市海倫百祥鄉組織引導農民發展水稻、溫室蔬菜等優質高效產業,做大勞務、養殖等經濟規模,提升產業發展強勢,多路進財,增加農民收入。2008年,百祥鄉黨委、政府引導農民進行種植結構調整,增加水田總量,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2900畝,比去年增加了4451畝。全部採用墾稻10優質種子,新建了408棟育苗大棚,推行兩段式育秧栽種技術,面積達1170畝。百信村劉長福今年採用兩段式育秧栽種水稻面積160多畝,預計每畝可增產100公斤。百祥鄉曾組織各村集中建設了12棟蔬菜溫室,後轉制承包或賣給農民經營,今年又新建2棟。一年四茬,每棟可純收入15000元-18000元。

百祥鄉百祥鄉

搭借海倫市勞務中介組織,依靠本鄉勞務經濟能人帶動,全鄉有5500多名富餘勞動力內轉外輸掙大錢。百義村農民龔占才多年在俄羅斯務工,發展成老闆,年年在俄羅斯進行建築項目開發,都要帶本地農民出去。今年一次帶出去30多人,據說年收入1萬多元。現在,很多百祥鄉農民不單靠體力掙錢,一批人成了有技能或經營能力的小老闆,像百增村的李培軍、百信村的劉明軍,在牡丹江綏芬河等地做買賣,掙了大錢。發展大戶,培育專業村,百祥鄉生豬養殖漸成規模,養豬大戶邵貴,釀酒養豬,一年出欄300多頭,與大慶金鑼集團簽訂長年供銷契約。百民村400多戶農民戶戶養豬,最多出欄50多頭,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豬專業村。特色養殖在百祥鄉也漸成氣候,百安村狐狸養殖數越來越多,吸引客商前來購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