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信息
《百戰經典》“分析戰爭起因,透視戰爭深層,解讀戰爭人物,關注戰爭影響。”作為一檔軍事歷史類的科教文化雜誌型電視欄目,《百戰經典》主要介紹軍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經典戰例、軍事人物及相關背景知識。人類漫漫5000年的文明史,也是漫漫5000年的戰爭史。有人說,戰爭是人類進化所必須的因素;也有人說,戰爭是人類罪惡的源泉,但不管怎樣,人類的最終理想是徹底摒棄戰爭。
正因如此,才有了《百戰經典》欄目的主題詞:——“因為珍愛和平,我們回首戰爭”。《百戰經典》欄目以豐富的資料和新穎的視角,同您回眸硝煙中的歷史,帶您走進戰場上的人生,為您解讀兵學裡的精華。以獨特的方式向人們展現一種回顧人類戰爭歷史的角度和方式,對戰爭經典進行一種全新的、個性化的回望與解讀。
欄目團隊
製片人:潘志堯
1997年7月進入軍事節目中心工作。歷任中心新聞部記者、教育部編導。自2001年起,先後組織策劃了《軍事觀察》、《紅軍藍軍》兩檔節目並擔任製片人。2006年擔任《百戰經典》欄目製片人。
主持人:雅妮
欄目簡介
百戰經典
“因為珍愛和平,我們回首戰爭。”這是2004年6月《百戰經典》在中央電視台第七套軍事節目開播時,著名主持人陳鐸老師的開篇語。從此,一檔全新的軍事節目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迄今為止,每周一期,這句最鮮明和準確地表達了創作主旨的語言已經重複了三百多次。如今,中國青年出版社又以文字的形式將其定格在人們的面前。我們自豪,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善於引經據典,藉以溝通古今,闡明事理,揭示人生。如果您看到的還能稱作是成果的話,那完全得益於我們這個民族勤于思考的文化傳統和始終背負著人類使命的責任感。
我們慶幸,《百戰經典》一開播,就擁有一個穩定的收視群體,那灼熱的目光既投向螢屏,也時時拷問著我們的背脊。尤其要感謝中國青年出版社的慧眼獨具,他們把電視“轉瞬即逝”的遺憾化作了可以信手拈來的珍藏。我們忐忑,在浩如煙海的戰史中,鉤沉出的這二十四個“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經典戰例,難以精當地表現那場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同時又喚醒共同良知和煥發無窮精神的戰爭。身為創作者,不能準確、深刻、全面地表達社會心智,常使我們寢食不安。我們遺憾,《百戰經典》與“分析戰爭起因,透視戰爭深層,解讀戰爭背後,關注戰爭影響”的創作初衷還相距甚遠。當它走過螢屏沉澱於平面媒體,那些本來不易察覺的瑕疵將會放大並暴露於眼前。由此,我們深表歉意,相信它會激勵我們做好續篇和明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系列經典戰例。一位作家曾經這樣寫道:士兵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被戰場上的最後一粒子彈擊中。我們常想,如果那粒子彈一定要洞穿一個肉體的話,這又何嘗不是一個軍人的光榮。讓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好友親朋乃至整個人類,永遠遠離戰爭,是一個軍人的責任。讓人類謝n戰爭,理智地對待戰爭危險,是我們這些持筆肩“槍”(攝像機)軍人的責任。我們期待著那最後一粒子彈的射出。是為序。為了避免兩線作戰,1939年8月23日,德國急迫地同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對前往莫斯科簽訂條約的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說:“俄國人提出什麼條件,就滿足他們什麼條件,我們在條約中失去的一切,將來都會奪回來的。”就這樣,德國和蘇聯又在《互不侵犯條約》外達成了損害波蘭利益的秘密議定書。希特勒在條約簽訂後,當即下令於8月26日4時30分,對波蘭發起攻擊。然而,在8月25日夜裡,已經提前開進的德軍,突然又被召了回來。原來25日當天,執行親英國政策的波蘭政府和英國簽訂了《互助協定》。而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由於各種原因拒絕站在德國一邊,參加對波蘭的戰爭。於是里賓特洛甫建議希特勒收回進攻命令,重新評估形勢。然而,一度收回進攻命令的希特勒,已下定決心,破釜沉舟,不惜冒與英國、法國發生大戰的風險,堅持對波蘭的侵略戰爭,現在對於希特勒這個戰爭惡魔來說,只是缺少一個發動戰爭的藉口了,而“格萊維茨事件”使得戰爭一觸即發。
格萊維茨事件發生以後,一臉無辜的波蘭政府一面發表聲明,解釋事件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一面同英國等西方大國緊急磋商,討論應急方案。儘管波蘭意識到事態嚴重,但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德國人沒有給他們留下一點準備應戰的時間。就在“格萊維茨事件”發生的第二天,一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從波蘭開始了。1939年9月1日4時45分,德國空軍的轟炸機呼嘯著向波蘭境內飛去。幾分鐘後,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來自空中的突然毀滅性的打擊開始了。德軍航空兵瘋狂地空襲了波蘭空軍的21個機場,幾百架波蘭飛機還沒來得及起飛就被炸毀在機場跑道上。與此同時,德軍轟炸機以密集突擊的形式,空襲了波蘭的中心城市、鐵路交通要道、通訊樞紐、電站、橋樑和指揮機構,使波蘭全境陷入癱瘓。德國海軍也沒有落後。戰爭爆發幾天前,打著友好旗號到但澤港訪問的德國軍艦,也撕下“友好訪問”的偽裝,突然向波蘭海軍基地開炮,並封鎖了波蘭海上通道。而德國陸軍則從南北兩個方向向波蘭實施大規模的“閃擊戰”。在這場機械化部隊大進軍中,德軍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蘭腹地突進。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在倫德施泰特的指揮下,兵分三路,向維斯瓦河中游挺進;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在包克的指揮下,兵分兩路,分別向東直插“波蘭走廊”和從東普魯士向南直撲華沙後方的布格河。《百戰經典》還將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人們展現一種回顧人類戰爭歷史的角度和方式,對戰爭經典進行一種全新的、個性化的回望與解讀,為廣大觀眾奉獻一檔精品電視欄目。
百戰經典
百戰經典(選)---百團大戰
1940年夏秋,日本帝國主義乘德國法西斯軍隊在西歐和北歐迅猛推進、美國的戰備尚未完成、英國又無力東顧之機,積極準備實行“南進”政策,攫取英、美、法、荷等國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因而,在中國戰場加緊對國民黨政府進行政治誘降活動,同時以主要力量繼續進攻抗日根據地,特別是在華北加緊推行1940年度“肅正建設計畫”和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企圖摧毀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鞏固其占領區,使中國成為其“南進”的後方基地。
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籠政策”,爭取華北戰局更有利的發展,並影響全國的抗戰局勢,克服國民黨妥協投降的危險,八路軍總部決心向華北日軍占領的交通線和據點,發動大規模進攻戰役。在華北交通線中,正太鐵路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橫越太行山,是連線平漢、同蒲兩鐵路的紐帶,是日軍在華北的重要戰略運輸線之一。八路軍的進攻戰役首先在正太鐵路發起,因此開始稱為正太戰役。7月22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副參謀長左權下達《戰役預備命令》,規定以不少於22個團的兵力,大舉破擊正太鐵路。同時要求對同蒲、平漢、津浦、北寧、德石等鐵路以及華北一些主要公路線,也部署適當兵力展開廣泛的破擊,以配合正太鐵路的破擊戰。8月8日,朱德、彭德懷、左權下達《戰役行動命令》,規定:晉察冀軍區破擊正太鐵路石家莊至陽泉(不含)段;第129師破擊正太鐵路陽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師破擊忻縣以北的同蒲鐵路和汾(陽)離(石)公路,並以重兵置於陽曲南北地區,阻擊日軍向正太鐵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擊交通線的同時,相繼收復日軍占領的一些據點。在這些地區和交通線上,駐有日軍3個師團全部、2個師團的各2個聯隊、5個獨立混成旅團全部、4個獨立混成旅團的各2個大隊、1個騎兵旅團的2個大隊,共20餘萬人,另有飛機150架和偽軍約15萬人。按八路軍總部原來規定,參戰兵力不少於22個團。但戰役發起後,由於八路軍廣大指戰員和抗日根據地民眾痛恨日軍的“囚籠政策”,參加破擊戰的積極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計晉察冀軍區39個團、第129師(含決死隊第1、第3縱隊等)46個團、第120師(含決死隊第2、第4縱隊等)20個團,共105個團20餘萬人,還有許多地方游擊隊和民兵參加作戰。當彭德懷、左權在八路軍總部作戰室聽取戰役情況匯報、得知實際參戰兵力達到105個團時,左權興奮地說:“好!這是百團大戰。”彭德懷說:“不管一百多少個團,乾脆就把這次戰役叫做百團大戰好了!”由此,正太戰役就發展成為百團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