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達圓尾鸌

百慕達圓尾鸌

百慕達圓尾鸌(學名:Pterodroma cahow)在中國又稱百慕達海燕,是一種小型鸌類,與海燕相似而體型較大,體長約40厘米,翼較長。鼻孔背位,左右分離。常於大海低空逐浪飛行,是遠渡重洋進行遷徙的鳥。以小魚、烏賊和甲殼動物等無脊椎動物為食,為夜行性、在地上築巢的海鳥,是百慕達的國鳥。它的窩只築在百慕達群島。據說,1615年的那場饑荒使得最後一隻圓尾鸌死於非命。1951年倆位美國鳥類學家在百慕達群島的城堡灣(Castle Harbour)的小島發現了18對巢中成對的百慕達圓尾鸌,這是消失幾世紀後又出現在地球上的物種。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百慕達圓尾鸌 百慕達圓尾鸌

百慕達圓尾鸌體長38厘米,翼展90厘米, 是一種具褐色,灰色和白色羽毛的中型鸌類,有灰黑色冠領,上邊延伸到眼睛,至淡眉中斷。下邊伸向上形成局部衣領。具長翅,翼覆羽和尾巴暗灰色,白色的尾上覆羽和白色的翅膀下覆羽的邊緣為黑色。下體及腹部完全白色。有一個很短的,健壯的黑色鳥喙,管鼻,粉紅色的腿和腳,背部有三分之二的羽毛呈黑色帶狀。

喙粗壯而側扁,由多塊角質片所覆蓋,末端具鉤,鼻孔開口於角質管內,有管孔,用以排除它們喝入海水中的鹽。前趾具蹼,後趾退化。翅細長而尖,善在海面翱翔。裂齶型頭骨。

棲息環境

百慕達圓尾鸌以溫熱帶特別是南太平洋地區為多,偶爾進行遠洋之旅,甚至沿墨西哥灣及卡羅來納州的暖流飛行。

生活習性

飛行速度較慢,以慢節奏和飛來飛去,是一種夜行性海鳥,以魚、墨魚、海蜇或其它海生動物為食。

分布範圍

百慕達圓尾鸌分布圖 百慕達圓尾鸌分布圖

分布於百慕達,美國。

遊蕩:巴哈馬群島,葡萄牙(亞速爾群島),葡萄牙(亞速爾群島)。

原產地不確定:加拿大。

繁殖方式

繁殖期發生在1月至6月,一般是雄鳥築巢並吸引雌鳥,雌鳥在荒島的地面或土穴內產卵,每窩產1枚白色的卵,多集群繁殖;兩性孵化,孵化期約80~100天;雛鳥破殼後被灰色絨羽,但尚需親鳥反吐撫育數周。育種成功率約50%。通常百慕達圓尾鸌的性成熟期在4處或5年才能開始繁殖。一對夫妻可能會繼續在一起生活了近30年。

亞種分化

無亞種。

種群現狀

一般的生物學家都認可,當年,是英國殖民者將貓、老鼠和狗引入百慕達,從而導致百慕達圓尾鸌近乎絕跡。百慕達圓尾鸌會發出奇怪尖利的叫聲,甚至一度被16世紀的水手當成魔鬼的呼喚,而百慕達在當時也被稱為魔鬼島。幽靈和魔鬼的傳說,令人們不敢在“魔鬼島”上長期定居,但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的船艦卻把百慕達群島用作鮮肉和水的補給站,開始了對百慕達海燕的屠殺。在1620年時這種鳥已近乎滅絕。

這是一種遠渡重洋進行遷徙的鳥,它的窩只築在百慕達群島。據說,1615年的那場饑荒使得最後一隻百慕達圓尾鸌死於非命。當時英國殖民者在野外點篝火煮食時,成千隻圓尾鸌撲入火中。可是1951年1月8日,百慕達保護區官員大衛。溫吉特又重新發現了這種鳥。在他的保護下,18隻倖存的鳥開始繁殖,其數量已逾一百。

百慕達的野生動物當局已對澳大利亞國家公園的科學家提出請求,希望澳洲方面協助對這一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展開挽救工作。被精心照料的百慕達海燕在颶風侵襲、以及遭受體型大得多的鳥類致命襲擊下,仍順利繁衍,已有七十對存活。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國家公園及野生動物服務區的職員卡利爾接受建議,嘗試將一些雛鳥帶到對它們來說較易生活的環境養育。鄰近的農薩奇島可能是符合它們需求的地方,島上建了許多人工的洞穴。在2002處至2007年之間,共將171隻幼鳥送回島嶼。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註:百慕達圓尾鸌圖冊網址

歷史與保育

因百慕達海燕為夜行性,它們詭異的叫聲曾嚇阻迷信的西班牙航海家,認為該島上有惡魔居住。他們雖然不敢在島上長居,卻開始以百慕達海燕為來往船隻的食物補給,開始了對百慕達海燕的屠殺。在百慕達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殖民者引進的外來種如鼠、貓、狗,加上殖民者本身的獵殺大幅減少了這種鳥的數量。雖然百慕達海燕被世界最早的自然保護法:百慕達總督公告的“against the spoyle and havocke of the Cohowes”保護,在1620年時這種鳥已近乎滅絕。

二十世紀初期,科學家陸續採集到一些這種鳥的樣本,顯示百慕達海燕尚未滅絕。1951年,美國鳥類學家羅伯特・墨菲(Robert Cushman Murphy)與路易斯・莫布雷(Louis L. Mowbray)在百慕達群島的城堡灣(Castle Harbour)的小島發現了18對巢中成對的百慕達海燕,當時隨船的還有15歲的小男孩David B. Wingate,他在之後的生涯中致力於百慕達海燕的復育,並在1966年成為百慕達的第一位保育官員。Wingate建立了一項計畫,在島上建了許多人工洞穴做為其巢的通道,同時可避免體型稍大的白尾熱帶鳥競爭。並保留鄰近的楠薩奇島為未來可行的復育基地。

在自然保育之下,百慕達海燕的數量開始增加,目前最主要的困難是缺乏適合的繁殖地點,2003年的費邊颶風(Hurricane Fabian)即摧毀了許多繁殖洞穴。截至2012年,已有81隻幼鳥被移至較大且未開發的楠薩奇島(在幼鳥時就遷移是為了使其對周圍環境產生印痕),這項工作由現任百慕達保育官員Jeremy Madeiros負責執行,並有澳洲海燕專家Nick Carlile的協助。

2005年,全球的百慕達海燕總數仍只有約250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