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嶺古道

寧德白鶴嶺古道寧德蕉城區西南角的南漈公園出發,有一條鋪於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的省際古道,人稱“白鶴嶺古官路”。古道全長十三公里,寬2-2.5米,其中由寧德西門到嶺頭五公里(從上山到嶺埡口就有三千八百多個石階),嶺頭到塆亭三公里,塆亭到界首二公里,界首到羅源的疊石三公里,幾乎由石磴層層累砌而成。《福溫古道路引》中有一段話形象地描述了這段寧德通往羅源的主要通道:“寧德出城西門宮,白鶴山嶺十里長;全條嶺中亭三座,白鶴嶺頭觀音亭。直行嶺頭一歇氣,再行五里是塆亭,界首疊石隔十里,中間一觀名半天。”詩中涉及的名勝古蹟、街名地名有寧德蕉城區的西門、白鶴嶺、嶺頭、塆亭、界首和羅源縣的疊石村。

人文歷史

七百多年風雲,在這條古道上留下了諸多歷史痕跡。不過,能留存至今的業已不多。據資料介紹,嶺徑上下,盤鏇直上白鶴峰,舊有“接官”、“御風”、“跨鶴”、“驂鸞”等五亭,如今只有遺蹟殘存。另有明人徐用檢的“海闊天空”,民國許世英的“白鶴”,以及“海鶴雄視”、“鶴翥鸞翔”、“滄海一粟”、“天清海晏”等摩崖題刻,渾勁凝重。沿石磴道向南峰頂,有三座始建於宋代的古剎。據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寧德師範學院政教系主任、教授林校生撰文記錄,其1998年於上距白鶴嶺口七百一十級階磴的地方,在里側崖壁的下部尋找到一方題刻,長約三尺多,寬近二尺。上書三行豎排內容:“康熙戊寅季夏吉旦,恩主汪侯捐俸重修官道功德碑,侯諱大□□□合邑紳衿子民同立”。據其判斷,此碑刻當與居官寧德的汪大潤有關。汪大潤在寧德居官,政績甚豐,主持多項公益工程,生怕擾民,情願捐獻出自己的俸祿,無怪乎深得民眾擁戴。可惜,“遺愛祠”早已毀絕,“合紀”其建觀、修路、浚湖三大政績的石碑也已蕩然無存,而今只留下嶺邊這草草刻書的修路“功德碑”。古代科技落後,工具簡陋,開山劈路,難度甚大,往往只能先粗粗草創,而後隨行隨修。白鶴嶺官道在汪大潤主持整治前後,也屢有修繕。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因倭亂再廢。崇禎三年(1630年),庠生楊文炳等以“青鸞既變,士氣不揚”為由,堵塞嶺路,時任湖南桂東知縣的邑人崔世召聞訊,欣然命筆《聞南路復開誌喜》。隨後不久,白鶴嶺後村民向省衙控訴成功,縣令楊定國奉命重修此道。實際上,歷代主張堵塞嶺道的都是封建士大夫,他們認為“嶺路直射縣城,有傷文運。”而寧羅邊境的老百姓卻是嶺道的擁護者,他們不管什麼風水不風水,只要求出行便捷為第一。此後至民國時期,此嶺道一直是省城連線閩東各縣的主要陸上通道。2006年,嶺頭三村(嶺頭、葉厝、田中)公路修通後,白鶴嶺道仍為寧德嶺頭三村和羅源河洋等山區臨近村民所利用。

特色

在白鶴嶺古官路開闢之前,由寧德通往省城福州的主通道則在“南路”,也就是寧德二都朱溪翻越飛鸞嶺到羅源的“朱溪古道”。陸游“為福州寧德主簿,入郡,過羅源縣走馬嶺”時走的就是這條舊道。到了南宋寶慶年間,時任寧德縣主簿的丁大全廢朱溪古道,“開闢白鶴嶺路”,接羅源,經寧德縣城、七都,過福安縣境的大獲、衡陽、下白石、灣塢、溪尾到鹽田接舊道。這段歷史記載在清乾隆版的《寧德縣誌》中。需要說明的是,據有關資料表明,在“開闢”之前,白鶴嶺已經有山道通行了。比丁大全早六十多年任寧德主簿的陸游曾在其所書《寧德城隍廟記》中寫道:“雙岩、白鶴之嶺,其高摩天,其險立壁,負者股慄,乘者心憚”。由此可看出,在此之前,白鶴嶺早已有一條極其險峻的山道,路上有“負者”,也有“乘者”,表明已經有鄉民往來和運送物質了。但白鶴嶺路真正成為官驛大道,則是丁大全“開闢白鶴嶺路”之後。丁大全是何時在寧德任職,在正史中沒有提及,據乾隆版《寧德縣誌》記載:“丁大全,鎮江人。先為蕭山尉,寶慶間(1225~1227年)任”【此記載有誤,丁大全任蕭山尉是在中進士後,即嘉熙三年,1238年,那么任寧德主簿就不會在蕭山尉後。】也正因為丁大全任職是在四十八歲中進士之前,所以鮮見於正史記載。在他蒞任寧德間,正值壯年,敢於拼搏,他看到“寧德為邑,帶山負海。雙岩、白鶴之嶺,其高摩天,其險立壁……”,原有的“朱溪古道”路程較長,行走不便,遂力排眾議,克服資金等困難,募工開闢了白鶴嶺路,這條道路建成後,大大縮短了寧德通往福州的路程,方便了來往的客商以及寧羅兩縣的居民。然而,因為後來的丁大全名聲不好,“白鶴嶺道”自修建以來,頗受非議。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縣葉稠棄白鶴嶺官道,復開南路,而時任雲南道監察御史邑人陳褎在《募開南路記》中就指名道姓的說開闢白鶴嶺路“是皆丁主簿之奸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