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頰噪鶥四川亞種

白頰噪鶥四川亞種

白頰噪鶥四川亞種(學名:Garrulax sannio oblectans),是中國的特有亞種。分布於甘肅、陝西、四川、湖北、貴州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宜賓。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雌雄羽色相似。前額至枕深栗褐色,眉紋白色或棕白色、細長,往後延伸至頸側,眼先和頰白色或棕白色,眼後至耳羽深棕褐色或黑褐色,後頸和頸側淺棕色或葡萄褐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其餘上體包括兩翅表面棕褐或橄欖褐色,尾栗褐或紅褐色,飛羽暗褐色,外翈羽緣沾棕。頰、喉和上胸淡栗褐色或棕褐色,下胸和腹變淡、多呈淡棕黃色 或淡棕色,兩脅暗棕色,尾下覆羽紅棕色。 虹膜栗色,暗褐或茶褐色,嘴黑褐色,腳黃褐或灰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52-80g,♀57-77g;體長♂202-255mm,♀200-2400mm;嘴峰♂19-24mm,♀19.5-22.5mm;翅♂91-101mm,♀90-98mm;尾♂98-125mm,♀98-119mm;跗蹠♂36-40mm,♀34-39mm。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等地的矮樹灌叢和竹叢中,也棲息於林緣、溪谷、農田和村莊附近的灌叢、蘆葦叢和稀樹草地、甚至出現在城市公園和庭院,是我國南方常見的低山灌叢鳥類之一。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活動,集群個體從10餘只到20多隻不等,有時也見與黑臉噪鶥混群,多在森林中下層和地上活動和覓食。善鳴叫,叫聲響亮而急促,其聲似‘jeer-jeer’,‘吉呀,吉呀’地反覆鳴叫聲,尤其是清晨、傍晚和天氣晴朗時,鳴叫更為頻繁,常常一隻鳴叫,引起群中個體相互對鳴,經久不息,鳴聲甚為嘈雜。性活潑、頻繁地在樹枝或灌木叢間跳上跳下或飛進飛出,遇人等干擾,立刻下到樹叢基部,躲躲閃閃和毫無聲響地在低枝間穿梭或藏匿,待危險過去後,則又竄上枝頭開始鳴叫。當敵害逼近等緊急情況時,也起飛逃走,但飛不多遠又落下,一般不做遠距離飛行,有時也通過在地上急速奔跑逃走。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甘肅、陝西(南部)、四川(峨眉、寶興、萬源、宜賓、雷波)、湖北(西部)、貴州(中部、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3-7月。通常營巢於柏樹、棕樹、竹和荊棘等灌叢中,距地高1-6m。巢呈碗狀,主要用枯草莖、草葉、竹葉、蕨葉、稻草、細藤、松枝、松葉、麥莖和棕絲等材料構成,內墊細草莖、草根、松葉、竹葉、棕絲等。巢的大小為外徑11-15cm×7.5-14cm,平均13.7cm×11.4cm,內徑6.5-9.5cm×6-9cm,平均8cm×8cm。巢高9.8(8-12)cm,深6(4-9.2)cm。每窩通常產卵4枚,偶爾也有少至3枚的,每日或間隔1日產1枚卵。卵淺藍色或白色,卵的大小據22枚卵的測量為26.2(22.5-28.2)mm×20.6(19-21)mm,重5.3(4-6)g。產卵後期親鳥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卵期15-17天,剛卵出的雛鳥全身赤裸無羽和未睜眼,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