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卷
:Embelia Burm. f., nom. conserv.所屬科
:Myrsinaceae nom. conserv.中文名:白花酸藤子
描述欄位
:攀援灌木或藤本,長3—6米,稀達9米以上,幼枝無毛,老枝具皮孔。葉堅紙質,倒卵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5—8(-10)厘米,寬約3.5厘米,頂端鈍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兩面無毛,背面有時被一層薄粉,腺點不明顯,中脈隆起;柄長5—10毫米,上面有溝,兩側具翅,有時折皺。圓錐花序生於小枝頂端,長5—15厘米,稀達30厘米,花序枝最初斜出,以後呈輻射開展,與主軸垂直,被疏乳頭狀突起或密被微柔毛;花5數,稀4數,具梗,梗長1.5毫米以上;小苞片小,鑽形或三角形,長約1毫米,外面被疏微柔毛,裡面無毛,通常宿存;花萼基部連合,長為萼長的1/2,萼齒三角形,頂端急尖或鈍,外面被細柔毛,有時被乳頭狀突起,具腺點,裡面無毛;花瓣分離,淡綠色或白色,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5—2毫米,頂端急尖,外面被疏微柔毛,邊緣和裡面密被乳頭狀突起,近基部無毛,具褐色腺點;雄蕊在雄花中著生於花瓣中部,在雌花中著生於花瓣近基部,較花瓣短;花葯卵珠形或長圓形,與花絲等長,頂端急尖,背部具瘤狀腺點;雌蕊在雄花中退化,柱頭呈不明顯的微裂,在雌花中呈卵形,子房無毛;花柱與花瓣等長或略短;柱頭頭狀或盾形。果球形或卵形,直徑3—4毫米,稀達5毫米,紅色或深紫色,無毛,乾時具皺紋或突起的小斑點或腺點,具長柄。花期5—7月,果期9—12月。分布及生境
:產滇東南至滇西南,海拔1200—2000米或更低一些的地區;我國貴州、廣東、廣西、福建亦有。東自印度尼西亞,東南亞至印度南部均有分布。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根可治急性腸胃炎、赤白痢、腹瀉、刀槍傷、外傷出血、毒蛇咬傷等;葉煎水,可作外科洗藥;果可食,味甜;嫩尖可生食,味酸,亦可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