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花葶直立,長11-12厘米或更短,淡綠黃色,被疏柔毛,頂端生1花;花苞片黃綠色,寬橢圓形,長達3.8厘米,寬約2厘米,近白色;花梗和子房長約5厘米,被疏柔毛;花大,直徑8-9厘米,白色,有時帶極淡的紫藍色暈,花瓣基部有少量栗色或紅色細斑點,唇瓣上有時有淡黃色暈,通常具不甚明顯的淡紫藍色斑點,退化雄蕊淡綠色並在上半部有大量栗色斑紋;中萼片橢圓狀卵形,長4.5-4.8厘米,寬3.8-4.5厘米,先端鈍,兩面被短柔毛,背面略有龍骨狀突起;合萼片寬橢圓形,長與寬各4.5-4.8厘米,先端鈍,背面略有2條龍骨狀突起;花瓣寬橢圓形至近圓形,長約6厘米,寬約5厘米,先端鈍或渾圓,兩面略被細毛;唇瓣深囊狀;近卵形或卵球形,長達3.5厘米,寬約3厘米,基部具短爪,囊口近圓形,整個邊緣內折,囊底具毛;退化雄蕊鱷魚頭狀,長達2厘米,寬約1厘米,上面中央具寬闊的縱槽,兩側邊緣粗厚並近直立。花期4-5月。
生長環境

兜蘭沒有貯藏養料的組織,需保證喜涼品種的休眠期。冬季大多數兜蘭都有要求比較乾燥、光線充足的生長環境。栽培兜蘭時花形大、著花多的植株比較喜溫,較適合把它們放在室內培植。用作插花的兜蘭花形宜大且圓,故不可一味追求花朵的數量而忽視其質量。
地理分布
分布中國廣西北部(地點不詳)和貴州南部(荔波)。模式標本為栽培植物,原產地為中國,具體地點不詳。
栽培技術
培養土
兜蘭對培養土的要求較高。大多數兜蘭的原產地降水較多一年中只有幾個月空氣比較乾燥,因此兜蘭全年要求濕潤的培養土。此外,為預防根部缺氧,應保證培養土排水良好。
澆水
套用軟水(最好是雨水)澆花,但盆內不可積水,否則細菌大量繁殖,易造成植株腐爛死亡,冬季澆花的水不能太涼。葉片也不可長時間積水,否則葉片易腐爛。夏季可通過噴水或噴霧達到兜蘭生長所需的較高空氣濕度。
施肥
施肥宜少而勤。一般市場上銷售的成品肥即可,如使用有機肥料,一部分兜蘭品種會更加繁茂。此外,植株較大的品種比葉片少的品種需更多肥料。肥料充足,新芽充分發育,植株才會開花,否則要等到第二年才會開花。通常所有的兜蘭品種應每半年施一次石灰肥,劑量為每10厘米盆徑可用一茶匙碳酸石灰,也可在澆花中加入石灰,這樣肥料就可被植株長期汲取。
換盆移植
每隔兩年換盆一次,若能每年換盆一次自然更好。大型植株開花較多,除非必要,否則不要扯斷或扯裂根部。換盆時不可破壞植株組織,否則腐黴菌就會趁虛而入。可用木炭粉來預防腐黴菌。
病蟲防治
所有的兜蘭品種都易受紅蜘蛛侵害,尤其是生有光滑葉片的品種。因此,應時常檢查葉片。其他的害蟲很少危害兜蘭。兜蘭常見病還包括細菌和真菌感染。新鮮、流通的空氣可起預防作用。
主要價值
觀賞

兜蘭盆花生產需要3到5年,由於其花形奇特、花色豐富、花期持久,且容易管護,在12到30攝氏度範圍能生長,室溫23度環境下能正常開花,因此頗受家庭消費者喜愛,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是值得開發生產的蘭花種類之一,也是發展小盆栽產業的新興品種。
市場
2012年2月25日,由黔南州林業局主辦、黔南州蘭花協會承辦的黔南州首屆“金路杯”蘭花展上,產於黔南荔波茂蘭自然保護區的白花兜蘭,最惹人注目,所標的價格達30萬元,是這一次蘭花展中的價格冠軍。小小的白花兜蘭,沒想會有這么高的標價。”前來賞花、購花的南寧市覃先生對眼前的一缽白花兜蘭讚嘆不已。“雖然價格很高,不過,物有所值。我先和太太商量後,再決定把不把它買回去。
保護現狀
1997年制定的《華盛頓公約》(即《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籍貿易公約》)簡稱為CTTES將所有兜蘭列入附錄Ⅰ,屬於絕對禁止國籍貿易的物種。
白花兜蘭的分布與自然環境因子有密切關係,所依存的群落分為喬、灌、草3層,喬木層亞層不明顯,層高8-12米,胸徑6-10厘米,多為單種屬,結構複雜多樣。生存環境惡劣,種子繁殖率低,環境依存度高,是白花兜蘭的制瀕原因之一。白花兜蘭生境陡峭石壁的石縫穴沐浴黑色石灰土上,土壤稀少,根部幾乎暴露在空氣中這也是白花兜蘭萌發和生長困難的原因。另外白花兜蘭由於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導致資源破壞十分嚴重,2004年出版的《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Ⅰ卷白花兜蘭被列為極危種,具有極高的保護和研究價值。
白花兜蘭,它的“父母”原來是荔波茂蘭的島嶼狀喀斯特峰叢窪地地貌的“普通植物”,那裡特殊的碳酸鹽岩著生基質,使這裡的很多植物被打上了“珍稀”的標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的珍稀蘭花——白花兜蘭,截止到2012年,在全世界只在荔波茂蘭發現,總數也只有幾十株,是蘭花中的頂級極品。
它的三片段預告瓣純白,一片段預告唇瓣膨大成兜狀,形似女式拖鞋,又叫拖鞋蘭,花形大而色澤艷麗,花期較長,觀賞性名列蘭花前茅。有關資料顯示,目前這種蘭花全世界野生不足一百株,被稱為“植物大熊貓”,是中國一級保護瀕危物種。絕對禁止隨意採挖和自由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