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豆

白腰豆

白腰豆,又名大白芸豆、京豆、白豆、大白豆,俗稱“四季 白芸豆”等。煮熟後皮綻開花,似朵朵白雲,故稱“白雲豆”。外形似“雞腰子”,亦稱“白腰豆”。

簡介

白腰豆 白腰豆

白腰豆,屬於我國古老的一種名貴食用豆類,種植歷史悠久。山陽白腰豆多為零星種植或間套種植,很少成片。 山陽白腰豆,顆粒肥大,內胚盈厚,潔白光亮,味美質優,營養豐富,為名貴豆種。顆粒比蠶豆還要大2倍,為豆類之冠。在國內外市場久負盛名,是我市重要出口豆類。

相傳為古時天上玉帝不慎將玉佩與纓絡失落於人間,落地變成各色或有條紋花斑的豆子,從此繁衍成著名特產的白芸豆、黃芸豆、花芸豆等。因此,又有“神仙豆”之美稱。

營養價值

據測定,白腰豆含蛋白質19.94%,比小麥高5%~10%,比玉米高12%;含脂肪2.46%,比小麥高1%;含澱粉65.8%,比洋芋高26%。並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胺基酸和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及可溶性糖、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的含量均高於大豆和小麥。可以用來製作罐頭或八寶粥,味美可口、獨具風味。也可做成多種食品,製作豆沙是豆包的上等餡料。用白芸豆粉做粉條,又白又細,有光澤,有韌勁。白腰豆是西餐中常用的名貴豆類。產地民間常用以燉肉、燉雞、燉豬蹄等,能在鍋內久,煮不裂,但一舀到碗裡就會立即開裂,故當地山民叫“碗裡開花”。因白腰豆具有粒大、色白、味美、湯鮮、營養豐富等優點,人們都把它當作節日佳肴和饋贈珍品。在隆重的宴會上,用山陽白腰豆配合其它食品,能做出具有各種精美圖案的美味佳饌,既增添喜慶氣氛,又使賓客在飽口福之前先飽眼福。

在民間,通常用白腰豆煮稀飯、米飯,作蔬菜,已成為人們喜食的佳品。白腰豆還有滋陰、補腎、健脾、溫中、下氣、利濕、止痢、消食、解毒、止呃逆等醫療作用,為理想的食療佳品。白腰豆還有鎮靜作用,對治療虛寒呃逆、胃寒嘔吐、跌打損傷、喘息咳嗽、腰痛、神經痛、小兒百日咳等病症有一定療效。白腰豆含礦物鈉,十分適合心臟病、高血壓和忌鹽病患者食用。

生長特性

白腰豆屬一年生豆科(leguminosae)作物,喜溫、短日照作物,生育期約75~90天,需1500℃左右的積溫。對土壤要求不如其它作物嚴格,一般坡地和肥力較低的耕地上種植比其它作物長勢要好。可單種,也可與其它作物間套,能彌補茬口,占地少,不和大宗作物爭地、爭時。複種指數高,在土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利用間作套種的優勢,充分擴大種植面積。白腰豆又叫“小日月莊稼”,常年春播以4月上旬至5月上旬為宜。夏播在麥收後立即搶種,越早越好。最晚不能遲於7月上旬。要做好整地施肥,播前適量施農家肥,如無農家肥,可結合播種少量施一些磷肥。合理密植,防病保苗,中耕除草,適時收穫,防止生芽霉爛,提高產量和產品質量。

價格概況

白腰豆,出口價格看漲。每噸售價400~600美元,深受外商歡迎。山陽利用間作套種的優勢,加強農業技術指導,擴大白腰豆的種植,出口換匯,增加農民收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