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喙啄木鳥

象牙喙啄木鳥

象牙喙啄木鳥(學名:Campephilus principalis):體長48-53厘米,翼展約84厘米。頭大,但頸較長,嘴強硬而直,呈鑿形,舌長而能伸縮,先端列生短鉤;腳稍短,具3或4趾;尾呈平尾或楔狀,羽乾堅硬富有彈性,在啄木時支撐身體。可以在樹上鑿孔鉤蟲,它的嘴巴又長又尖又硬,能一直插進堅硬的木質部,舌頭又長又細,長了許多倒刺,表面布滿一層粘液,可以準確無誤地把害蟲鉤出來。 棲息於各種常綠闊葉林或混交林內。主要吃隱藏在樹幹內部蛀食的天牛、透翅蛾、吉丁蟲等害蟲,被稱為“森林醫生”。該物種是一種極危的啄木鳥,僅分布於美國和古巴的極少區域。

基本信息

物種簡史

象牙喙啄木鳥曾經廣布在美國東南部的原始森林中,它們生活在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至聖路易斯北部。從成熟的森林到古巴的大部分地區也都有分布。這個物種過去的一百年的歷史,將美國鳥類與陸地沼澤森林和古巴鳥類聯繫起來,成為高地松樹的特別物種。事實上,象牙喙啄木鳥在整個分布範圍內與廣袤的原始森林,空曠的荒野,以及作為其主要食物的大甲蟲的幼蟲的存在有密切的關聯。它們的生存的具體森林類型可能是人類對大自然行為的真實寫照。

人類對這個森林之王的關注以及人類對其領域的破壞,導致了它作為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的現狀,或者已經滅絕。儘管一些未經證實的報導持續不斷,但有些報導卻令人感到聳人聽聞,但並沒有確定的證據,科學界對美國近年發生的物種沒有確鑿的記錄。古巴的數量似乎沒什麼好轉的,象牙喙啄木鳥的棲息地被摧毀了。詹姆斯·坦納(James Tanner)於1938年拍攝了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東北部象牙喙啄木鳥的最後一張照片;約翰·丹尼斯於1948年4月在古巴拍攝了該物種的最後一張照片;1992年,J. McNeeley發出了最後一次見到象牙喙啄木鳥的報導(沒有照片或錄音記錄)。

2004年2月11日,觀鳥者吉恩·斯帕林乘坐獨木舟旅行,在美國阿肯色州東部的懷特河沿岸看到了一種他從未見過的鳥類。斯帕林記錄下了這種大鳥的外貌特徵,回去一查對,發現竟然是已經銷聲匿跡60年的象牙喙啄木鳥。訊息公布後,引起了生物學界的普遍震驚。

一星期後,康奈爾實驗室的蒂姆·加拉格爾和奧克伍德大學的鮑比·哈里森找到了斯帕林。在斯帕林的帶領下,兩位鳥類學家開始了尋找象牙喙啄木鳥的旅程。接下來,有30多名鳥類學家分成幾個研究小組,展開行動,希望再次發現象牙喙啄木鳥。30多名鳥類學家在歷時7000小時的搜尋中,已經15次發現了象牙喙啄木鳥的蹤跡,並拍攝了大量的圖片和錄像。經過各國多位專家的審定,確定象牙喙啄木鳥還活在地球上。於是,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向政府申請了保護資金,用於保護象牙喙啄木鳥的棲息地,並用於該鳥類的繁育研究。紐約康奈爾鳥類學實驗室及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專家為了保護啄木鳥保護區的棲息地,將訊息保密了一年多,不讓外界知道。保護區和觀鳥區已經建成,繁育研究已經起步。為了讓市民更好地保護這種罕見的鳥類,也為了吸引更多的民間保護資金,專家們才決定向外部公開訊息。

形態特徵

象牙喙啄木鳥 象牙喙啄木鳥

象牙喙啄木鳥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啄木鳥,是北美洲最大的啄木鳥。體長48-53厘米, 翼展約84厘米。這種啄木鳥在外表看上去像一個“貴族”,它們身材高大,鳥喙象牙色,虹膜呈蒼白的檸檬黃色,具清晰的黑白斑紋,獨特的嵴和瘦長的外表與眾不同。鳥身羽毛為有白色圖案的亮黑色,翼有白色斑點,因為長著一隻象牙般的大嘴而得名。雄性啄木鳥的冠部呈現鮮亮的紅色。頸部及背部呈藍黑色,有白色彩的斑紋,下顎呈黑色。翼面及翼底都有白邊,翼底前亦有白邊,形成中間有一條黑線,逐漸向翼端擴大。

成鳥的喙呈象牙色,雛鳥的呈白堊色。頭上有冠,雛鳥及雌鳥的冠呈黑色,雄鳥的冠前邊呈黑色,後及側邊呈紅色。當站立及雙翼折合時,它們下背部就像有一大幅呈三角形的白色,與北美黑啄木鳥有所分別。象牙喙啄木鳥的直喙強而有力,舌頭長而靈活,有刺及尖端堅硬。它們的喙尖稍為扁平,在北美洲的啄木鳥中算為獨特。

棲息環境

棲息於各種常綠闊葉林或混交林內。曾經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沼澤到山地森林的各種森林類型中都有發現,也生活在古巴山區的馬尾松林中。 最初生活在美國和古巴的低地硬木和山地松樹林、混交闊葉林等森林。歷史記錄表明,它們曾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自然發生的密度較低,這表明需要大片連續的成熟林地以支持一個可行的數量(傑克遜2002年)。大片的森林地區包括幾種不同類型的沼澤地和闊葉林(Fitzpatrick et al。2005),總面積約22萬公頃。在古巴,棲息地的低地森林廣泛的喪失和退化意味著任何剩餘的鳥類可能只限於完整的山地松林。

生活習性

啄木鳥有極為高超的捕蟲本領,它的嘴強直而尖,不僅能啄開樹皮,而且也能啄開堅硬的木質部分,很像木工用的鑿子,它的舌細長而柔軟,能長長地伸出嘴的外面,還有一對很長的舌角骨,圍在頭骨的外面,起到特殊的彈簧作用,舌骨角的曲張,可以使舌頭伸縮自如,舌尖角質化,有成排的倒須鉤和粘液,非常適合鉤取樹幹上的昆蟲及幼蟲。它們用嘴敲擊樹幹,在寂靜的林中發出“篤,篤……”的聲音,如果發現樹幹的某處有蟲,就緊緊地攀在樹上,頭和嘴與樹幹幾乎垂直,先將樹皮啄破,將害蟲用舌頭一一鉤出來吃掉,將蟲卵也用粘液粘出。當遇到蟲子躲藏在樹幹深部的通道中時,它還會巧施“擊鼓驅蟲”的妙計,用嘴在通道處敲擊,發出特異的、使害蟲產生恐懼的擊鼓聲,使害蟲在聲波的刺激下,昏頭轉向,四處竄動,往往企圖逃出洞口,而恰好被等在這裡的啄木鳥擒而食之。它們一般要把整株樹的小囊蟲徹底消滅才轉移到另一棵樹上,碰到蟲害嚴重的樹,就會在這棵樹上連續工作上幾天,直到全部清除害蟲為止。

象牙喙啄木鳥主要以枯死的樹木中的甲蟲幼蟲,即蠐螬、小囊蟲等為食。啄木鳥用其堅固的鳥喙挖掘孔洞,從而到達蟲子深藏的樹木的內部,每隻啄木鳥能夠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就可以在枯木上鑿一個12厘米的深孔。它們也吃種子、果實及其他昆蟲。

分布範圍

分布於美國東南部和古巴。

象牙喙啄木鳥分布圖 象牙喙啄木鳥分布圖

繁殖方式

象牙喙啄木鳥是一夫一妻制鳥類,共同生活和遷徙。它們每年約於1月至3月交配。它們會在枯樹上離地15米的地方鑿一個巢。每次生1-4枚卵,約需3-5星期來孵化。雙親都會孵蛋及照顧雛鳥,晚上主要是由雄鳥負責。雛鳥出生後5個星期就會學習飛行,但雙親仍會餵養雛鳥達2個月之久。在下一個冬天,雛鳥就會離巢獨立生活。

亞種分化

象牙喙啄木鳥(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象牙喙啄木鳥古巴亞種Campephilus principalis bairdiiCassin, 1864
2 象牙喙啄木鳥指名亞種 Campephilus principalis principalis Linnaeus, 1758

種群現狀

象牙喙啄木鳥於1800年代因獵殺數量而大量下降。於1920年代,當兩隻象牙喙啄木鳥在科羅拉多州被射殺後,一般相信它們已經滅絕了。於1938年,在野外就估計只餘下20隻象牙喙啄木鳥,當中的6-8隻在路易斯安娜州的一個私人原始森林。這個森林最終亦被清理及伐林,最後的雌性象牙喙啄木鳥於1944年死去。於1940年代至1990年代有多個聽見象牙喙啄木鳥叫聲的報告,但都不能證實。它們於1967年被列為瀕危物種,並於1994年列為滅絕,但後來因相信它們仍然存在而改列為瀕危。

19世紀80年代,人類工業文明的鐵蹄踏向了大自然,濕地、森林差不多全被農莊、城鎮以及次生林所取代。在棲息地被奪走後,象牙喙啄木鳥的數量直線滑落。人類與象牙喙啄木鳥最後一次可以證實的相遇發生在1944年的路易斯安那州。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象牙喙啄木鳥被普遍認為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而導致它們滅絕的主要因素是數十年來對其棲息的森林的嚴重破壞及非法狩獵行為等。然而,就在2004年,這種鳥又在美國阿肯色州被重新發現。

使用從博物館標本的收集日期進行的估計物種持久性的機率統計方法,以及用於終止尋找失蹤或據稱已滅絕物種的定量終止規則(在尋找目標物種時,根據所遇到的共生物種數量的調查數據)表明,在美國東南部,這個物種幾乎沒有機會在其歷史範圍記憶體在(Gotelli et al。2011)。此外,對1897-2010年期間某些不確定的目擊事件採用了一種貝葉斯方法來解釋不確定的有效性,結果表明多數專家支持該物種滅絕(Solow et al。2012)。然而,其他的統計研究表明,在考慮大型啄木鳥的特殊自然歷史特徵時,少量象牙喙啄木鳥可能一直堅持到今天(Mattsson et al。2008),需要大量的搜尋努力來檢測小的種群(Scott等,2008)。雖然可能性很小,但美國或古巴仍然會有殘餘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