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輸注

白細胞輸注主要是指濃縮中性粒細胞輸注。粒細胞具有趨化、吞噬和殺菌等作用,對入侵的細菌進行圍攻吞噬和殺滅,使機體達到抗感染的目的。預防性粒細胞輸注的方法已被廢棄,研究認為其對機體並無保護性作用,治療性粒細胞輸注也呈日益減少趨勢。由於白細胞抗原可引起免疫反應,應嚴格掌握適應證。

基本信息

適應證

1.嚴重粒細胞減少和粒細胞功能障礙:如白血病、淋巴瘤、兒童慢性肉芽腫、腫瘤患者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後、再生障礙性貧血、紅斑狼瘡以及新生兒敗血症。
2.粒細胞絕對值低於0.5×109/L,有明確的細菌感染,用強有力的抗生素治療48小時內無效者。

方法步驟

具有適應證時,應儘早輸注粒細胞,且劑量要大。由於存活期短,應每天輸注一次,連續5~7天,直至感染被控制為止。兒童輸注粒細胞的劑量較成人大。可將1U濃縮粒細胞懸浮於300~500ml血漿中,通過有過濾裝置的輸血器緩慢靜脈滴注,在1~2小時內滴完,輸注前不必常規用藥。

注意事項

1.輸注前應權衡利弊,嚴格掌握適應證。
2.濃縮粒細胞在製備後儘快輸注,以免降低功能。
3.輸注的速度不宜過快,每小時不能多於1×1010個,輸注時必須用有標準濾網的輸血器。
4.大量研究認為,預防性粒細胞輸注並無保護性作用。
5.粒細胞輸注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蕁麻疹、寒戰與發熱、肺部併發症、巨細胞病毒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同種免疫等。為了減少輸血併發症,可減慢輸注速度,儘量不與兩性黴素B聯用,防止肺毒性反應;用15~30 Gyγ射線照射1分鐘後再輸給患者,可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有發熱者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非阿司匹林類解熱鎮痛劑等。
6.輸注後要觀察臨床療效,主要觀察感染是否控制,體溫是否下降,不能以外周血中的粒細胞絕對值是否增加作為判斷療效的標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