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鎮[重慶市忠縣]

白石鎮:管轄原白石鎮、兩河鄉及巴營鄉的巴嶺、黃家、巴營、華嶺、盆城5個村所轄行政區域,轄18個村、1個社區,幅員面積149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原白石鎮長壽河社區。總人口約45000人。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白石鎮大部分地方海拔在600米以上,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以上。土壤以黃壤、紫色土為主,呈酸性,特別適合紅豆杉生長,有天然紅豆杉資源1300多畝,是該縣紅豆杉I類發展區。白石鎮結合本地自然條件,把以紅豆杉為主的林業特色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從2004年開始發展,至2005年底已發展紅豆杉2753畝,計畫2006年新發展2100畝,至2008年底全鎮共發展紅豆杉11000畝。白石鎮因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和已有的紅豆杉資源,被重慶市林業局命名為“重慶市紅豆杉之鄉”,這是該縣惟一獲此殊榮的鄉鎮。

概況描述

縣白石鎮地處忠縣腹心,西距重慶市210公里,東距縣城29公里。全鎮幅員面積149平方公里,居全縣第2位。轄1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49764人,居全縣第5位。政府機關職工62人,領導幹部18名。海拔200—1150m,屬典型的深丘壑谷山區,是市人大辦公廳直接幫扶的特困鎮。

歷史記載

白石鎮距今已有約3000年歷史,1949年解放。千百年來名人輩出。陝西提督方洪林將軍,二炮某部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解放軍少將陳正富,原萬縣地區專員張廣政等都是白石人。

農業情況

種養業獨具優勢。耕地面積39931畝,土質以沙土、黃土為主,主產水稻、玉米、大豆和油菜,盛產黃花梨、西瓜,紅豆杉、茶葉發展前景看好,是全縣唯一的“紅豆衫之鄉”。蛋雞養殖規模大,生豬、蠶桑也具一定規模。漁業資源豐富,漁種站在本轄區內。森林覆蓋率高。森林覆蓋率高,退耕還林長勢良好。水資源豐富。轄區內有蓄水量達4800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一座,淡水資源豐富。忠縣二期引水工程結束後,白石水庫將成為縣城居民重要的飲用水源。有三座水電站、一個水文站。

基礎設施

忠墊公路橫穿本鎮,半小時可達縣城、2小時可達重慶。加密電視入戶率50%以上,電信寬頻已進入千家萬戶;農電網改造基本完成。招商引資工作初見成效。已引進了陶瓷工藝、礦石開採、茶葉種植加工等項目。石材加工廠、瓷磚生產、方家河電站、雞蛋及母雞深加工、場鎮超市等項目正待招商開發。堅持“麻雀招商理念”,實行項目辦理全程代理制和“保姆式”服務,努力營造不欺生、與本地人同等待遇的發展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