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洞天,又名秀樂長真天,位於桂平縣城東南35公里、麻垌圩西北8公里處白石山
上。白石山海拔650米。山的東邊有獨秀峰,“孤翠插天”。山的西邊為鵝頭峰,又稱蓮花
蕊,峻峭險阻,為白石山主峰。
白石山宋以前即為宗教聖地。據《輿地紀勝》卷一百十記載,“白石洞天內有清真觀,
傍有壽聖寺,洞門自下入透容州勾漏洞天,世傳葛仙翁煉丹往來於其間。洞之上會仙岩有煉
丹灶及八仙在焉”。又載,清真觀又名陽明觀,有太宗皇帝御書。明末,縣邑舉人楊大節於
壽聖寺後面的峭壁刻上“白石洞天”4字,每字約1平方丈,至今仍存。
清《潯州府志》記載:“由山下取道至壽聖寺,石坊魏然;進石門,歷階七級為三寶殿。
殿後高閣,殿前左右為客廳、僧廚、精舍;寺後峭壁千尋。寺右循徑平行百餘步,至會真觀、
石寶觀、敞置坊。奉三清壇後面穴,雲可達勾漏通玉林,有石如林。右大士龕。龕右半壁有
乳,竇水滴下臼窠,琤琤可聽。楊大節為此作詩稱:‘脈脈源頭何處尋,石中流出自鳴琴。
多應大士輕敲錫,留與人間洗寸心’。觀上有李仙岩,無路可陟。出觀東繞過景明岩,邑明
經蔣奕蓁所顏也。再繞里許至獨秀峰,天門訣盪。由門窺山後洞,略如盤谷,周可十里田疇,
溪澗不類人間,此山之自北而東所見者也。由壽聖寺角過元珠池西行,遇石縫,外為洞門村,
內為一線天,吳令所謂巨靈掌壁者也。入凌百級為石門,再凌三百餘級,稍見低平為白雲窩。
出循山側北行攀削壁六十餘級折而東,至極有會仙岩,高深各丈許,廣數丈,中奉釋迦,外
望三郡,名山一一可指。此山中之敻絕處也。由壽聖寺左達洞門村,西繞東望,如城廓數里,
有石人附山立,四面壁僧。南去約六、七里,越土嶺北經獅子岩。岩對鳳凰嶺,披榛渡間,
更東轉而北達獨秀峰,此山之自西而南而北之所見者也。山勢奇險,中多名勝,如白雲洞、
青玉峽、仙人棋、伏龍窩、煉丹灶、漱玉泉,皆各擅其妙,游者忘倦。然蠶叢鳥道,一夫當
關,萬夫莫開,其險可恃亦可畏。”
相關詞條
-
白石山
白石山,道書稱白石洞天,是中國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名曰秀樂長真之天。位於河北省淶源縣城南15公里。白石山雄踞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區面積5...
地理位置 名稱由來 景色特點 主要景觀 獲得榮譽 -
白石山[河北淶源]
白石山,位於河北省淶源縣城南15公里。白石山雄踞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區面積54平方公里,山體高大,有“三頂、六台、九穀、八十一峰”,主脊線長7000餘...
名稱由來 景色特點 獲得榮譽 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
白石山[河北淶源縣景點]
白石山,道書稱白石洞天,是中國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名曰秀樂長真之天。位於河北省淶源縣城南15公里。白石山雄踞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區面積5...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名稱由來 景色特點 主要景觀 -
洞天
道教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 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構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體部分,中國五嶽則包括在洞天之內。 洞天福地多系實...
簡介 道教語 -
白石山[桂平市]
白石山位於桂平市麻垌鎮白石村,距桂平市區35公里。為中國36洞天中的第21洞天,宋代開始在山上修建寺觀,明代以後成為道佛兼有的旅遊勝地。晉朝著名的道教理...
簡介 歷史 -
白石山[廣西桂平市白石山]
白石山位於桂平市麻垌鎮白石村,距桂平市區35公里。為中國36洞天中的第21洞天,宋代開始在山上修建寺觀,明代以後成為道佛兼有的旅遊勝地。晉朝著名的道教理...
歷史沿革 景點描述 相關遊記 -
桂平白石山
白石山,位於我國廣西省桂平市麻垌鎮側,距市區約35公里,純屬典型的道家丹霞地貌,海拔680多米高。
發展歷史 主要景點 地理環境 -
廣西白石山
座落於桂平市東南35公里的中國荔枝之鄉桂平麻垌鎮西北8公里處,道書稱白石洞天,是中國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 名曰秀樂長真之天。
-
洞天[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
道教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 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構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體部分,中國五嶽則包括在洞天之內。 洞天福地多系實...
簡介 道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