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集[明代儒者陳獻章著作白沙集]

明陳獻章(1428-1500)撰,門人湛若水校定。凡文四卷、詩五卷,《行狀》、《墓誌》等附於質。獻章為學東陸九淵,以靜為主。生平不事著述,傳世有詩一千多首,文五百篇。在世時詩已有刻本流傳,文章則門人相互傳抄,未有刻本。

弘治十八年

(1505),羅講始刻其詩文集行世,詩文各十卷。正德三年(1508),林齊重訂補刻,卷帙依舊。嘉靖十二年(1533),高簡、卞峽重刻,有所增削,並為八卷。嘉靖三十年(1551);蕭世延重刻,編次同,於林齊刻本,而增刻《補遺》一卷,為二十一卷。萬曆二十九年(1601),林裕陽又刻之、分為九卷。此本為萬曆四十年(1612)伺祥熊重刊本,湛著水校定,亦九卷,名《白沙全集》,即《四庫全書》所收錄之底本。所收以詩為多,文則包括奏疏、序、記、論、說、題跋、雜著、贊銘、墓志銘、傳、祭文、墓表、書、啟等,其中多關理學。其《論前輩言銖視軒冕塵視金玉》三則、《安上敦乎億論》、《無後論》、《仁述論》對“道”多有闡發,《無質論女渭“君子一心足以開萬世”、“夫天地之大,萬物之富。何以為之也?一誠所為也。蓋有此誠,斯有此物;則有此物,必有此誠。則誠在人何所?具於一心耳。”《論前輩言銖視軒冕塵視金玉》第一則謂“道至大。天地亦至大。天地與道可相侔矣。然以大地而視道,則道為天地之本;以道視天地,則天地臂,太倉之一粟滄海之一勺耳;曾足與道侔哉?”上承孟子“萬物皆備於我”、陸九淵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主觀唯心主義。《仁術論》渭“天道至無心”《與湛民澤》書謂“常令此心在無物處”,“學者以自然為宗”。《與賀克恭黃門》第二則謂“為學須從靜中坐養出個端倪來,方有商量處”,強調一靜,繼承陸九淵心學。《與趙復提學金寬》第三則謂“無欲則靜虛而動直,然後聖可學而至矣”,又謂“沸氏教人曰靜坐,吾亦曰靜坐;曰惺惺,吾亦曰惺惺;調息近於數息,定力有似彈定。所謂‘流於撣學者’非此類歟?”。皆其學中主要論點。王世貞《書白沙集後》謂白沙詩“以高明絕異之姿,而又加以靜悟之力,如宗門老衲,空話障翳,心境虛明,隨處圓通”,“其見於文章者,亦仍如其學問而已”,是其詩文皆為研究其學術之重要資料。

又有天啟元年

(1621)王安舜、清順治十二年黃之正等覆刻本,均九卷。康熙四十九年,何九疇又重刊之,頗有增益,計序四首,記二首。題跋一首,書一百五十八首,詩五十五首,刊為六卷。乾隆三十六年,陳氏宗族又刻之。1987年中華書局出版孫通海點校本,作為《理學叢書》之一,底本即康熙四十九年何氏刊本,而校以各本,是目前最完備的本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