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是由楊陽執導的電視劇,主要講述了10歲的白求恩把爺爺行醫用的銅牌掛到了自己的門上,那一刻起注定他要走進人類醫學的歷史。在一連串的冒險和嘗試之中,白求恩成長為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他在大學畢業的前一年參加了一戰,但戰爭卻讓他感到幻滅。一戰結束後白求恩來到倫敦,在倫敦一位蘇格蘭姑娘以一種不平凡的天真讓白求恩一見鍾情,他們迅速結婚。 法西斯戰火仍在蔓延,從西班牙回來後,白求恩發現有一個地方叫中國,更需要他 的幫助。從起初的不理解到後來的生死與共,白求恩與中國人一起經受了戰火的洗禮,建立起了深厚情意。當白求恩打算回美國要求藥品支援,突然一場戰役爆發,白求恩毅然決定留下,再一次和中國的戰士、醫護人員一起面對硝煙戰火。然而這一次,他在手術過程中不慎弄破手感染了病毒,最終在中國人民的感激和懷念中死去。 白求恩1890年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1939年11月在中國河北抗日戰場染病去世。在加拿大和美國,他以高超的胸外科手術享有盛譽,是個生活優裕的富家子弟。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後,在硝煙炮火中忘我地救治 八路軍傷員,曾連續為115名戰士做手術,持續69個小時。他為中國獻出了生命中最後的1年零8個月。臨終彌留時,白求恩這樣寫道:“人生很好,很值得為它活上一回,但也的確值得為它去死……”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特洛文·海斯諾爾曼·白求恩
辛蒂·巴斯畢麗薩
王 策董千秋

分集劇情

第1集

1938年春天,白求恩攜帶藥品和醫療器械,同兩名助手一起來到中國。在前往延安的途中,他們遭遇日軍襲擊,被一隊八路軍戰士所救。白求恩很快與身邊的年輕戰士打成一片,他們讓他想起遠在加拿大的親人、朋友以及年少時光。

第2集

聽著孩子們純淨的歌聲,白求恩仿佛回到了故鄉,回到了父母身邊。少年白求恩調皮好動,對一切充滿好奇,身為醫生的祖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

第3集

白求恩一行終於來到延安,這是一個管理有序、朝氣蓬勃的城市,同外界傳聞大為不同。不過八路軍醫院簡陋的醫療衛生條件卻不容樂觀,看著傷員身上的污黑繃帶,白求恩忍不住大發雷霆,令眾人尷尬不已。

第4集

在窯洞裡,白求恩見到了毛澤東,二人言談甚歡。白求恩提出要建立一支戰地醫療隊,以拯救更多的前線傷員,毛澤東對“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傷員能夠復員”這個數字異常重視。

第5集

白求恩力排眾議,堅持要上前線。他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失去了好友查爾斯。在一戰後的幾年裡,他沉浸在精神創傷中,直到遇見了美麗的弗朗西絲。

第6集

和鄉親們打完招呼,白求恩立即展轉不同的地方看望傷員,發現這裡的醫療情況果然更加惡劣。在看護重傷員的龍王廟,方醫生對傷員們的不當醫治和不衛生的護理,讓白求恩憤怒不已,強烈要求將其開除。白求恩的厲言厲行給了葉院長一個下馬威,麗薩則勸他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當他們再來到龍王廟,發現裡面正在大掃除,白求恩隨即向葉院長表達了歉意,並提出了戰地醫院的構想。葉院長的認真苛責,令大家對這位沉著冷靜的女院長敬佩有加。村民和戰士們的生活十分簡樸,但他們卻盡力讓白求恩大夫吃到最好的東西,白求恩知道後主動要求與大家吃一樣的飯菜。白求恩與麗薩在松岩口幫助大家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大家在磨和中互相學習,相處得其樂融融。慢慢的,白求恩融進了當地人民的生活,並從村民的角度為他們著想,還為他們建造了廁所,指導大家接受先進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第7集

看到方醫生勤勤懇懇的學習態度,白求恩認識到對他一直存有很大誤解,糾正了自己的偏見。他們雙方互相化解了矛盾,共同為戰地醫院作準備。在坎貝爾先生於自家別墅舉辦的生日宴會上,他又見到了弗朗西絲,而她的身份竟是坎貝爾先生的千金。弗朗西絲的出現改變了諾爾曼的生活,他決定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當坎貝爾先生得知了他的心意後,出於擔心會給女兒帶來動盪不幸的生活,找來諾爾曼極力阻止他們的交往。但弗朗西絲嫁意已決,讓坎貝爾先生只得放手給予他們祝福。諾爾曼如願以償地與弗朗西絲舉行了婚禮,婚禮結束後,母親將爺爺留下的醫生執業銅牌送給了他,讓諾爾曼倍受激勵。在龍王廟為一名傷員動手術時,由於沒有血漿白求恩要求現場的人幫助輸血,卻發現幾乎沒有當地的醫護人員肯站出來,憤怒和不解之下他當場抽自己的血做示範。事後翻譯董千秋向他解釋了是無知造成了這種膽怯,白求恩理解了他的意思,同時他們也認識到建立流動血庫的迫切性。與日軍的交戰不斷,戰地臨時醫院裡,許多戰士因為失血過多而喪生。白求恩提議建立流動血庫,葉院長主動攬下任務到附近耿莊組織獻血。

第8集

出於無知,沒有村民願意獻血,白求恩再次用自己做示範,他的現身說法教育了在場的民眾,看到因輸血搶救過來的戰士,村民們很受震動。白求恩向王震將軍抱怨由於缺乏足夠的救護措施,許多戰士白白犧牲。王震將軍沒有為他的直白惱怒,而是決心要按照白求恩所說改善這樣的環境。同時,看著越來越多前來義務獻血的村民,白求恩和麗薩感到十分欣慰。1924年,在歐洲巡訪了一年的白求恩夫婦來到了底特律,這個布滿新興的百萬富翁和傳奇人物的蓬勃發展的美國工業中心,讓他們情不自禁地憧憬著嶄新的未來。診所開張後,境況卻不如諾爾曼想像得那般樂觀,他漸漸發現真的像阿蘭所說,診所附近的居民大都貧困潦倒看不起病。窮人們有病卻看不起,諾爾曼從他們中學到了書本與課堂上沒有的知識,忙於工作的他常常忽略了弗朗西絲。想到十五年前對妻子的忽視,身在陝西的白求恩心中時不時地感到隱隱作痛,他只有靠給弗朗西絲不停地寫信來抒發這一切,儘管始終沒有收到回信。戰地醫院終於動工了,布朗也從延安趕來了前線。白求恩興奮地向布朗介紹著這裡的一切,他將把醫院命名為“模範醫院”,將對醫院的設定有全新的規劃,並將對醫務工作者進行系統的培訓。

第9集

新醫院剛剛修好,白求恩就找來雙喜要為他縫兔唇,在白求恩等人的努力下驚恐萬分的雙喜順利結束了手術,縫合的嘴唇讓他高興得上竄下跳。為慶祝模範醫院的落成,松岩口的全體戰士、醫護人員和村民匯集在龍王廟前,白求恩飽含著熱淚走到了講台前——他的發言深情而生動,博得了現場每個人的熱烈掌聲,也讓他從民眾的信任中到快樂與滿足。在給近三十幾個病人看過病後,白求恩診所收入的全部診費卻不到十塊錢,然而出於醫生的責任心,諾爾曼仍在堅持他的行醫準則。一天,一個叫吉爾勃特的著裝體面的男子找到了諾爾曼,開車請他幫忙救一個做完流產手術後情況一直很糟糕的女孩。諾爾曼替她檢查後把這名叫麗薩的女孩送往州立醫院,而造成她不幸的吉爾勃特,這名州議員卻急於掩蓋自己的醜行,這一切讓諾爾曼強烈地蔑視和厭惡。

第10集

阿蘭·戈登告訴諾爾曼醫生們一致認為她要切除卵巢才行,諾爾曼表示強烈反對,在他的一再堅持下,院方同意由他親自主刀。手術成功後,醫院的外科主任馬丁醫生大力邀請諾爾曼來做兼職大夫,並允偌會介紹患者到諾爾曼的診所就醫他再從中提成。在阿蘭·戈登的鼓動下,諾爾曼接受了以上的請求。自此以後,白求恩夫婦的生活徹底改觀,收入源源不斷。數月後,白求恩夫婦受邀參加馬丁醫生在家中別墅舉行的晚宴,交談間,諾爾曼從工人運動問題開始與眾人產生分歧,他意識到自己與這群惟利是圖的人是如此地格格不入。希爾登出現在卡斯街拐角的工人隊伍里,麗薩和父親也身在其中。希爾登擲地有聲的罷工宣言激勵了大家的信念,罷工運動將在近日展開。諾爾曼最終在馬丁家鬧得不歡而散收場,回家的路上,覺得臉面盡失的弗朗西絲向諾爾曼表達了不滿,夫妻之間埋下了矛盾的種子。在松岩口,為了和大家同甘共苦,白求恩謝絕了每月一百元的津貼,他的心思完全撲在了救死扶傷和改善傷員醫療條件上。

第11集

把弗朗西絲送回家後,諾爾曼意氣消沉地獨自開車在工人街附近遊走,最後來到了“星期六”酒館。在那,希爾登與諾爾曼這對親如兄弟的老朋友久別重逢,兩人喜出望外。他們得醉眼朦朧,送回了麗薩和她父親後,兩人回到諾爾曼的診所繼續敘舊,多年不見讓他們有傾訴不完的衷腸。回憶著這一切,身在中國的白求恩既覺得寬慰又有點憂傷。這天晚上,因為發現部分傷員晚上沒有被褥,白求恩嚴厲責備了當晚的值班醫生布朗,布朗一怒之下告訴白求恩他要回美國。布朗的離開使白求恩感到孤獨和沮喪,不禁懷疑起自己與他人相處的能力。他想起跟朋友親人關係的惡化,特別是和弗朗西絲。底特律的深夜,諾爾曼被叫醒幫忙為一名匈牙利籍勞工的妻子接生,在目睹了窮人的窘迫境遇後,他再次意識到對窮人而言合理的工資待遇要比神妙醫術更為重要實用。

第12集

一封電報派來,通知松岩口一批日軍正在向這邊開來,葉院長立即帶領整個醫院的人和村民向山里轉移。第二天,日軍已被擊退,回到村子裡時,醫院遭到了嚴重破壞,到處是斷壁殘垣。這時候村民們發現三名日本兵並打算絞死他們,白求恩和麗薩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放下俘虜並準備為其中的重傷者動手術,但他們的行為沒有得到眾人的理解。在輸血的緊要關頭,忍住內心的強烈不滿方醫生挺身而出,再次讓白求恩刮目相看。希爾登帶著諾爾曼為加尼特先生看病,諾爾曼見到了十多年不見的瑪麗,還看到了他們的兒子。加尼特先生的肺病十分嚴重,但他時刻把共產主義事業放在最首要位置上,並努力勸說希爾登近期不要舉辦罷工活動,否則會出大亂。諾爾曼告訴希爾登,加尼特先生的生命只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希爾登淚流滿面。中國戰場上,得到前方傷亡嚴重的通知,白求恩攜醫療隊趕到附近的教堂,接待他們的是法國人赫爾小姐。

第13集

加尼特先生堅定的信仰以及與瑪麗深厚的感情打動了諾爾曼。罷工當天他在診所外掛出“罷工工人免費就診”的橫幅,此起彼伏的罷工口號在街上響起。弗朗西絲難以理解丈夫的行為,及早地結束了在診所幫忙。加尼特先生在隨著罷工隊伍唱的《國際歌》中悄然離世,直到最後一刻仍不放棄他的理想。遊行隊伍遇到了擋住去路的警車,罷工工人與軍警在當街廝打起來。諾爾曼曾救助過的匈牙利勞工夫婦,由於被貧窮和死亡折磨得過度絕望,點燃煤氣全家引爆自殺。回到診所,諾爾曼看到了已經斷氣的妓女伊芙林,她因為在溫德利夫人診所做了不當的墮胎手術而身亡。當晚在馬丁醫生舉辦的另一場聚會上,諾爾曼大罵溫德利夫人的無良,斥責她為殺人犯,並當場聲討權貴們建立起來的病態的醫療制度。車上弗朗西絲與他再次爭吵,弗朗西絲離去後他開始咳嗽不止。諾爾曼發現自己得了當時的不治之症肺結核,絕望的他隱瞞著事實主動提出與弗朗西絲離婚。白求恩牧師和妻子趕來看望病情日益嚴重的兒子,在病床前,多年不和的父子冰釋前嫌。

第14集

諾爾曼在療養院靜養的過程中,意外了解到了人工氣胸療法,通過手術他康復了。大病初癒的諾爾曼,當務之急是給弗朗西絲髮了一封要求復婚的電報。由於缺少藥物,前線的手術難以展開,游醫生只好冒險外出買藥。白求恩大夫希望赫爾小姐能以教會的身份去西安幫忙購買藥品,但赫爾小姐的中立觀點讓白求恩無從辯解,藥品的匱乏更讓他們苦惱不已,一時間救援工作陷入了困境。游醫生負了重傷而歸,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他忍受不了手術的疼痛開槍自殺。目睹了這一切的赫爾小姐在麗薩的百般企求下終於答應外出購買藥品。麗薩陪同赫爾小姐打扮成傳教士出發了,看著她們的離開白求恩感到劇烈的不安與孤獨,也才明白麗薩對於自己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第15集

二柱子帶著4個八路軍在送傷員的路上遭到日兵伏擊,所有人包括日本俘虜無一人倖免。當晚,白求恩在惡夢中醒來,他不知道這場夢已經發生。第二天,大家為白求恩大夫慶祝生日,沉浸在平和的喜悅中。噩耗終於傳來,站在為二柱子他們壘起的墓前,眾人痛哭流涕,沉默不語的白求恩內心亦無法平靜。沒多久,大柱子也在一次戰鬥中中彈身亡,悲痛時刻縈繞在白求恩的心中。第一支八路軍流動醫療隊正式成立,白求恩率領這支隊伍不畏艱險沖入敵區,協助前線的救援工作。他們一共走了八百多里路,做了一百一十三個手術,白求恩為自己是這裡年齡最大的士兵感到驕傲。

第16集

土地廟的老戲台上演出了一出根據白求恩事跡改編的戲,白求恩同戰士們一塊觀看,戲裡戲外熱鬧非凡。1929年的蒙特婁,諾爾曼沉浸在與弗朗西絲復婚後的新生與喜悅中,在療養院結識的律師朋友丹尼爾送來一輛轎車,吃飯時丹尼爾對猶太人表示出的厭惡令諾爾曼心生疑惑。弗朗西絲得知自己懷孕後立即趕到醫院想要通知丈夫,諾爾曼卻總被各種各樣工作上的事情分心。當諾爾曼決定用自己當實驗品追查病因時,弗朗西絲忍無可忍,認為他這樣冒險是對親人的不負責任。諾爾曼卻又告訴她:明天他就要動身去蘇聯參加一個國際生理學大會。1936年,從蘇聯回來後,諾爾曼的世界觀有了全新的認識,他到處演講,慷慨激昂的言辭得到民眾的歡迎。然而這一次弗朗西絲選擇離他而去。希爾登和麗薩來到了蒙特婁並找到了諾爾曼,二人已經結婚,原來他們是受援助民主西班牙委員會委託,請諾爾曼去馬德里做醫療隊的隊長。吃飯席上,諾爾曼聽說餐廳老闆雅克夫的女兒病了,他本著醫生的職責主動要進去為她看病。在雅克夫的房間,他與丹尼爾意外見到了6、7名猶太避難者。諾爾曼為避難者一一檢測後,確定他們都患了肺結核,並不顧危險地幫他們治療。

第17集

土地廟的戲剛演完,董千秋送來了赫爾小姐的書信,信里告之她們從西安歸來的途中,麗薩不幸中彈現在生命垂危。白求恩看完信後大受刺激,失態地衝出了人群。無法找到麗薩的白求恩只有繼續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唯有心裡默默地為她祈禱。赫爾小姐趕到了前線,帶來了麗薩的死訊,悲痛中的白求恩強忍淚水,站在手術台前繼續工作。回到松岩口的白求恩變得蒼老而消瘦,眾人怕他想家和心疼他的身體為他攢了整整一籃子雞蛋,白求恩被這一切深深感動,承諾永遠不會離開大家。在馬德里組建流動血庫的經驗,被白求恩在晉察冀很好的調動了。因為根據地極度缺乏藥品和醫療器械,白求恩思考了很久後,決定親自回一趟美洲。歡送白求恩大夫的當天,村民帶著各自的一點心意與他依依不捨地道別。眼看著就要出發了,白求恩從葉院長嘴裡套出日兵“春季大掃蕩”的行動計畫,考慮到這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前途,白求恩臨時決定推遲自己的回國計畫。

第18集

炮火再次打響了,白求恩大夫在白色幔帳圍起的手術里緊張地搶救著傷員,他不顧戰火的危險,堅持為前線的傷員做手術。跟隨希爾登奔赴馬德里戰場的白求恩,在救援過程中,感受到了血漿在戰地醫療中的重要性,組建了流動血庫。在最後一個手術中,白求恩不小心劃破了自己的手指,回到住處後他發現傷口明顯被感染了,緊接著他發現自己的雙耳也聾了。茫然中,白求恩想念起在馬德里戰場英勇就義的希爾登——在那之後,白求恩開始投入一場又一場的反抗法西斯戰鬥中,最後參加了美國和加拿大的援華組織組建的援華醫療隊。赫爾小姐購買的藥品終於到了,她將麗薩生前為白求恩買的手套送到他手裡,眾人看到這一幕紛紛熱淚盈眶。

第19集

失聰並沒有讓白求恩喪失鬥志,他依然挺身在第一線,傷員們在他的激勵下頂住麻藥缺失造成的疼痛,配合好每一場手術。為了取出一名傷員頭骨里的彈片,白求恩親自師範給方醫生看,不知不覺中劃破了手套,疲憊的他沒有發覺手指上又被劃破了。為了讓白求恩大夫好好休息,董千秋只得求聶榮臻命令其睡覺。趁白求恩熟睡之時,董、方二人委託二禿子看住房門悄悄地帶著醫療隊趕赴前線。白求恩醒來後發現房門已鎖,便破窗而出翻身上馬疾馳而去,攔不住他的二禿子也只好緊隨其後。這一次在前線上,白求恩堅持在手術台前,創下了連續工作69小時,手術150例的晉察冀戰地醫療史上的最高記錄。勝利回來的路上,疲勞加上手傷,白求恩從馬上摔下來,再也沒有力氣站起來。醫療隊回到了松岩口,鄉親們看到白求恩大夫倒下了都驚噓不已。所有人都想盡全力挽救他的病情,卻沒有良好的對策。

第20集(大結局)

白求恩平靜地告訴方醫生和董千秋,自己在感染了丹毒後已經患了敗血症,即使現在截肢也已經來不及了。彌留之際,白求恩用一隻手敲打打字機,把要對每一個人說的話做的事用遺言的方式記錄下來。毛主席得知後立即下令去重慶買盤尼西林的藥並派飛機送來,大家獲悉後相擁而泣,期待著奇蹟的出現。然而當天夜裡,白求恩大夫闔上了他的雙眼,永遠地離開了人世。鄉親們、戰士們自發地抬著他的遺體走了整整五天五夜,漫天飄舞的鵝毛飛雪,仿佛在為他做最後的告別。毛澤東主席為諾爾曼·白求恩題詞:“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