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松木蠹象

白松木蠹象

白松木蠹象 昆蟲綱,鞘翅目,動物界。 象甲科。危害幼樹、松,杉木質包裝、墊木。大小5-8mm X 2-3mm,通常雌蟲比雄蟲長1mm,初羽化成蟲淡紅色,越冬後變黑,幾乎成黑色。成蟲在內樹皮和形成層上取食,咬成直徑達2.5mm的洞。春季危害後,不斷從樹頂枝或直立末梢上取食孔中流出樹膠。樹被咬成環槽狀直到死亡。在較高樹中,枯死頂枝可被呈現垂直生長枝上輪生的一個或多個枝條取代。由此產生彎曲及分岔莖。連續危害造成多莖狀和甘藍狀樹體。分布地區北美。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病蟲害名稱 白松木蠹象(木蠹象)
科學分類 昆蟲綱、鞘翅目、象甲科
檢疫分類 外檢(進境三類)
分布地區 北美。

生物特性

卵圓形,大小0.7-0.9mm X 0.4-0.6mm,幾乎無色,初產時,卵殼光滑明亮。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12mm,體軀白色,頭部淺棕色。

新化蛹時,蛹完全白色,在羽化前,蛹體的上顎、複眼、喙、前胸及足變為橙色。

成蟲

大小5-8mm X 2-3mm,通常雌蟲比雄蟲長1mm,初羽化成蟲淡紅色,越冬後變黑,幾乎成黑色。前胸、鞘翅及足上具白色毛簇,紅棕色鱗片,分布在前胸形成幾個小斑點,在鞘翅上形成兩條不規則橫紋。喙彎曲,同前胸等長,觸角生於喙的近中間。成蟲壽命達4年,在針葉落葉層或樹幹上部越冬。3月或4月末離開越冬場所,爬行或飛到寄主植 物的端梢(記載最長飛行距離,雄蟲為74km,雌蟲為85km)。成蟲在內樹皮和形成層上取食,咬成直徑達2.5mm的洞。刺激物可影響該蟲的取食活動。7月末至9月末成蟲羽化,羽化期同環境條件有關。成蟲直到10月和11月越冬前停止取食。

傳染途徑

木蠹象屬的種類自然傳播同該種的飛行特點有關,一般其飛行距離小於100km。國際間,最可能由活針葉植物包括聖誕樹攜帶傳播。一些種類(如白松木蠹象、榛梢木蠹象)僅危害幼樹,不能通過木材攜帶。在殘留的樹皮下,木材表面及木材中有攜帶“嵌木繭”的可能性。

防疫方法

禁止輸入來自北美的落葉松屬、雲杉屬、松屬、黃杉屬植物和切枝。對可攜帶該有害生物的植物、植物產品及其他檢疫物實施嚴格的現場檢驗和實驗室檢測,特別注意活針葉植物,如聖誕樹等。若發現該有害生物,及時進行除害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