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白朮六兩(180g),赤茯苓(去皮)、乾薑(炮)、肉桂(去粗皮)、半夏(湯洗七次)、人參(去蘆頭)、枳實(去瓤,麩炒)、肉豆蔻(面裹煨香)各二兩(60g)。
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糊丸,每服10g,生薑湯下。
2、古代用法:上為細末,用神曲輾細,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功用
健脾溫中,祛濕止瀉。
主治
脾胃不和,胸膈痞悶,心腹脹滿,乾噦噫酸,飲食不化,腸鳴泄瀉,酒癖停飲,嘔吐痰沫,頭目昏運。
方義
本方主治證為中焦虛寒,溫運失職。寒濕停滯,清濁相亂者。治宜健脾益氣,溫中散寒,祛濕止瀉。方中白朮用量獨重為君,健脾補中,燥濕止瀉。人參大補元氣以助運;茯苓健脾利濕以止瀉;肉桂補火助陽,溫通散寒;乾薑溫中回陽,散寒止痛。均為臣藥。佐以半夏燥濕和胃,消痞散結,降逆止嘔;枳殼行氣導滯,消脹除滿;肉豆蔻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神曲消食健胃。生薑為引,溫中散寒,和胃止嘔。全方配伍,可使脾虛得補,中寒得散,健運復常,濕邪得祛,則泄瀉可止。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普濟方注錄》:“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悶,心腹脹滿,嘔吐泄瀉,頭目昏暈。白朮180g,赤茯苓、乾薑炮、肉桂、肉豆蔻煨、枳實、半夏、人參各60g,糊丸,每服10g,生薑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