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姑魚

白姑魚

白姑魚,(拉丁名:Argyrosomus argentatus Houttuyn,英文名: white croaker)為石首魚科白姑魚屬的魚類。俗名:白米魚、鰃仔魚、白梅、白姑子、沙衛口。白姑魚口前位,斜形。上頜外行與下頜內行牙較大。無須。頦部有3對小孔。鰓孔大。頭體蒙櫛鱗,背,臀鰭有一行鱗鞘。二背鰭間有一深凹。第二臀鰭棘約等於眼徑。胸鰭側位。腹鰭胸位。尾鰭短楔狀。背側淡灰,下側銀白。第一背鰭黃灰。後背鰭有一白縱紋,偶鰭淡黃,尾鰭灰黃。為中下層海魚。生殖期聚群向近岸洄游。是無毒,經濟型食用魚。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白姑魚白姑魚

白姑魚體延長,側扁,背、腹緣略呈弧形。頭鈍尖,口裂大,端位,傾斜,吻不突出,上頜等於下頜,上頜骨後緣達瞳孔之後;上頜最外列齒擴大為犭齒,內列齒細小呈絨毛狀,前端中央無齒,左右側齒中斷不連續,下頜內列齒擴大為犭齒,左右側齒連續不中斷; 吻緣孔5個,中央緣孔為半圓形的側裂孔,內、外側緣孔沿吻緣葉側裂,吻緣葉完整不被分割;吻上孔3個,孔小呈弧形排列;頦孔6個,中央4孔在頤縫合處呈梯形排列,前2孔距離較短。鼻孔2個,卵圓形後鼻孔約為圓形前鼻孔的兩倍大。 眼眶下緣達前上頜骨頂端水平線。前鰓蓋後緣具鋸齒緣,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鰓耙細長,最長者為鰓絲的1.5倍。吻端、眼周圍及頰部被圓鱗,余被櫛鱗,背鰭軟條部和臀鰭基有一列鞘鱗,尾鰭基部有小圓鱗。耳石為白姑魚型,即叄角形,腹面蝌蚪形印跡之「尾區」呈「T」字型,末端僅彎向耳石外緣。胸鰭基上緣點在背、腹鰭基起點前,位鰓蓋末端下方,背鰭基和腹鰭基起點相對;尾鰭楔形;第二臀鰭棘略短於眼徑。腹腔膜黑色,胃為卜字形,腸為2次迴繞型,幽門垂11-12個,鰾為白姑魚型,附枝24-27對,僅有腹分枝,第二對以後呈翼形開展。體側上半部紫褐色,下半部銀白色;背鰭褐色,軟條部中間有一銀白帶;尾鰭黑色;臀鰭無色;腹鰭和胸鰭無色。口腔白色。鰓腔黑色。鰓蓋青紫色。

生活習性

白姑魚主要棲息於水深40公尺內之砂泥底海域,產卵季來臨時有集結洄游之習性,以小型魚類、甲殼類等為食。

生長繁殖

白姑魚白姑魚

白姑魚生殖期聚群向近岸洄游。在我國,現知有三個群,一為山東半

島南方群,4—5月北游到萊州灣,鴨綠江口及海州灣等處產卵,9—10月南遊,11—12月返越冬場。二為濟州島群,約7月到長江口外與舟山之間產卵。第三群在溫州外海越冬,4月北上到舟山與長江口外之間產卵,10月後南返越冬。大部二齡即達性成熟。卵浮性,透明,卵徑0.85一0.92毫米。初孵仔魚全長2.38毫米。

分布區域

白姑魚分布圖白姑魚分布圖

白姑魚主要分布於屬熱帶、亞熱帶、暖溫帶的西北太平洋區,包

括中國南海、東海及黃海南部。

科目及產地

石首魚科

產地及產期: 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之、主要漁場有長江口外海、舟山漁場、連雲港外海、鴨綠江口一帶及

介紹

體呈橢圓形,一般體長20厘米左右、體重200~400克、口大,上頜與下頜等長,上頜牙細小,排列成帶狀向後彎曲,下頜牙兩行,內側牙較大、錐形,排列稀疏.額部有6個小孔,無顏須、體被櫛鱗,鱗片大而疏鬆,體側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尾鰭楔形,胸鰭及尾鰭均呈淡黃色。

白姑魚 (石首魚科)Argyrosomus argentatus

[地方名]白姑魚、白姑子、白米子、白眼魚、白果子、白梅、白花色。

[形態特徵]體呈橢圓形,一般體長20厘米左右、體重200—400克。口大,上頜與下頜等長,上頜牙細小,排列成帶狀向後彎曲,下頜牙兩行,內側牙較大、錐形,排列稀疏。頦部有6個小孔,無頦須。體被櫛鱗,鱗片大而疏鬆,體側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尾鰭楔形,胸鰭及尾鰭均呈淡黃色。

[產地、產季]白姑魚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之。主要漁場有長江口外海、舟山漁場、連雲港外海、鴨綠江口一帶及渤海的遼東灣、萊州灣。浙江、江蘇等南部海區漁期為5—6月份,遼寧、山東等北方沿海漁期為8—9月份。

[經濟價值]屬海洋經濟魚類之一,但在我國沿海產量並不多。其肉厚而細嫩,食用方法以紅燒、清燉為主,也可加工製成乾白姑魚是出口品種,其英文名為white chinese crodrer,日文名為シロ女口ダチ。輸往國別和地區:日本。出口口岸:遼寧、河北、山東、江蘇、上海

利用價值

食用價值

營養成分(每100克)

熱量 150(千卡) 硫胺素 0(毫克) 23(毫克)
蛋白質 19(克) 核黃素 0(毫克) 28(毫克)
脂肪 8(克) 煙酸 3(毫克) 0(毫克)
碳水化合物 0(克) 維生素C 0(毫克) 0(毫克)
膳食纖維 0(克) 維生素E 1(毫克) 1(毫克)
維生素A 0(微克) 膽固醇 80(毫克) 0(毫克)
胡羅卜素 1(微克) 382(毫克) 171(毫克)
視黃醇當量 72(微克) 153(毫克) 21(微克)

功效作用

有利尿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腫、乳汁不通、胎氣不長等症。發物。

如膽石症、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以及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兒科疾病,外科疾病,皮膚性病。

適宜食用

懷孕期,孕婦,乳母,兒童青少年,老人,職業人群,更年期婦女,久病體虛人群。

健康體質平和質,氣虛體質,氣鬱體質,濕熱體質,陰虛體質。

不適食用

胃炎,痢疾,腸炎,消化性潰瘍,呼吸系統疾病,婦科疾病,神經性疾病。

嬰兒,幼兒。

痰濕體質,特稟體質,陽虛體質,瘀血體質。

食用禁忌

白姑魚白姑魚

在幼兒吃鹹魚比成年人吃鹹魚更具有致癌性。鹹魚之所以會引起

鼻咽癌,是因為魚在醃製過程中部分蛋白質會分解出胺。動物實驗也表明,大白鼠吃鹹魚會出現癌變,而不吃鹹魚的對照組則不發生癌變。

痛風[span]病[span]人不宜吃魚。魚類中含有嘌呤類物質,如有痛風,則是由於體內的嘌呤代謝發生紊亂而引起的,主要表現為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過高,可使人的關節、結締組織和腎臟[span]等部位發生一系列症狀,故患痛風症的人吃魚會使症狀加重。

經濟價值

白姑魚屬海洋經濟魚類之一,但在我國沿海產量並不多。其肉厚而細嫩,食用方法以紅燒、清燉為主,也可加工製成乾白姑魚,主要輸往的國家和地區有日本。出口口岸:遼寧、河北、山東、江蘇、上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