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嘴啄木鳥
身長50厘米的大型啄木鳥。分布在北美洲北美洲的東南部,是北美洲最大的啄木鳥,以樹幹中的昆蟲昆蟲及幼蟲為食。雌性啄木鳥在樹幹上挖洞作巢,每次產卵 2-3枚。幾十年前, 在北美洲東南部還曾

其種群現狀 目前帝啄木鳥在IUCN紅色名錄內列為極危物種(“可能滅絕”),表 示此物種除了極度瀕危外,實際上已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此鳥仍然存活。對上一次可靠的紀錄已是在1956年,杜蘭戈州內有觀察紀錄。此後分別在1965年、1993年、1995年及1996年等斷斷續續出現當地的觀察紀錄,但每當研究人員根據情報而在發現地點進行詳細搜尋時,卻都空手而回。學者們雖然相信仍可能有個體存活,但其極 Lammertink et al.根據1956年後的多次觀察報告推斷此鳥在1990年代仍然存活,主要分布在其歷史上曾出現的分布區的中部,在這段期間沒有可靠的紀錄並缺乏有關的研究數據;在1990年代以後,由於種群數已出現災難性的減少,雖然其近親象牙喙啄木鳥能於2005年再現人世,但半個世紀後的今天要找到此鳥已幾近渺茫。 目前全球有約120具帝啄木鳥的博物館標本,但一張活生生的帝啄木鳥相片或錄影片段也沒有留下。
身長50厘米的大型啄木鳥。分布在北美洲北美洲的東南部,是北美洲最大的啄木鳥,以樹幹中的昆蟲昆蟲及幼蟲為食。雌性啄木鳥在樹幹上挖洞作巢,每次產卵 2-3枚。幾十年前, 在北美洲東南部還曾
啄木鳥,約有221種。體長90~560毫米。該科鳥類頭亦大,但頸較長,嘴強硬而直,呈鑿形,舌長而能伸縮,先端列生短鉤;腳稍短,具3或4趾;尾呈平尾或楔狀...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生活習性 該科種類 保護級別啄木鳥科(學名:Picidae):是鳥綱鴷形目的1科,約有221種。體長 90~560毫米。該科鳥類頭亦大,但頸較長,嘴強硬而直,呈鑿形,舌長而能伸縮,...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生活習性 相關知識 該科種類白腹黑啄木鳥屬於中型的鳥類,體長約為46厘米。前額、頭頂、枕部為紅色,頭頂和枕部的羽毛伸長,形成一個長長的紅色羽冠,顎紋也是紅色,其餘頭、頸、胸和上體均...
簡介 形態 分布 習性 繁殖啄木鳥是著名的森林益鳥,除消滅樹皮下的害蟲如天牛幼蟲等以外,其鑿木的痕跡可作為森林衛生採伐的指示劑。啄木鳥的別稱是“森林醫生”,它是常見的留鳥,在我國分...
簡介 動物形態 生活習性 分布 種類介紹帝啄木鳥,學名Campephilus imperialis,是鴷形目啄木鳥科中的一種,也是所有啄木鳥中體形最大的一種,體長可達60cm。與象牙喙啄木烏是...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分布情況 保護現狀 相似物種白眉棕啄木鳥(學名:Sasia ochracea)為啄木鳥科白眉棕啄木鳥屬的鳥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
屬科 描述 叫聲 分布範圍 分布狀況啄木鳥是著名的森林益鳥,除消滅樹皮下的害蟲如天牛幼蟲等以外,其鑿木的痕跡可作為森林衛生採伐的指示劑。啄木鳥的別稱是“森林醫生”,它是常見的留鳥,在我國分...
簡介 動物形態 生活習性 分布 種類介紹白翅啄木鳥(學名:Picoides leucopterus)為啄木鳥科啄木鳥屬的鳥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新疆。
亞種 基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