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傳

白先勇傳,圖書。作者為劉俊。

圖書簡介

白先勇的一生,是鍾“情”的一生。白先勇的一生,是愛“美”的一生。因為有“情”,白先勇走上了寫作的道路,成為一個作家,並在自己的小說中寫盡人間的各種“情”。因為愛“美”,白先勇在自己的藝術創造過程中,總是把對“美”的追求作為一個重要的努力方向,並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眾多的“美”。白先勇鍾“情”愛“美”的人生和藝術,隨著他對人生、對藝術不竭的激情和對美的無限渴望,隨著他寫作之筆永不停息地揮動,隨著青春版崑曲《牡丹亭》走向世界,還在不斷地延伸、繼續……

作者簡介

劉俊,1964年9月出生,江蘇省南京市人。1986年獲蘇州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著有《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從台港到海外――跨區域華文文學的多元審視》、《跨界整合――世界華文文學綜論》、《精神分析學與中國文學批評》等;參與編著《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導引》、《中國現當代文學》等;主編《跨區域華文女作家精品文庫》(十本)等。《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2001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目 錄

引子
源頭
第一章 內地、香港時期(1937-1952)
桂林(1937-1944)
重慶(1944-1945)
南京-上海-武漢-廣州(1945-1949)
香港(1949-1952)
第二章 台灣時期(1952-1963)
建國中學(1952-1956)
成功大學(1956-1957)
台灣大學(1957-1961)
《現代文學》(1960-1973)
《現代文學》周年慶(1961年3月)
早期作品(1958-1962)
摯友生病(1960年7月)
母親去世(1962年12月)
赴美留學(1963年1月)
第三章 美國時期(上)(1963-1973)
愛荷華大學(1963-1965)
“海外中國人”系列小說(1964-1965)
任教加州大學(1965-1994)
《台北人》(1965一1971)
父親去世(1966年12月)
六七十年代的文學批評(1967-1978)
安居樂業(1973年3月)
《現代文學》停刊(1973年9月)
第四章 美國時期(中)(1971-1984)
《孽子》(1971一1983)
《現代文學》復刊(1977-1984)
《夜曲》和《骨灰》(1979-1986)
舞台劇《遊園驚夢》(1982年、8月)
明姐去世(1982年10月)
多種藝術形式的“變體”(1979-2006)
“世界語”“交響樂”(1961-2006)
《現代文學》終刊(1984年1月)
第五章 美國時期(下)(1984-1994)
散文創作(1976-2002)
八十年代以後的文學批評(1979-2002)
文化反思(1976-2007)
大陸“新感覺”(1987-1988)
重刊《現代文學》(1991年12月)
王國祥去世(1992年8月)
提前退休(1994年9月)
第六章 太平洋兩岸時期(1994-)
世界華文文學經典(1999年)
關懷愛滋:文學書寫與社會參與(2000-2004)
“白先勇衝擊波”(2003年)
香港半生緣(1949-2007)
兩度獲獎(2003-2004)
崑曲之旅六十年(1946-2007)
青春版崑曲《牡丹亭》的製作歷程(2002-2004)
百場青春版崑曲《牡丹亭》演出史(2004-2007)
青春版崑曲《牡丹亭》的意義和價值(2002-2007)
《紐約客》(1965-2003)
人生與藝術:一個是“情”,一個是“美”(1937-)
尾聲
附錄 文學創作:個人・家庭・歷史・傳統一訪白先勇
白先勇創作年表
參考書目
後記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9-01-01
·版次:1
·總頁數:282
·印刷時間:2009-01-01
·印次:1
·字數:327000
·ISBN:9787536054295
·大小:16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第一章 內地、香港時期 (1937-1952)
桂林(1937-1944)
公元1937年8月16日,農曆七月十一,廣西南寧。
這天南寧大雨。在位於市中心的小樂園醫院產房,傳出了一陣嘹亮的嬰啼聲。窗外嘩嘩的雨聲,在這個嬰兒有力的哭聲中被人們遺忘了。喜悅的人們奔走相告,為白府又添了一個小公子而感到由衷的高興。產婦馬佩璋跟前,擁滿了道喜的人群,此起彼伏地盛讚著她的“福氣”。
嬰兒的哭聲雄壯高亢,長得也眉目俊朗,惹人喜愛。在人們紛紛誇獎這個小公子的健康壯碩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嬰兒發出的“聲音”,有一天將要傳遍整個華文世界,並且,這個“聲音”還將以英、法、德、意、荷蘭、捷克、日、韓等各種語言,向更為遼闊的世界傳揚。
歷史注定將記住這個平凡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一個不平凡的華文作家誕生了。
他就是白先勇,白崇禧將軍的五公子。
1937年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個重要的年頭。這一年的7月7日,北平發生了“盧溝橋事變”,以此為導火索,7月17日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的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就在白先勇出生前的8月4日,北伐名將白崇禧應國民政府之召從桂林飛抵南京,不久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因總參謀長程潛赴平漢線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白崇禧遂代行總參謀長職務。
由於白崇禧離家抗戰,白先勇的母親馬佩璋女士就成了白、馬兩個大家族的主心骨。當時白家長住桂林,為了生孩子,馬佩璋進了醫療條件較好的南寧小樂園醫院。滿月之後,馬夫人即帶著新生嬰兒轉回桂林,重新與大家族生活在一起。
1937年廣西全境下大雨,南寧、桂林都淹了水,馬佩璋女士與新生嬰兒抗戰時期任桂林行營主任的白崇禧。乘船離開南寧,重返桂林的鐵佛寺住地。鐵佛寺位於桂林市中山北路與東鎮路的交界處,往東鎮路方向前行,可以看到桂林名山風洞山,從風洞山往東走,就能走到灕江邊。三十年代的鐵佛寺周圍,是一個由眾多平房環繞的住宅區,白家的鐵佛寺房子是一個帶院子的老屋,古舊而又有些陰森,當時選擇住在這樣一個頗有些鬼氣森森的舊屋,主要是為了躲避日本人的空襲――在這所房子後面不遠處有一個天然岩洞,那成了白家的防空洞。
白先勇最初的童年,就在這樣一個由城市、寺廟、青山、綠水、老屋、岩洞、警報、空襲等種種奇異的因素組成的環境中逐步展開。長輩關於老屋的鬼故事、作為空襲信號的紅氣球、被炸得粉身碎骨的泥水匠、房子中冷不丁出現的蜈蚣、壁虎和蝙蝠,成了白先勇童年記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