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葉草花葉病毒

白三葉草花葉病毒

白三葉草花葉病,螺旋結構的線狀粒體,通常長大約是480毫納米。很多豆類受侵染改病毒主要分布於北美、歐州和紐西蘭。

基本信息

學名 白三葉草花葉病毒

異名 三葉草花葉病毒(Clover mosaic virus);車軸草三葉病毒1(Trifolium virus1);白三葉草病毒1(White clover virus 1)

英文名 White clover mosaic virus

分類地位 屬馬鈴薯X病毒屬

分布

北美、歐州和紐西蘭

寄主植物

大部分已知的寄主是豆類;很多豆類受侵染。來自印地安娜和美國的株系侵染四種植物。

診斷寄主:

三葉草Trifolium spp.(clover) :呈現弱的、散射的、有時是不規則的花斑,有時是隱性的,有時出現壞死斑點。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French bean) :接種的葉片上出現色斑,通常葉脈上有壞死斑點。系統侵染葉片,葉脈有色斑。

蠶豆Vicia faba(broad bean):呈現散射形環斑或者局部壞死;輕度系統性花斑,有時伴有壞死。

豇豆Vigna sinensis:在接種的葉片上有壞死症狀、色斑、環斑;系統性花斑,有時葉脈上有條帶。

豌豆Pisum sativum(pea):接種葉片出現萎蔫,有時出現局部症狀;系統侵染葉片,最初出現脈明,然後出現斑紋,有時伴有輕度壞死;如果萎蔫繼續,植物會死亡。

黃瓜Cucomis sativus(cucumber):接種子葉呈現黃綠斑點、模糊的白色局部症狀;慢慢地系統侵染葉片,葉片出現黃斑。

繁殖寄主:

菜豆是繁殖寄主,也是提純病毒的毒源。

測定寄主:

豇豆是很好的局部症狀寄主;有些菜豆種類是有些株系的寄主。

危害情況

在各種三葉草中引起花葉和不同嚴重程度的斑紋、明脈、輕綠斑,有時在豌豆上有小的輕黃點。

形態特徵

螺旋結構的線狀粒體,通常長大約是480毫納米,直徑約為13毫納米(Brandes,1964),螺旋體的直徑約為3.5毫納米,螺距為3.4毫納米,可能每轉有11個亞基。

生物學

株系:
在不同的寄主上表現不同的症狀。加利福利亞的其中一分離物在千日紅上引起局部症狀;荷蘭分離物在豇豆上引起系統花斑;印地安娜的其中一分離物在番薯屬作物、曼陀羅D.stramonium上產生局部症狀,在大豆和豇豆的接種葉上例外地有局部症狀反應(Bancroft et al.1960)。
血清學:
此病毒適度地有強的免疫反應。在液體介質中和抗體反應形成特殊的絮狀沉澱。玻片沉澱試驗是最簡單的試驗,用病毒的片段做瓊脂雙擴散試驗形成特殊的沉澱,但沒有用完整的病毒粒體做敏感(Koening,1969)。
親緣關係:
如果株系之間存在差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