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麻黃1兩(去根節),白朮1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宜頻服,令有汗出。即瘥。
中藥方劑之發字類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發表附子散,中藥方劑,由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心、麻黃(去根節)、白朮、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組成,用於傷寒2日,頭疼壯熱。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麻黃1兩(去根節),白朮1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
每服2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宜頻服,令有汗出。即瘥。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發表附子散,中藥方劑,由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心、麻黃(去根節)、白朮、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組成,用於傷寒2日,頭疼壯熱。
方劑名稱 處方 製法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發表附子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九。主治傷寒二日,頭疼壯熱。
附子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張氏醫通》卷十六。主治中風手臂不仁,口面喎僻。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附方 各家論述附子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張氏醫通》卷十六。主治中風手臂不仁,口面喎僻。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附方 各家論述炮附子為毛莨科烏頭屬植物烏頭的子根,具有回陽救逆、溫里逐寒、溫經止痛等功效,產於四川、陝西、雲南、甘肅等地。
成分 性味歸經 作用用途 臨床 藥用桂心散,中醫藥方,用於傷寒後,腹脹氣急,連腰腳疼痛。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金箔散主要由金箔50片(細研),銀箔50片(細研),鐵粉2兩(細研),人參1兩(去蘆頭),龍齒1兩半,琥珀1兩(細研),犀角屑1兩,茯神1兩半,酸棗仁1...
簡介 鎮心 安神 祛風解表 處方來源扶危散主要是由防風5錢,牽牛3錢,大黃3錢,斑蝥1錢,麝香3分,雄黃2錢半等藥材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醫學入門》卷八。方劑主治瘋犬咬等症狀。製備方法上為...
止痛 解毒 藥方來源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麻黃附子細辛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註解傷寒論》卷六。具有助陽解表之功效。主治素體陽虛,外感風寒,無汗惡寒,發熱蜷臥,苔白,脈反沉者。
歌訣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