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滿人性的教育

發現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滿人性的教育

《發現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滿人性的教育》內容簡介:在我的班主任朋友中,給我幫助最大的,讓我學習的東西最多的,要數郭文紅老師了。當她的書《發現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滿人性的教育》(以下簡稱“追求人性教育”)將要出版的時候,我自然地為她祝賀!當她讓我為她的書寫序時,我自然是樂意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發現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滿人性的教育》:做新教師,從教育發現開始!

作者簡介

郭文紅,江蘇省南京市芳草園國小數學高級教師兼班主任,江蘇省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委員會會員,南京市鼓樓區學科帶頭人。曾參與教育部2009年舉辦的“國小班主任培訓者”的培訓,被聘為2010年教育部“班主任高級培訓班”授課教師。曾獲南京市鼓樓區“先進教育工作者”“數學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長期擔任班主任,追求富有人性的教育,熱愛孩子,富有智慧,是一位深受學生愛戴家長歡迎的優秀班主任。

媒體推薦

讀一讀書里的故事,就會感到郭老師的班級教育很美,很動人,印刻在學生的記憶里。也許書作者當時頭腦里沒有過“詩性教育”的概念,但作者的教育情懷飽含著教育愛、敬業精神、教育智慧、教育藝術、教育幸福是無疑的;因而在班級教育實踐中蘊含了詩性教育的元素。
——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德育專業委員會主任班華在南京市芳草園國小一間普通的教室里,郭老師的生命和幾十個孩子的生命相遇,她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孩子們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創作,推動情節的發展,並期待著一個完美的結局。她把自己的心融入了孩子們的心,並用智慧引導孩子,破解著教育的種種難題,因而誕生了一系列或行雲流水或跌宕起伏的精彩傳奇……
——著名教育家、成都武侯實驗中學校長李鎮西
教育如此沉重,生命如此美好。文紅老師,以百折不撓之真心,細緻覺察之慧心,寬廣博大之愛心,喚醒一個個孩子,爭取一個個父母,追根溯源,尋求心靈的支持,使美好成為共同體,戰勝了心靈谷底的頑疾,照亮了靈魂深處的陰暗,為失衡的環境與心靈,找回應有的秩序和安寧。
——全國知名高中語文老師王開東
教育發現書系致力於高效課堂模式的推廣與套用,服務於新教師新課堂新教育,我們願與您一起實現“課堂因我們而改變,教育因我們而改變”。
——教育發現書系總策劃 劉文

圖書目錄

序:班級教育的詩篇
人性教育與幸福教師
教育使我如此幸福(自序)
夢想
讓教育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我的教育夢想
很幸運,我當上了一名國小教師
成長
蠻橫與寬容
我與“頑童”鬥智鬥勇
我走進了她的心靈
“無照郎中”的“行醫”記錄
尊重和傾聽比“教育”更重要
“孩子心裡是有您的
卓越
從優秀到更優秀
競賽中的人格鍛造
事件
孩子啊,我終於打開了你的心門
教育孩子,轉變家長
寬容從欣賞開始
堅守一片寧靜而又潔淨的世界
溝通
從“敵對”到“同盟
孩子,請你明白我的心
感動
不期而遇的感動
平凡巾的感動
三個沒想到
師生情
兩地書,師生情
用童心去體驗
一路溫馨
我向你們深深鞠躬(後記)

後記

我向你們深深鞠躬
郭文紅
說實話,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出書,直到我給別人津津樂道地講起我和學生的故事的時候,不少老師鼓勵我把這些故事寫成文字讓更多的人分享。現在,書已經出來了,我不知道它是否能夠吸引讀者,對此我真的缺乏自信。但是,無論如何,我要在這本書的後面表達我對一些人的感激之情。
我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特別敬仰的班華老師。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班華老師的,後來成了非常好的“忘年交”。儘管班老師是博導,是中國教育學會德育專業委員會主任,是全國著名的德育專家,可在我心中,他是一位慈祥的長者。七十多歲的班老師,有著一顆童心,特別愛孩子。剛好他的家就住我們學校旁邊,所以他不止一次到我班上來,走到我的孩子中間,分享我的教育幸福。他這顆永遠不老的教育心,也感動了我。他說:“兒童是成人之師,成人要向兒童學習。”這種思想可以說是震撼了我,也影響著我。每次我給他講我和孩子的故事時,他也被感動了,然後往往會對我說:“把這故事寫下來!”他經常都會督促我寫故事。因此,這本書之所以能夠誕生,的確有著班老師的功勞。
我要感謝尊敬的李鎮西老師。我是從李老師《愛心與教育》《做最好的老師》等著作中認識他的,那以後我成了李老師忠實的“冬粉”。後來我見了李老師,和他建立了聯繫,成了他的追隨者。我通過電話、電子信件和QQ向他學習,向他請教,他給我許多具體的指導,也給我嚴格的要求,有時候甚至還有嚴肅的批評。他善良的天性,他率真的性格,他深邃的思考,他充滿智慧的幽默,他敢說敢笑敢怒敢罵的坦蕩與正直,還有他對生活中細微之處獨到的觀察、敏銳的捕捉和深刻的剖析……都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李老師告訴我,實踐、反思、閱讀、寫作,是一個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我儘可能按著李老師的話去做,的確促進了自己的專業成長,提升了自己的教育境界。我也經常給他講我的教育故事,他總是給我以鼓勵。這本書,也是在李老師的勉勵下寫成的。
我還要感謝王棟生(吳非)老師。我最早是每天看王老師的部落格,被他文章中的正氣所感染著,更被他的教育智慧所啟迪著。讀著他凜然正氣、擲地有聲的文字,我感到他的確是一個大寫的人!有時候讀他充滿人性的文章,我禁不住流下眼淚。後來我聽了王老師的報告,和他有過不多的近距離接觸,我感到他的思想魅力與品格光芒。對王老師來說,他本人就是善良、高尚、正義的化身。教育,對他而言,首先不是言語的傳遞,而是人格的感染。和班華老師、李鎮西老師不同,他從來沒有對我說過要怎么做,但他的文字,不,他的人格,總是不由自主地讓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言行,時時審視自己的靈魂是否配得上“教師”的稱號和“人”的資格。
還有任小艾老師,也是我一定要感謝的。以前任老師是以全國著名優秀班主任的形象聳立於我的心中,敬佩之中有些高山般的不可企及。但是,很多年前,我就在默默地學習著任老師的一些做法,比如學生家長講座就是在任老師文章里學的一招。後來,我和任老師認識了,感到任老師首先是一位非常善良、極富人情味的人,她隨時都在為別人著想,而且那么細心,那么自然,。又那么富有智慧。我想,任老師做班主任做得那么好,正是她善良的天性在其職業中的自然體現。任老師關心著我,並為我的成長提供各種平台,比如邀請我在她所主持的全國班主任工作論壇上作報告。我其實並不怎么樣,但我知道這不但是任老師對我的鼓勵,也是她對我的一種期待——期待著我能夠成長為真正優秀的班主任。
當然,對我校的肖大明校長,我同樣心懷感激之情。如果說,前面幾位老師更多的是給我以精神引領,那么和我朝夕相處的肖校長,則給我以具體指導、幫助,並給我的成長創造各種平台。表揚、鼓勵、提醒、批評……都是對我的支持與培養。外出學習、講學,肖校長從來都是大開綠燈,他還為我爭取機會參加“國培班”的培訓,這使我有機會開闊視野,獲取更多的精神養料和智慧資源。《6543純真記憶》自費印刷需要資金,肖校長從緊張的學校經費中撥給我八千元錢,以示支持。對於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富有創意,或者說富有個性甚至可能會有一些爭議的做法,肖校長總是持寬容的態度,即使有些做法也許不那么妥當,他也是真誠地提醒我。可以說,沒有肖校長的支持,我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一些成就。我在這裡感謝他,絕不是因為他是校長,而是我發自內心的情懷。
由感謝肖校長,我還想到了我的搭檔吳琴副校長,她以語文老師的身份和我搭班,和我一起度過了許多平凡而精彩的日子。她是本書許多故事的見證者,甚至參與了創作。我有了開心,和她分享;有了苦惱,向她傾訴。無數次的談心,她給我鼓勵和安慰。除了吳校長,還有其他和我並肩戰鬥的同事們:李穎老師、馬園園老師、陳清老師……是她們和我一起引導著孩子,和我一起建設著班級。我的精彩,也離不開她們的情感與智慧。
最後,我要感謝本書故事的主人公——我歷屆的學生和他們的爸爸媽媽!沒有這些可愛的孩子,和那么多理解我支持我的學生家長,我不可能有這么多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的故事,我的教育生涯也不可能有這么多的笑聲和感動的淚水。
真誠地謝謝你們!我向你們深深鞠躬1
2010年9月18日

序言

人性教育與幸福教師
——《發現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滿人性的教育》序
李鎮西
郭文紅老師是南京市芳草園國小的普通班主任。她的教育充滿人性,這讓她有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我是2007年下半年認識她的。當時有十多位年輕老師說是要拜我為師,於是我們建立了相對比較固定的聯繫。郭老師正是其中的一位。儘管這些年輕人很真誠地說是要拜我為師,但我心裡認為我和他們是一種“互相學習”的關係。和他們接觸,我常常收穫不少。
比如郭老師,經常聽到她講她和孩子們之間的故事,她總是給我說:“我的孩子們對我太好了,我常常被他們感動!”
在郭老師帶著孩子們春遊的路上,一群女孩子用隨身帶的糖果、果凍、朱古力等小零食在草地上擺了四個大字:“精忠報郭”;另一群男孩用撲克牌也在地上擺了兩個大字:“報郭”。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郭老師表達著他們的愛。記得當時郭老師給我打電話,激動地說:“孩子們太聰明了,他們太有創意了!”我說:“不對,這首先不是‘聰明’和‘創意’,而是他們對你的愛!”
對教育,郭老師有著樸素的理解:就是要符合人性,滿足兒童的心靈需求,在這個基礎上引領他們的精神成長。郭老師長期從事國小高段的教學,也就是說,她帶班往往就一年或最多兩年。可是,哪怕是只教學生一年,孩子們都能對郭老師產生依依不捨的情感。郭老師靠什麼贏得了孩子的心?我認為,靠的是愛心,還有智慧。把每個孩子都放在心上,這就是一種充滿人性的教育。
什麼是“人性”以及“人性教育”呢?
郭老師這樣寫道——
所謂“人性”就是人的“本性”。廣義的“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而狹義的“人性”是指人類追求“真善美”的天性。從這個角度說,狹義的“人性”就等於“真善美”。我今天這裡所說的“人性”,特指狹義的人性,也就是“美好的人性”。
教育離開了美好人性的喚醒和培養,離開了人的精神陶冶,一味傳授知識技能有什麼用?納粹集中營的毒氣室是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日本731部隊里多是學識淵博的專家!正如美國的一位中學校長所說:“只有使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為有人性的人的情況下,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價值。”這裡的“人性”,就是善良、尊重、正直、真誠、寬容、堅強、感恩、探索、敏銳、創造等美好的品質。而這一切便構成了人之為人的幸福!
蘇霍姆林斯基曾給我們忠告:“在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規定了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卻沒有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幸福。”
我完全同意郭老師對“人性教育”的理解。郭老師把人性注入教育,然後落實在“幸福”二字上。通俗地說,充滿幸福感的教育,同時也就是充滿人性的教育。
郭老師還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老師,因為有了這群孩子們和無數關心我的人,我感到很幸福。曾經讀過這樣一段話:‘不必用堆疊的榮譽來證明教師的成功,教師的光榮就印刻在學生的記憶里。’為了心中那一朵永不凋謝人性的玫瑰,我願意用愛、用心、用情、用智,給我的孩子也給我自己留下一抹閃爍人性光輝的溫馨回憶。”
“給我的孩子也給我自己留下一抹閃爍人性光輝的溫馨回憶”,這話讓人怦然心動。充滿人性的教育,並非郭老師的“原創”,但這是郭老師的追求,而且這種追求已經體現於她的每一個教育行為乃至細節中。讀郭老師的故事,感覺她的教育處處浸透著人性的善良、尊重、信任、期待、寬容……郭老師的教育幸福也源於她那充滿人性的教育。人性的教育,就是要讓校園溫馨,讓班級和諧,讓孩子快樂,同時也是教師教育過程的幸福。懷著這樣的理解,郭老師把自己當做孩子中的一員,和他們心貼心地一起生活一起成長。
我曾經說過:“只要真正用心去做教育,哪怕是一個普通的老師,其教育生活也會充滿生命的傳奇!”
郭老師正是如此。這本《發現班主任智慧》,就是郭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創作的生命故事。在南京市芳草園國小一間普通的教室里,郭老師的生命和幾十個孩子的生命相遇,她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孩子們的故事中,和孩子一起創作,推動情節的發展,並期待著一個完美的結局。她把自己的心融入孩子們的心,並用智慧引導孩子,破解著教育的種種難題,因而誕生了一系列或行雲流水或跌宕起伏的精彩傳奇——
《我與“頑童”鬥智鬥勇》中,郭老師在轉化後進生的同時也提升著自己;《“無照郎中”的“行醫”記錄》讓我讚嘆郭老師的教育機智;《寬容從欣賞開始》記錄了圍繞“換位風波”,郭老師是如何自然而然地引導孩子自我教育的;《兩地書,師生情》震撼心靈,催人淚下;《不期而遇的感動》使我們看到一次意外傷害事故是如何演變成一次愛的暖流的洶湧澎湃……一個個故事,無不展示著生命的交融與心靈的相通。郭老師就是這樣和孩子們一起在生活的河流中奔涌、漂流、探險……
在這裡,所謂“人性教育”已經不僅僅是對孩子而言了,也是針對教師的——如果教師本人不能感受教育的溫馨與快樂,而只是讓孩子快樂,甚至只是如“春蠶絲盡”“蠟燭成灰”一般犧牲自己的幸福以換取孩子的幸福,這樣的教育對教師來說,是不人性的!
而在郭老師的教育過程中,幫助孩子成長,也是幫助自己成長;成就孩子,也是成就自己;讓孩子幸福,自己也獲得幸福。
我曾經說過,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編織師生的生命故事,並追求一個完美的結局——注意我這裡說的是“追求”。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故事的結局並不完美,那也不要緊,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我們的職業更加精彩,我們的生命更加明媚,我們的人生更加輝煌。孩子每一天的故事不可逆轉,教師每一天的生命也不可重現——教育的嚴酷與責任都在於此。和孩子一起編織故事,讓教師和孩子的生命互相重疊與交相輝映。這是教育的意義,也是教師的幸福所在。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寫道:“每個兒童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沒有重複,各有特色。如果這個世界顯示在你面前,如果你感覺到每個兒童都有個性,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地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造的喜悅。”這裡所說的“喜悅”,正是教師職業特有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清澈的心境,是一種單純的情懷,有時又是一種情不自禁的思念,或者被自己牽掛的人牽掛……這一切,郭老師全有了。
一個曾經讓郭老師操碎心的“後進生”,畢業時來給郭老師告別,說:“郭老師,我們走了以後,你千萬千萬不要教下一個年級的某個班啊!”郭老師問:“為什麼呀?”這男孩認真地說:“因為那個班的學生呀,個個比我還壞!”
一位男孩回家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畢業!”媽媽問他為什麼,男孩回答:“我不想離開郭老師!”
一位女孩對在省教育廳工作的爸爸說:“爸爸,你把郭老師調到中學工作吧!那樣郭老師就可以繼續教我了!”
孩子們的想法很天真,說法很幼稚,卻充滿了郭老師所追求的濃濃的人情味,這種“人情味”正是郭老師的教育在孩子的心靈中留下的人性的芬芳。可以想像,孩子們的未來一定會擁有充滿人性的溫馨記憶,而這種記憶同時也屬於郭老師的。
郭老師因此幸福。
(作者系著名教育家、成都武侯實驗中學校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