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癸未上元後永州夜飲趙敦禮竹亭聞當其沖蛙醉吟作品原文
癸未上元後永州夜飲趙敦禮竹亭聞當其沖蛙醉吟
茅亭夜集俯萬竹,初月未光讓高燭。
主人酒令來無窮,恍然墮我醉鄉中。
草間蛙聲忽三兩,似笑吾人慳酒量。
只作蛙聽故自佳,何須更作鼓吹想。
尚憶同登萬石亭,倚欄垂手望寒青。
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飲竹不喜。
作品鑑賞
此詩標題首先點明了時間、地點。癸未年,即公元1163年(南宋隆興元年),詩人正好滿36歲。“上元”即上元節,農曆正月十五日,又叫元宵節;“後”與“夜”,即元宵節之後的一個夜晚。地點,是在永州一位朋友趙敦禮家的竹亭中。其次,交代了寫作的原由:“聞當其沖蛙醉吟”,聽到山沖草叢中的蛙鳴之後,帶著些微醉意,酒興與詩興勃發,因此寫下了這首作品。詩題雖然標明了“醉”,但從其字裡行間所蘊涵的意境、所流露出來的情感來看,作者並沒有真正地“爛醉如泥”,乃至於“顛倒黑白、胡言亂語”,而是“醉眼看世界,酒醉心裡明”,他好像在說“草間蛙你不用嘲笑,也別自吹自擂”,“酒逢知己千杯少”,在這略帶寒意的竹亭之中,他為了讓萬竿青竹喜歡,要儘自己最大的酒量來痛痛快快地暢飲。
作者簡介
楊萬里
(1127—1206)南宋詩人。字廷秀,學者稱誠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紹興(宋高宗年號,公元1131—1162年)進士,曾任秘書監。主張抗金。詩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詩人”或“南宋四家”。初學江西詩派,後轉以王安石及晚唐詩為宗,終則脫卻江西、晚唐窠臼,以構思精巧,語言通俗明暢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獨具的詩風,號為“誠齋體”。他學問淵博,才思健舉。亦能文,對理學亦頗注意。相傳有詩二萬餘首,現存詩四千二百餘首,詩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誠齋集》,今存。